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獅是非洲大草原的頂級捕獵者,它們以壯碩的身軀、強健的體力、兇狠的撕咬讓其它動物聞風喪膽,特別是非洲雄獅的戰鬥力更加爆棚,很多時候在群體圍獵時扮演著一錘定音的角色,那些最勇猛、最具有即戰力、最具有統帥能力的雄獅將會成為一個獅群的頭領,帶領著旗下眾多獅子擴大領地、鞏固戰果、繁衍生息。
雄師的成長以及聯盟的形成
其實雄獅的成長曆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出生以後可以獨立生活以後,便會被原有的獅群所驅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非洲獅群是以雌獅為基礎代代相傳的,驅逐出雄獅以後,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獅群近親繁衍所帶來的不利後果,其實這是一種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獅群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被獅群驅逐的雄獅,除了要遭受大草原多變和殘酷的自然環境以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經受其它食肉動物對於捕獵的壓力,必須要比獅群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體力來適應環境和提升自身的捕獵能力,否則只能被自然所淘汰,因此能夠最終成長起來的雄獅絕對是優秀中的精英。在非洲大草原上,一些被驅逐的雄獅為了提高捕食效率和生存能力,會結成「聯盟」,人們形象地稱這樣的雄獅組合為「非洲雄獅聯盟」,其中有一個非常勁爆的組合-壞男孩聯盟,更是無敵的存在。
壞男孩聯盟的威力
據有關人員大量的野外監測,發現這個6隻雄獅的壞男孩組合,幾乎橫行整個大草原,只要這些成員感到飢餓,所有的動物在它們面前都會成為食物,甚至包括獅群中的落單者以及一些老弱病毒的獅子。比如在南非的姆普馬蘭加省薩比森保護區,先後有大約50隻獅子就成為了壞男孩聯盟的盤中餐,因此得了這個壞男孩的稱號,可見無論是它們的單兵還是團體作戰能力是多麼的恐怖。不過,隨著聯盟裡的兩名成員被偷獵者獵殺以後,聯盟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又有兩名成員單獨行動時被其它獅群所捕殺,壞男孩聯盟就此煙消雲散,被其它後起之秀所替代。
假如在壞男孩聯盟最鼎盛的時期,和非洲大草原上另外一群戰鬥力同樣「優異」的斑鬣狗群進行戰鬥,能否打得過100隻個體的鬣狗群呢?
獅子與斑鬣狗的對抗
斑鬣狗是以雌性為首領的群居動物,雌性斑鬣狗的身形要比雄性大10%-20%,擁有著一個群體的絕對控制權。斑鬣狗的生存法則主要包括:團體出動捕獵、善於掏肛、不拒腐食和投機主義。其中團體捕獵就是利用團體數量的優勢,將目標鎖定並進行圍捕,然後利用強大的撕咬能力以及掏肛絕技,慢慢將獵物體力耗盡,一個斑鬣狗群體的數量不等,規模小的只有十幾隻,規模大的能夠達到50隻以上,據觀察統計,目前見過最多的群體數量在90多隻。
斑鬣狗的投機主義主要表現在,能夠瞅準時機,在一些大型食肉動物消耗大量的體力抓捕到食物以後,緊緊地圍繞在這些獵物旁邊,趁著食肉動物不注意,就上前撕咬獵物從而達到分一杯羹的目的。而剛剛捕食到獵物的食肉動物,往往由於體力消耗過大以及斑鬣狗群體的力量,一般不會與斑鬣狗群針鋒相對,更多的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非洲獅來說,只有在被逼無奈或者自身的處境受到一定威脅時,才會挑選其中的頭領,也就是體形最大的那個進行搏鬥,一出手就致命,從而既節省了體力,又震懾了鬣狗群。
壞男孩聯盟與100隻斑鬣狗的爭鬥
壞男孩聯盟假如與規模最大的100隻斑鬣狗群發生衝突的話,可能的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通過剛才對獅子捕獵、對斑鬣狗群騷擾的反應,可以看出,獅群對於斑鬣狗群是有很大勝算的,只是不是落單的獅子,對付十幾隻斑鬣狗可以說絀絀有餘。那麼,壞男孩聯盟與100隻斑鬣狗爭鬥的話,還得再從鬣狗群的特點再進行一下分析。
斑鬣狗群體數量的多少,一方面取決於這個群體中雌性首領的生育能力,另外一方面取決於食物來源是否充裕,即使數量再多,在捕獵時也不是全體都上陣,通常捕獵時有10-20隻效率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拿100隻斑鬣狗出來,其戰鬥力的總和並不是簡單的個體數值乘以100,數量多了效率並不一定最高。
此外,斑鬣狗作為機會主義者,長期的騷擾和偷襲生存法則,使其具有非常靈活的身形和非常機警的敏感性,當與目標對手相持不下或者遇到不利局面時,會逐漸地有個體從群體中撤出,然後整個群體就會進行戰略性轉移,也就是說練就了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穫這樣的生存能力。
壞男孩聯盟之所以能夠橫掃大草原,一方面來源於它們強健的個體素質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它們對於局勢的判斷以及團體的協作能力。與此前眾多獅群打敗鬣狗群的案例進行比較,壞男孩聯盟在與鬣狗群進行廝殺時,肯定也會首先選擇身型最大的個體作為進攻對象,而該個體極有可能就是這個鬣狗群的首領,壞男孩聯盟成功捕殺鬣狗雌性頭領的機率肯定是非常高的,而一旦頭領被獵殺,這些鬣狗群無論數量有多少,則都會由於巨大的恐懼而四處逃散。
總結
斑鬣狗雖然也是非洲大草原上團體作戰力非常靠前的動物,掏肛絕技更是名不虛傳,但是它們天生的社會化分工以及高度機敏的生存法則,決定著在頭領死亡之後必將群體解散的結果,是無法與壞男孩聯盟真正進行相持和爭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