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英文名是跟文化有關的,水星因為離太陽很近稱他為mercury

2020-12-03 芳芳科學分享

行星的英文名他也是跟文化有關的,這個可能是跟我們現代的科學或者說現代天文發展是密不可分。水星因為離太陽很近,所以公轉的速度很快,西方人的稱他為mercury,就是羅馬神話當中專門為眾神傳遞信息的使者。尤其在蔚藍的天空背景當中顯得格外的迷人。所以羅馬人稱他為venus,愛與美的女神。火星前面想他是一個紅顏色的星星,西方認為這是戰爭的象徵,因此用古羅馬神話當中的戰神馬爾斯來命名。木星的名字是peter,是羅馬神話當中的天神,也是馬爾克斯的父親,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希臘神話中的宙斯。

羅馬統治希臘以後才將宙斯的名字改為朱庇特。木星在天空中很亮,僅次於金星,但由於它是外星所以晚上可能會有大量的時間都可以觀測,有一種巡視四川的感覺。所以這才賦予了他一個很高的地位。其實當時他們不可能知道木星他實際到底是怎麼樣的,現在想想它是太陽系當中體積質量都是最大的行星,都還挺符合朱比特這個名字的。土星其實也是類似的情況,地位很高,羅馬人的就以農神certain的名字來進行命名。在中國叫土星鎮星,羅馬人叫農神星,觀點有點像。但是你不要小瞧了這個set in,它實際上是朱比特的父親。

其實和中國皇帝一樣,羅馬皇帝為了風調雨順,農業富饒,每年都要祭祀農神。而大家有可能不知道,在古羅馬這種祭祀的節日就叫做certainly,後來呢又演變成了英語second day,然後就變成了saturday。再往外就比較有意思,因為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等他們是很近代才被發現的,首先天王星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前面所說的這幾顆金、木、水、火、土是我們肉眼可以顯而易見。天王星他就是望遠鏡時代所發現的,1781年3月13日,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自己家後院用自製的望遠鏡發現天王星,震驚了世界。而且這一發現讓當時已知的太陽系的邊界一下子擴大了一倍,然後這個新行星的名字卻懸而未決,一直拖了70年才去命名。

一開始英國皇家天文學家沃爾瑪基斯林致信說,作為世界天文學的寵兒,你現在可以給你的星星起個名字。他想把這顆行星叫做喬治之星,來紀念他的贊助者國王喬治三世,從贊助商的角度來說這個回饋算是很大的。他當時的解釋是希望未來的人在問起這顆星您是什麼時候發現的?那麼它的名字就能給出你答案,就是在喬治三世的統治時期。但是這個名字顯然無法被英國以外的國家廣泛接受。法國天文學家拉朗德就建議說,索性就叫喝下新版,誰發現給誰。瑞典天文學家埃裡克普羅斯帕林他建議的就是叫。最後德國天文學家波得倒是給出了一個看上去頗有道理的名字,叫做烏拉諾斯,他那是希臘神話當中的第一代天神。

如果說大家還記得的話,木星是火星的爸爸,土星是木星的爸,天狼星是土星的爸爸,越往外背分越高。不過他也忽略了一個檔次,約定俗成就是所有的大行星的名字都是來自於羅馬名稱。這個烏拉諾斯名字的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概只有古板的英國人還在使用喬治之星。直到1823年發現者赫謝爾過世一年後這個名字還出現在官方文件中。後來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越南在內的東方國家就將其譯為天王星、海王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到這個時候實在沒有天神的爹的爹的爹可以用了。

發現者之一勒布耶他就通過經度委員會建議把它以羅馬海神的名字來命名,然後所以中文名字就叫做海王星了。所以其實在神話的輩分上,海王星和天王星他其實不是一輩的神,差了好幾倍。那麼這些大行星的名字是體現了天體命名的一貫套路,和星火的名字有點像,相當一部分是來源於古羅馬、古希臘神話,以眾神的名字來命名。當然也體現了天上的行星這種崇高的地位。其實這個套路此後也被延續到了小行星的身上。

1801年1月1日,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當天王星被發現以後,天文學家就普遍在猜測火星與木星軌道也應當有一顆行星。至於具體什麼原因我們以後再講。皮亞其認為這就是人們在尋找的一顆未知行星時,卻發現它比其他的大行星要小得多,因此威廉赫謝爾後來還把這類天體稱為小行星,並在此後形成了一條標準。也就是說一個行星的體積必須比這顆星大才能叫做大行星。而皮亞齊建議用義大利的農業女神克瑞斯的名字來進行命名,一般我們為了區分就管它叫豐收女神。

那麼這位豐收女神和土星三層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他是丘比特的姐姐,既然是掌管豐收,我們國家呢就把它翻譯成穀神。相信很多朋友剛剛聽到那個故事應該能反應過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現代騎士,已經是矮行星的守護神星了。再往後,1802年3月2日,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發現了二號小行星,派勒斯智神星,所以是雅典娜,他是宙斯和聰慧女神墨提斯所生擁有非凡的能力。她原本的名字就是帕拉斯,由於她也是雅典的守護神,像荷馬史詩當中就叫她帕拉斯雅典娜,意思就是雅典的帕拉斯。後來隨著雅典人對她的崇拜,她就被稱之為雅典娜了。

