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粉碎機】有機肥種的蔬果易細菌超標?不存在表皮無菌的...

2020-12-01 澎湃新聞

【網絡謠言粉碎機】有機肥種的蔬果易細菌超標?不存在表皮無菌的天然蔬果

2020-11-3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以食為天,和飲食有關的傳聞,一般最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近來,一則關於「農家有機肥種出來的蔬菜水果容易細菌超標」的推文,在朋友圈被瘋轉。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常識:細菌是無處不生、無處不在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細菌就像空氣一樣到處都是,要想找一處沒有細菌存活的地方或一個完全脫離細菌而存在的物體,除非通過特殊技術處理,否則是根本不可能的。

通常,細菌被分為兩種:致病細菌和非致病細菌。致病細菌是一些特殊細菌,對生物體來說,感染上它們就會得細菌性疾病。人類有免疫系統,一般來說可以抵禦這類疾病。可當免疫系統不正常、免疫力下降時,人們則可能無法抵禦細菌入侵。與致病細菌相對應的,是非致病性細菌,也就是對人類無害的細菌。

農家有機肥中確實存在一定量的細菌,但農家有機肥或化肥的肥效,正是因為這些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才得以發揮出來。這些微生物會分解農家有機肥,也會加快化肥的分解,將肥料轉化成植物根系所能吸收、利用的營養成分。

如果沒有細菌、真菌這些微生物的存在,無論是農家有機肥還是化肥,都不能通過生物作用得到分解轉化,轉變為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也就無法真正體現它們的價值。換句話說,缺少這些微生物,所有未分解轉化的肥料都將成為毫無用處的「廢料」。

農民種出來的蔬菜水果,無論用什麼肥料,都會攜帶一定量的細菌,然而這些細菌只存在於有機物的表皮。如果這些細菌已進入蔬菜水果內部,那用不了一兩個小時,果蔬就會腐爛。那些在菜市場上被細菌汙染、已明顯開始腐爛的蔬菜水果,也不會有人買。所以,我們只要保證在食用前用清水認真、反覆地將蔬菜水果衝洗乾淨,使表皮上細菌的數量降至安全範圍,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總之,農家有機肥也好,化肥也罷,在肥料分解的過程中,都要依靠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沒有這些幫手的參與,根本不可能種出可口的蔬菜水果,而且無論在什麼土壤中,都不可能種出沒有細菌的蔬菜水果。細菌於農作物,是相互依賴、相互共存的關係,所以大家盡可以放心食用,只是注意在吃之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聯繫我們網信遷安

