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與變形,新石器時代人骨所見的幾種「變形」之術

2021-01-07 驚喜說文化

導語:

在史前社會時期以山東半島為主的海岱地區存在這幾種特別的喪俗,這些喪俗主要是基於對人骨形態的改變,因此儘管歷經了幾千年我們仍然能夠從人骨形態上辨認出來。這些習俗主要包括:頭骨變形、口含石球、拔牙和頭骨穿孔等,這些習俗很多都與現代社會中許多人群中特定習俗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這些風俗和習慣。

人們通過這些習俗來顯示自己與其他人群的不同,表示集體認同感、或者表示已經成年,代表某種儀式、亦或者是巫師醫治某種疑難疾病的手段,為的是讓患者解除疑難,將生命延續下去等等。通過認識這些奇特的風俗和習慣,我們能夠認識到海岱地區史前先民們豐富的精神文化信仰。

一、頭骨穿孔習俗的宗教與巫醫功能

所謂的頭骨穿孔習俗就是在人骨上觀察到的在頭骨中央開有一個圓孔,因為開顱後癒合狀況不同或者是死後才進行開顱等原因,我們能夠在海岱地區大汶口文化遺址中較早見到這一類風俗。

古代的穿孔頭骨

1.頭骨穿孔習俗與頭骨崇拜

為什麼是對人頭骨進行穿孔而不是對其他部位進行穿孔呢?實際上著來源於古代人們的頭顱崇拜。在古代戰爭中人們以砍下敵人的首級懸掛在城樓之上作為一種鼓舞士氣和挑釁敵人的手段。

在史前社會還廣泛存在著一種"獵頭"習俗,在戰爭或者是武鬥中以砍下對方頭顱的多少作為顯示功績和威勢的標誌。人們認為頭腦是一個人作為重要的部分,是生命的象徵,失去頭顱就意味著生命結束,因此崇拜頭顱就是崇拜生命、重視靈魂。

古代的"斬首"

古代社會中常常有一種靈魂不滅的信仰和習俗,簡單來說就是認為人死後靈魂是永存的,他能夠脫離肉體而存在,上天入地,守護生者。在史前社會中有一種名為"甕棺葬"的墓葬方式,專門用來埋葬未成年孩童,後來也用來埋葬成人。

這種甕棺葬通常是將人骨放置在大甕和缸當中,頂部再扣上一個陶盆,翁棺葬頂部或者頂部的葬具上往往會有一個圓形穿孔,目的就是為了便於靈魂出入。

三國時期吳國的魂瓶

無獨有偶,在漢晉時期的長江流域流行一種名為"魂瓶"的喪葬用具,這種器具頂部以堆塑的方式雕造出各種亭臺樓閣、動物人物等形象,下部為一罐身,罐身上部分通常有一個圓形穿孔,目的也是象徵死者靈魂能夠自由出入。

因此,在死者去世之後對頭骨進行穿孔的習俗很有可能就是基於死者能夠靈魂不被禁錮,能夠自由出入的宗教信仰,使得死者魂魄能夠守護生者。

2.穿孔頭骨與原始巫醫

我們知道,在原始社會中通常是巫醫不分的,早期社會中人們如果患上疾病通常被認為是邪惡附體了,要由巫醫專門舉行儀式,將邪惡驅散,有時再調以湯藥就會藥到病除了。

在我國文獻中就有較早關於頭顱穿孔的記載"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有獸醫,能開腦除蟲以愈目"。這種病症現象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現在認為的偏頭痛引起的,嚴重時這種疾病會壓迫視網膜神經,造成失明。

古代的巫術活動

然而,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往往認為是巫蠱作祟,打開頭顱、取出蠱蟲之後就會完全治癒。這種手術過程比較複雜,需要鑽取一個小孔,手術完成後再將頭骨蓋上,頭皮連結回原處。這一過程相當驚險和複雜,需要病人處於麻醉狀態才能夠完成,稍有不慎就會危及性命。

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最早有確切記載的麻醉劑是東漢時期華佗製作"麻沸散",在此幾千年前的人們是否有能力使用類似的麻醉劑進行外科手術,還值得我們懷疑。如果真能夠證明在幾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就已經有麻醉劑出現了,想必對於我國醫學史來說也是一次重大發現。

