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宇宙無比遼闊,人類能夠看到的空間顯得十分有限,即便我們如今已經能夠藉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它展開探索,但探測器活動的範圍仍局限在太陽系之內。
現在人們最重要的目標是移民火星或其他星球,而前者相對來說比較現實,因為相關部門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一些探測器,它們正在幫助人類收集更多的信息,爭取早日實現移民火星的目標。
在這其中,「好奇號」火星探測器近年來一直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傳回的大量數據不僅為人們研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提供了論據,也為人們的移民計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最新消息,「好奇號」從火星為我們傳來就一張特殊的合影。在漆黑的夜空中,兩顆小小的天體依稀可辨,根據特殊的方位和亮度,人們終於意識到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而旁邊的另一個亮點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金星。
作為太陽系中的行星,地球和火星一樣,本身並不能發出光線,所以在夜空中只是小小的亮點,我們在地球上看其他行星也是如此,甚至龐大的銀河系在地球上看起來也只不過是一條細長的「銀帶」而已。
受到這種視角的影響,人們常常發揮無盡的想像力,試圖從中獲得更多神奇的體驗。而此次「好奇者」號為我們傳來的照片,仿佛為人類的移民之旅帶來了一個新的藍圖,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真的會站在火星表面遙望故鄉。
科學家們表示,除了火星之外,其他探測器也曾為我們帶來不同的視角。比如在太陽系的邊緣幾乎找不到地球的存在,因為這裡的光線減少,加上距離遙遠,所以很難分辨各個行星,聽起來令人感到十分遺憾。
此外,人們也好奇為何在火星上看不到更多的天體?科學家解釋稱,由於火星表面每年會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被沙塵覆蓋,所以影響了解析度,會無法看到任何星光。這就跟在地球上進行天文觀測一樣,需要良好的氣象條件才能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