本報記者 廖紹芷 實習記者 徐亞 甑皮巖遺址是距今12000年至7000年之間桂林先民生活的中心場所。
許多考古學家都注意到甑皮巖現存遺骸的一個現象:在2米至3米文化堆積層內陸續發現的35具先民遺骸中,有4具男性成年人、1具女性成年人、1具難辨性別成年人和1具幼童頭骨穿孔。
其中,有的一頭多孔。甑皮巖人頭顱上神秘的穿孔是怎樣來的?「梅毒穿孔」?
一些學者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觀點:這是在那個「血族群婚制」 原始社會裡梅毒、麻風泛濫留下的證據。
最早對這一現象做出推測的,是北京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兩位學者。他們於1975年2月20日來函通報了廣西送測的多具甑皮巖人頭骨的鑑定情況,來函中有這樣的分析:「另有3具頭骨,鼻骨塌陷,頂骨穿孔,孔邊緣圓鈍,上頜齒槽突起部萎縮……似乎是病理現象。查文獻,有3種病能造成這類結果:麻風病、梅毒……我們考慮麻風或梅毒的可能性大一些。」
認定「這是梅毒、麻風造成的後果」的專家,列舉了這樣的理由:1萬年前甑皮巖原始人群的生活形式雖已由亂婚發展到原始家庭,但仍處於同一輩的「血族群婚制」狀態。在同一輩內,姐妹是兄弟的共同妻子,兄弟是姐妹的共同丈夫,過著數十人群婚的生活。這樣一種群婚狀態,難免會染上傳染性極強的梅毒、麻風一類疾病。梅毒會使鼻膈生膿、鼻梁下陷,嚴重的可導致頭顱穿孔。
質疑聲起
在「梅毒之說」出現後,質疑的聲音漸漸響亮起來。中山大學民族學教授梁劍韜當年到甑皮巖遺址考察時,一聽到「梅毒之說」便激動地當即反駁道:「全世界的原始人群都經過亂婚生活和血族群婚生活,別的地方都沒有發現梅毒穿孔,惟獨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有?這是不科學的!」
原桂林文物工作隊隊長趙平帶著疑問請教桂林醫學院的解剖教研室屍解行家。專家在仔細察看了甑皮巖人頭骨後認為:梅毒確實會導致骨壁穿透,但穿透部位大多發生在頭顱的薄弱處,如太陽穴這些地方。其穿孔特點是,類似於用器物旋轉出來的圓孔或橢圓孔。由於是病菌蛀蝕,孔邊有微小的毛。而甑皮巖人頭顱的穿孔多呈扁三角形,且多位於頂骨、眉宇、眉脊左右等厚骨處,孔壁平齊,這和梅毒、麻風病菌蛀蝕產生的穿孔有著很大區別。
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館長周海說:「甑皮巖人連續數千年生活在甑皮巖,懷疑他們可能有梅毒或者麻風是不可想像的。如果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會產生惡疾,他們在幾十年,最多幾百年內就會被淘汰了。」
最早推測穿孔為梅毒、麻風所致的北京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專家經過不斷取證、研究,在《傷痕問題》一文中,對甑皮巖人顱骨穿孔現象又有了新的看法:......透穿骨壁,邊緣平整,表明也可能是一種人工傷痕;雖然梅毒或麻風等疾病也能造成頭骨骨壁穿孔,常位於額部或顱頂部,但表現為是蛀狀的邊緣,或較多地損害骨外板結構......(甑皮巖人顱骨穿孔)很大可能是人工的,是由某類尖狀器物猛力穿刺而成的。
古老的手術?
在「梅毒之說」遭到質疑的同時,圍繞著甑皮巖人顱骨穿孔現象,又出現了「開顱動手術」與「放走靈魂」的新說法。
大膽提出甑皮巖人有可能「掌握開顱技術」觀點的人,依據的是國外考古的新發現——1980年12月9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題為《幾千年前的頭顱手術》的報導,其中提到當時一項驚人的發現:德國一所大學在用最新設備對一具埃及木乃伊進行拍片研究後發現,該人生前頭顱內曾長過惡性腫瘤,當時有醫生為他做了開顱手術,切除了腫瘤……
那麼,甑皮巖人有沒有可能在上萬年前就為治病、排除毒物而開創出了「腦外科手術」呢?
原桂林文物工作隊隊長為此也請教了桂林的一些腦外科專家.要在厚硬的頭顱上打洞,需要高超的技藝和犀利的工具。從目前的考古發現看,尚處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母系氏族野蠻階段初期的甑皮巖人,根本沒有可能掌握這樣的技能,也不具備手術工具。僅憑目前發現的甑皮巖人擁有的穿石環方法和粗糙的石矛,絕對不可能對腦顱進行手術。遺址內出土的薄而脆的蚌刀,同樣不可能用來充當開顱手術刀。而且,甑皮巖人顱骨的穿孔多呈條形、三角形,這也與「用刮鑿方法」、「用洞鑽環鋸方法」進行的腦顱手術特徵完全不同。專家還特別提醒人們注意:甑皮巖人顱骨穿孔沒有癒合現象,洞孔碩大,孔位都在致命部位,一孔即可斃命——這顯然不像是在「治病救人」。
對於在人死後「有意穿孔放走靈魂」的說法,專家研究後認為有些牽強。
在目前的考古發現中,遠古先民確實有「死後靈魂可升天」的信仰。根據考古資料,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先民曾有過種種「讓靈魂升天」的做法,如讓死者的頭一致朝向西方;在裝屍骨的盆甕底部鑽上小孔,供「靈魂出入」等等,都有一定的章法。這一點,在甑皮巖人死去後也有體現,如絕大多數死者都面向西方。而甑皮巖人的顱骨穿孔,不論部位或數量,都顯得「沒有章法」——有的在頂骨處,有的在眉宇間,有的在顳骨附近,有的一頭多孔,有的孔上加孔……這不像是先民們為了某種同樣的信仰而有意鑿出來的。
部族戰爭
有的專家認為甑皮巖人頭顱上神秘的穿孔是源於戰爭。
在甑皮巖遺址裡,石斧、石箭鏃、竹刀等武器不時出現,尖狀石塊更是隨地可拾。而25具有缺肢、斷指、遭尖石插入的遺骸中,除性別不明的7具成年屍骸外,成年女性8具,成年男性6具,幼童4具,成年男女中以老年人居多。專家們的腦海裡浮現出近萬年前甑皮巖一帶原始人群的生活情景——由於生存條件惡劣、食物極為有限,原始氏族間你死我活的爭鬥隨時都在發生。在搶奪食物、爭佔地盤的生存大戰中的,以石斧、石箭鏃、竹刀等武器朝對方致命的頭部猛擊,是最奏效的迅速取勝方法。之前的戰鬥,甑皮巖人全部獲勝。最後,一個從外地遷移來的部落更為強悍。甑皮巖人難敵對手,不得不全體參戰抗爭。打鬥中老年男女和孩童難以抵抗強敵,在敵人利器的猛擊下紛紛倒地而亡,只有少數人幸得逃生,從此再也沒有回到甑皮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