二、拔牙與口含石球的習俗

1.拔牙習俗的特徵

拔牙習俗在海岱地區非常常見,以大汶口文化時期的諸城呈子遺址為例,發現的所有可辨別人骨中有過拔牙的個體就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拔牙所拔除的牙齒也並不一定,有的是拔除上頜側門齒,有的則是拔除下頜門齒,有的還會拔除犬齒等,有的則會拔除所有門齒或者拔除門齒和犬齒。拔牙習俗最早出現在海岱地區距今八千年前的北辛文化當中,是一種古老而奇特的風俗。

史前發現的缺少牙齒示意

以考古發現的牙齒缺損現象來看古人是否存在拔牙習俗其實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都知道人到年老時牙齒會自然脫落,並且有時因為某些疾病因素也不得不拔除部分牙齒,就如我們現代人成年時因為智齒生長不規範也會專門將其拔除。我們這裡所指的被認為是拔牙的風俗主要是存在於某些特定個體,如14-15歲的個體當中。

智齒生長示意圖

在古代社會人們普遍婚配較早,一般來說14歲左右就被認為是性成熟階段了,並且會舉行一定的儀式來表示已經成熟。這些儀式有時是對外在儀式上的認同,比如說古代的及笄禮和戴冠禮等,有的則是生理上的改變,如非洲原始部落的"割禮"等。

從海岱地區拔牙的年齡階段來看,主要是成熟期,顯然這是當時一種表示成年象徵的習俗,並且在海岱地區流傳甚廣。

2.口含石球的習俗

與拔牙習俗一樣,口含石球的習俗同樣存在於海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人群當中,不過從受眾範圍來看,口含石球在這些人群中所佔的比例沒有拔牙那麼高。

從目前的發現來看,口含石球最早出現在6歲左右的幼童個體中,正好是處於換牙的關鍵階段,因此似乎可以判斷這種習俗出現於鞏固牙床有關。另外,口含石球能夠使得牙齒長期處於磨蝕狀態,我們合理推測其可能也和清潔口腔有關。

用於隨葬的玉晗

在海岱地區的墓葬中我們比較常見石球隨葬於人骨口頰部分,顯然是身前被含在嘴裡下葬的,等到屍骨腐朽後自然掉落下來的。在古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以金器、銀器和玉器等含在嘴裡隨葬的現象,甚至在現代社會中某些少數民族也會在死後含著銀器入葬,所謂的"玉晗"就是這類器物。

一般來說,這種口含金銀玉器隨葬是為了來世能夠獲得富足的生活,也有的是為了厭勝,放置鬼魂侵擾等。這種口含石球入葬的現象或許就是後世口含器物隨葬的起源,也許也具有某種宗教意義。

三、頭骨變形的出現和發展

所謂的頭骨變形也叫做頭骨枕部畸形,主要是通過人為幹預的方式改變頭骨生長形態,這種習俗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發現和存在。

1.頭骨變形的特點

這種非疾病性人為改變頭骨形態的行為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初見端倪。在距今三萬年左右的山頂洞人遺址中就發現有一個經過人工變形的頭骨化石,根據鑑定可知,這種變形早在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不過這種變形主要是通過纏繞的方式對整個頭部產生的變化,這種變形和後來的新石器時代的變形方式有較大差異。

金代磁州窯產瓷枕

新石器開始存在的變形方式是一種腦顱枕部畸形現象,這種變形方式的特點是頭顱枕骨部分變得更加扁平,顱骨生長高度明顯高於正常生長水平。這種風俗在新石器時代的海岱地區普遍流行,主要是通過長期地頭枕硬物實現的,可能僅僅只是一種特定的風俗習慣或者生活習慣產生的。這種習慣流傳後世,直到唐宋元明時期我們都能夠看到瓷質或者玉質的枕頭,顯然是和當時人們的睡臥習慣有關的。

結語:

從實際發現來看,我們可以認為新石器時代的海岱地區先民是一個多信仰、精神文化世界極其豐富的人群。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是一個人群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現象,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指向性,因此通過這些習俗我們能夠辨別出某個特定的史前人群。

海岱地區特有的人骨變形、口含石球、拔牙和最早出現的頭骨穿孔等風俗習慣,在數千年的人群遷徙和融合過程中不斷擴大到其他地區,使之成為了史前社會乃至整個歷史時期為人們不同程度接受和延續的習俗。

