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程師聯盟,一個工業工程從業及愛好者最佳的交流學習平臺!
精益與IE
IE是工業工程的英文首字母縮寫。精益與IE相比,兩者有共通點,也有不同點。
共通點:
① 都以效率提升為目標;
② 有共通的方法論,如防呆法、5個為什麼分析;
③ IE早於精益誕生,精益在IE基礎上發展起來。
不同點:
① IE注重方法;精益則方法與文化並重。
② 精益注重在改善的過程中培養人。
③ 方法的通用性上,IE稍勝一籌。
---張堅
IE是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英文簡稱,起源於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方法研究」與「作業測定」,同時期,吉爾布雷斯夫婦對「作業動作」的細緻研究,從而融合形成了工業工程這門學科。
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對IE的定義:工業工程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的一門學科。泰勒著名的搬生鐵試驗
IE手法以人的活動為研究對象,強調尊重事實,運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對整個生產系統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尋找問題、發現問題並進行合理化改善,最後實現作業標準化。
IE七大手法的歸納用很多版本,其中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為:
防錯法、動改法、流程法、五五法、人機法、雙手法和抽查(樣)法。
也叫防呆法, 是一種有效防止人為錯誤的方法。工作中的不良主要有兩類,一類受限於當前科學技術的水準,如工藝、設備能力等造成的不良,還有一類不良是人為失誤造成的不良,如人訓練不足、緊張、疲勞等造成的不良。據統計,人為失誤造成的不良約佔到80%。
前兩天,我去一地方錄製課程,結果忘記將翻頁筆的USB接收器帶回來。這是一個人為失誤吧。
於是,前臺女孩用快遞幫我寄了回來,我一看,怪了,只是一個空快遞封,原來,女孩忘記將「USB接收器」放進快遞封了。
白忙乎了一陣。由此可見,工作生活中,人為失誤是經常出現的一件事。(張堅)
動改法的鼻祖是吉爾布雷斯夫婦,所謂動改法,即通過動作改善,減少疲勞,使人更高效地作業。
動作改善不僅可以提升效率,同時讓員工有很好的獲得感!對檢驗、搬運、加工、倉儲、滯留以符號方式,製作出流程圖,從中發現浪費即不合理之處,從而進行相應的優化。五五法包括兩個「五」,第一個「五」叫5W1H,這是將問題或要求描述清楚的一種方法。還有一個「五」叫「5WHY」,即遇到問題,連續追問五個為什麼,從而找到其根本原因。所謂人機法,就是調研人作業時間與機器作業時間之間的一個相互關係,追求勞動強度適中,同時,也能確保工作效率。
雙手法可視作是「動改法」的延伸,如何運用雙手進行更好作業的方式。
抽查法一般用於作業時間、作業動作的研究,為提升研究效率,採用抽樣的方法。
隨機抽樣,覆蓋全面
按照統一基準收集數據
在作業穩態下進行抽查
聲明: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系轉載於精益工場,轉載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