地址:河北遷安

電話:0315-7639655

聯繫郵箱:qawxb001@163.com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有機肥種的蔬果易細菌超標?不存在表皮無菌的天然蔬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 2020-11-20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心電圖正常就不會得心梗?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心電圖正常就不會得心梗?這是謠言!>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心電圖正常就不會得心梗?這是謠言!》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吸氫氣能夠幫助控制癌症?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吸氫氣能夠幫助控制癌症?這是謠言! 網信雙橋weixinshuangqiao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
  • 【年度榜單】2015年度十大科技謠言
    在果殼網的謠言粉碎機工作了5年之後,我們很欣慰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網友對網絡傳聞有了更加理性的判斷,以至於我們覺得謠言越來越不「給力」,需要闢謠的事情越來越少了。不過,在商業炒作、新聞誤讀等因素的發酵之下,新的謠言依然還在湧現。同時,不少老謠言也沉渣泛起,在營銷號、朋友圈裡悄然展開了第二輪、第三輪甚至第N輪的傳播。
  • 【網絡謠言粉碎機】冬至日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網絡謠言粉碎機】冬至日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今日冬至,宜科學養生、不信謠言
  • 【網絡謠言粉碎機】85年前就闢過的謠,竟然現在還有人信?
    【網絡謠言粉碎機】85年前就闢過的謠,竟然現在還有人信?「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以下視頻來源於央視新聞柿子+奶製品/螃蟹=腹瀉中毒得結石?柿子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沒有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相對突出的是膳食纖維,100克柿子約含1.4克膳食纖維。
  • 【網絡謠言粉碎機】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朋友圈能買新冠肺炎...
    【網絡謠言粉碎機】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朋友圈能買新冠肺炎疫苗?這些謠言你別信…… 2020-12-04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粉碎機】吃黑芝麻就能讓頭髮變黑?沒那麼神!
    【謠言粉碎機】吃黑芝麻就能讓頭髮變黑?沒那麼神!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謠言粉碎機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不可信!》針對一些人在社交網絡上散布所謂「非洲人在廣州遭受歧視」等謠言、煽動反華排華情緒,多國媒體接連發聲,駁斥不實傳言,拒絕對中國抗疫措施的歪曲抹黑。
  •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謠言粉碎機】「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2020-12-1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粉碎機】別人都知道這是謠言 就你還不知道 快來這裡
    【謠言粉碎機】別人都知道這是謠言 就你還不知道 快來這裡 2020-11-27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謠言粉碎機】經常喝65℃以上的水真會致癌?白開水放涼相當於...
    【謠言粉碎機】經常喝65℃以上的水真會致癌?白開水放涼相當於"慢性毒藥"?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謠言粉碎機
  • 螺紋瓶蓋不密封 易致細菌超標
    「如果瓶蓋螺旋部位不密封,則可能存在異味、液體侵入等衛生和安全隱患。」就此問題,2月19日、20日,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業內人士,並通過現場實驗的方式了解小小瓶蓋中的大秘密。  實驗:密封果然不嚴  飲料瓶蓋的密封性究竟如何?2月19日,記者進行了一個小小的實驗。
  • 開卷八分鐘:果殼網:《謠言粉碎機》
    我建議大家不妨上一個網站看一看,那就是國內目前一個比較特殊的網站,專門提供各種各樣科學科技訊息的果殼網,上面有這麼一個主題劇集叫做謠言粉碎機,那這個謠言粉碎機就把剛才我說的那些話通通當成謠言粉碎了。我今天要大家介紹的書就是我手上這本《謠言粉碎機》這個專欄的結集,作者叫果殼,其實果殼就是果殼網上面一幫同好,那麼這幫同好其實跟我以前在這裡給大家介紹過的他們另一本書或者另一個團體是有關的,就是科學松鼠會,那麼秉承著科學松鼠會的精神,這也是一幫學過自然科學或者本身仍然在業界工作的人,努力的聚集起來,那麼提供各種,希望提供一些負責任的科學知識,尤其是針對目前中國社會廣泛流傳的各式各樣的古怪的謠言
  • 謠言粉碎機:鴕鳥受驚愛鑽沙子
    【口播】謠言粉碎機,碎碎更健康,歡迎收看今天的《謠言粉碎機》。前幾天,我們給大家說過一個有意思的新聞,說在北京的這個高速路上啊有一隻狂奔的大鴕鳥,很多小夥伴看完後都覺得搞笑,不過也有人表示很擔心,這鴕鳥怎麼都跑到高速路上去了?是不是受驚嚇後沒找到地方把頭埋進沙子裡啊?看來不少人都有這樣的認識,鴕鳥受驚嚇後會把頭埋進沙子裡。
  • 【網絡謠言粉碎機】放心打!改變人類基因新冠疫苗真的做不到
    【網絡謠言粉碎機】放心打!對於mRNA疫苗來說,疫苗的納米微粒載體,只是將病毒的基因片段送入細胞質,根本不進入細胞核。連細胞核都不能進入,怎麼會有機會整合到人的基因組裡呢?
  • 【網絡謠言粉碎機】拍完X光懷孕孩子不能要,洗手液致癌……這些...
    真相三氯生使用濃度不超過0.3%,可保證人體健康李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副主任技師)三氯生(學名「二氯苯氧氯酚」)是一種廣譜抗菌劑,人類已經使用了超過40年,是大眾消費品中的常見成分,廣泛存在於抗菌肥皂、沐浴露、牙膏和一些化妝品中,也可在服裝、廚房用具、家具和玩具中發現它的存在。關於三氯生對人體有害的說法,目前證據不足。
  • 謠言粉碎機 | 四條關於蔬菜的謠言,別再信了
    《謠言粉碎機》是金昌市科學技術協會與金昌廣播電視臺聯合開設的一檔全新周更科普類原創短視頻欄目,視頻中呈現的真相嚴格依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權威論證,我們將對您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荒謬的科學流言進行求證,亮出真相!
  • 電視機易觸電 紙巾細菌超標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何泳)昨天,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布近期一批產品質量的抽查結果:有5批次電視機不合格,容易引發觸電和火災;還有2批次紙巾細菌超標,8批次膠粘劑產品有害物質超標。  日前,市市場監管局對深圳產銷的電視機開展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共抽查22家企業生產銷售的34批次電視機樣品,發現不合格產品5批次,不合格項目包括防電擊保護的結構要求、絕緣要求、防火。
  • 【網絡謠言粉碎機】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
    喝水誤區1.喝太多、喝太猛早上起床後,人易處於缺水狀態,有些人還特別容易口渴,就喜歡「咕嚕咕嚕」一頓猛喝。但這樣的喝法,其實並不好。更建議小口少量多次飲用。因為人的腎臟每小時能排水800-1000ml左右,若在短時間內突然大量飲水,易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症,進而損害心臟和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