相關焦點

  • 大溪文化密碼——新石器時代穿孔石鉞
    走進巫山博物館,你一定會被屬歷史悠久的新石器時代穿孔石鉞所吸引。新石器時代穿孔石鉞於2003年出土於巫山縣人民醫院遺址,其遺址是大溪文化分布在三峽地區最為重要的代表性遺址之一。此穿孔石鉞屬於二級文物,長14.7釐米,刃寬13釐米,厚1.1釐米。黑色,器身扁薄,平面呈梯形,上窄下寬,弧刃上部鑽一孔,孔渾圓,為綁附用。製作精美,通體磨光,未見使用痕跡。此件穿孔石鉞的琢磨、鑽孔、磨光等工藝都已十分成熟精細,代表了長江中上遊新石器時代的工藝水平。在新石器時代,禮器隨著階級的分化而出現,石鉞便是由作為複合生產工具的穿孔石斧發展而來的最早的禮器。
  • 蒸汽時代的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最大的魅力,當然在於變形成各種載具。不過這並不是他們天生喜歡變成汽車飛機,變形金剛最時髦的特性,應該是能夠變形為「適應周遭時代與環境的機械生命體」。
  • 看見文物|仰韶彩陶工藝精品——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於1995年5月25日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13年1月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楊曉君攝這件彩陶盆以細泥為原料,捏成型後著彩放在窯裡燒制而成的彩陶器。盆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較深。盆內壁光滑,外表粗糙。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作之一。
  • 人類的發展: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中石腸時代和新石分時代中石器時代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它相當於蒙昧時代高級階段,約開始於一萬五千年前,考古學上通常把它劃入新石器時代,即新石器時代早期。這個時期,在石器製造方面的進步是,出現了製造精細、體積較小的石器。
  • 淺析:中國古代石雕歷程之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石雕  距今一萬年前後,原始先民告別了採集、狩獵經濟,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轉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始從事以農耕和畜牧為主的聚落生活。當原始人告別山林的採集、狩獵環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崗,過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獵藝術也不復重現。
  • 令人迷惑的群體行為:人類的顱骨變形現象
    結合現有的民族學和人類學資料來看,人骨發生的變化大多來自人為,主要是通過反覆纏繞環狀繃帶和以平板等堅硬物長期夾壓頭部產生的。這種習俗具體起源於何時、何處我們無法具體知曉,但是從其分布來看,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在世界範圍內普遍流行的習俗,具有普遍的文化認同價值。
  • 我國主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關於人類漫長的童年時代,只留下了各種塗上神話色彩的傳說。真實情況卻長久被籠罩在迷霧中。直到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破譯了大自然的密碼,揭開了地球上的生命之謎。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後,考古學的發展才追蹤到人類童年的腳印。上文介紹了我國的舊石器時代。本文介紹我國的新石器時代。
  • 穿越古代中國 | 石器時代,你以為古人只會砸石頭?No~
    人面魚紋彩陶盆(局部)新石器時代,人類往往以鬼神觀念解釋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以神靈崇拜為特徵的原始信仰構成了人類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史前開顱術書寫神奇 出土開顱人手術後存活兩年
    那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韓康信,受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邀請,來山東整理、鑑定廣饒傅家大汶口文化遺址人骨標本。在鑑定會上,委員會成員一致認定,廣饒傅家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時期的成年男子顱骨上的近圓形缺損系人工開顱手術所致,這是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開顱手術成功的實例。
  • 《變形金剛:領袖之證第一季》:變形金剛迷們的視覺盛宴
    武漢有線-互動點播-新片推薦《變形金剛:領袖之證第一季》:變形金剛迷們的視覺盛宴
  • 考古資料證實 新石器時代北京人開始用火塘(圖)
    轉自搜狐  本報訊根據試掘獲得的考古資料,文物專家已經初步認定北京東胡林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自山頂洞人以來華北地區人類發展的空白,為研究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及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專家介紹,早在1966年,在遺址區域內就曾出土過3具人骨架和石器、骨器等文化遺物。當時負責清理的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初步認為這是一座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墓葬。轉自搜狐  為了進一步搞清楚東胡林遺址的文化堆積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在多次調查的基礎上,前不久對這一遺址進行了試掘。
  • 成都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保存完好人骨 為成都平原最早人骨資料
    ,這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人骨資料。鍾欣 攝  中新社成都3月15日電 (嶽依桐)記者15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位於成都平原西南緣、岷江支流斜江河中遊的成都市大邑縣三岔鎮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這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人骨資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山古城遺址現場負責人劉祥宇認為,人骨的發現具有重要考古意義。通過碳、氮同位素,鍶同位素和DNA研究可確定個體是否來自外地。
  • 變形金剛G1人物介紹之:宇宙大帝
    他是變形金剛系列中最強大、最兇惡的敵人,變形金剛的創造者元始天尊的宿敵,是所有世界所有時代的最大威脅,與元始天尊共同構成了多元宇宙時空鏈條的正反兩個方面。宇宙大帝本身即等同於混沌,是「混沌」這一概念的具象化存在,其唯一目標就是讓所有的宇宙都歸於最初的混沌狀態。
  • 被穿孔千年頭骨|揭秘中國古代開顱術
    2000年的一天,著名考古學家韓康信收到一封邀請信,山東省考古研究所請他前往臨淄對一批人骨進行清理。這是一批出土於1992年的人類遺骨,當時山東省正在對廣饒縣到臨淄的公路進行道路拓寬。考古學家們發現,在公路經過的傅家村下面,有一處規模不小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在緊急的搶救性挖掘後,數百具人骨遺骸破土而出。
  • 中國古代新石器時代的特徵
    新石器時代還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工藝部門,如紡織麻布、編織蓆子和漁網。不少遺址裡都有相當數量的紡輪、網墜、精巧的骨針。一些陶器上還留下蔑席、草蓆、蘆席和麻布的印痕。裝飾品的製作從舊石器時代就開始了,到這時不論種類、數量、還是製作技巧都為往昔所不能比擬。
  • 塞伯坦的傳奇:20位G1時代最強的變形金剛人物大排名
    不過,無論變形金剛現有的產業有多大,它仍然是向新一代兒童銷售變形機器人玩具的必爭品。雖然故事變了,機器人也變了,但所有這些不同的代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基本創意永遠來自G1時代。近年來發生了一些非常特別的事情。儘管麥可·貝的變形金剛宇宙不斷受到大眾的批評和衝擊。但幸於有其他藝術創作者的努力,粉絲們已經能夠去享受新的漫畫,新的電子遊戲,新的動畫系列,甚至是基於這些標誌性人物的新玩具了。
  • 幼即變形一生完善 古印第安人長頭謎
    帕拉卡斯的古印第安人為什麼要把顱骨抻得長長的?他們是怎麼做的?這種長長的顱骨究竟代表著什麼?古代印第安人到底是圖個什麼將孩子的顱骨拉長?帕拉卡斯文化時期人頭被抻長顯然是靠人工方法。還在嬰兒時期就在腦袋的前額和後腦部位夾上板子,還用一種特殊手段將它們繃得緊緊的,歷史學家稱這種手段為前額後腦工程,印第安人就是憑藉這種手段將孩子的顱骨拉長。
  • 耳鼻喉科手術新突破——中耳膽脂瘤行乳突改良根治術+耳甲腔成形術+聽小骨植入術
    近日,莒縣中醫醫院耳鼻咽喉科博士站點在上級教授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乳突改良根治術+
  • 變形金剛,一部外星生命和人類科技友好交流史
    編者按:昨天,未來局特派員拎著滿滿兩兜周邊,從《變形金剛 5:最後的騎士》全球首映禮滿載而歸。《變形金剛》電影誕生 10 年後,麥可·貝宣布告別,擎天柱則回到亞瑟王時代,舉起巨劍。在濃濃的英格蘭風情裡,派拉蒙幾年前宣布的變形金剛電影宇宙,似乎邁出了第一步——而這一步,是先從「換裝」開始的。歷史上,汽車人的造型都有哪些變化?
  • 變形金剛——衝雲霄
    衝雲霄是由霸天虎的巨猙獰部隊組合而成,在G1系列裡是霸天虎最強的組合金剛,就算是在整個變形金剛史中,也是霸天虎中僅此於煞星第二強的組合金剛。這2個造型完全不搭啊,而且山貓號的變形已經不是能用簡單來形容了好不好!這變形和百變雄師一個水準吧!完全看不出能打贏衝雲霄的樣子。猜測山貓號應該也屬於野獸型金剛,野獸打野獸比的是肉搏,山貓號速度快,還能飛,衝雲霄跟不上,所以常常被山貓號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