相關焦點

  • 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叫水星?上邊有水嗎?
    水星英文名是mercury,是上帝的信使。其實在整個太陽系統中,水星一開始是一顆最不為人知的行星。因為水星離太陽很近,我們無法用望遠鏡在良好的條件下看到它,如果我們直接用望遠鏡直接對準水星,太陽強烈的光線會破壞望遠鏡的光學系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哈勃從未拍攝過水星的圖像。
  • 水星離太陽那麼近,而且那麼小,為什麼不會被太陽吞噬掉?
    在整個太陽系看來,有八大行星,其中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內側的行星,個頭也其實很小,直徑只有4878km還不到地球的一半,如果把水星環繞太陽的軌道畫出來其實是一個橢圓,行星圍繞太陽以不同的公轉速度來進行公轉,水星到太陽的距離雖然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要短的多,但其實也是很大的,它和太陽的距離有5790萬公裡
  • 水星那麼小,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太陽吞噬?
    水星是太陽系內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88天。水星距離太陽平均5800萬公裡,水日之間的距離是太陽直徑的42倍,放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來看還是蠻近的,它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雖然離太陽比較近,但由於比較小,在地球表面肉眼不常見。
  • 水星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被太陽吞噬呢?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符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之為辰星。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水星照片眾所周知,太陽的體積和質量都是非常大的,強大的引力會把太陽系所有的天體都吸住;但與此同時所有的天體都以相當快的速度在圍繞著太陽運動
  • 水星跟金星離我們這麼近,為什麼金星天天見?水星卻看不見?
    太陽系的行星太陽系原先分為九大行星,以地球為界分為地內行星和地外行星。地內行星只有水星還有金星,地外行星就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由天文學家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冥王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 「專題」你所不知道的行星——水星(Mercury)
    水星的在中國古代時叫做「辰星」。有人認為它的名字與五行學說中的「北方屬坎,五行屬水」有關。星球參數: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陸地行星,它的半徑只有2439.7公裡,只是稍稍的比月球(1737.1公裡)大那麼一點。如果把地球比作足球,那麼水星就和網球相似。水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離太陽的距離只有0.4個天文單位(AU)*(約5800萬公裡)。陽光從太陽射出,大約190秒鐘抵達水星。
  • 是不是離太陽越近的行星,溫度就越高呢?
    太陽給我們帶來熱量,那是不是離太陽越近的行星溫度就越高呢?明明離太陽最近,為何水星上卻是「冰火兩重天」?比如,金星比水星離太陽更遠,但是溫度卻比水星高許多。金星的周圍有著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在溫室效應的作用下,熱能受大氣層的反射而無法散出,保留在大氣層內。因此,金星雖然距離太陽比水星遠,可表面溫度卻比水星還高。 金星水星離我們那麼遠,是怎麼測量到他們的溫度的呢?大家都知道紅外攝像機可以顯示人體的熱點。我們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技術,通過紅外探測器,了解外太空中物體的溫度。
  •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_水星
    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類地行星,其體積和質量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差不多,自轉為五十八個地球日,相當於地球的兩個月,公轉則是八十七個地球日。水星有著太陽系行星中最小的軌道傾角。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弧秒(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水星表面平均溫度約452K,變化範圍從90-700K,是溫差最大的行星。
  • 八大行星的英文名及其背後的故事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序(距離太陽由近到遠)The four inner plants(terrestrial planet類地行星)水星(☿)  Mercury金星(♀)  Venus地球(⊕)  Earth火星(♂)  MarsThe four outer planets
  • 水星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還沒被太陽吞噬呢?
    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符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之為辰星。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水星照片眾所周知,太陽的體積和質量都是非常大的,強大的引力會把太陽系所有的天體都吸住;但與此同時所有的天體都以相當快的速度在圍繞著太陽運動
  • 為何離太陽近的是固態行星,而離太陽遠的卻是氣態行星?
    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有大量重元素高密度的存在,而這樣高密度的物質自然不多,所以也就形成了這麼四個固體行星。而我們熟知的木星、土星雖然大,奈何密度太低,基本就是被某核心聚集起來的大量的氣體形成的東西。
  • 水星離太陽最近,為什麼水星上依然有水?
    因此太陽系是我們在整個宇宙中,研究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系統最透徹的地方。我們都想過一個問題,水星它叫「水星」,那麼它到底有沒有水呢?下面我們就解答這個問題。起初的水星是一顆不為人知的星球其實在整個太陽系統中,水星一開始是一顆最不為人知的行星。
  • 金星因為離太陽近,「水」早已經被烤乾,為何水星卻還存在大量冰
    在太陽系內,有些行星衛星距離太陽非常近,也有一些行星距離太陽非常遙遠。比如地球因為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氣候舒適,才變成了宇宙中的綠色生態星球,若地球距離太陽再近一點或再遠一點,或都不可能孕育生命。由於人類對生命的形成依舊充滿疑問,故而初步認知,只能將地球生態環境當作生命的條件。
  • 即使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熾熱的水星也會產生冰
    水星的名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在的位置——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行星都更靠近太陽。這種距離意味著水星會變熱,真的很熱。然後,水星上有一些地方是太陽永遠不會照耀的。 在水星的兩極,就像月球一樣,有著所謂的「永久陰影區」(PSRs):儘管離太陽相對較近,但仍存在於永久黑暗狀態下的坑坑窪窪的凹槽。
  • 為什麼水星上會有水的存在?它離太陽那麼近,是如何實現的?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顆是類地行星,四顆是氣態行星。而這四顆類地行星都是靠近太陽的行星,其中處在宜居帶的有三顆,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而水星則是處於宜居帶外,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離太陽越近,這顆星球表面的溫度應該也越高,事實也的確如此,水星表面的溫度最高可達到427攝氏度,這樣的溫度絲毫不亞於金星。
  • 水星離太陽有多遠?
    ­  水星以其灼熱的表面而聞名。它面向太陽的一面非常熾熱,赤道區域溫度高達 427 ℃,其表面沒有空氣,因為如果有任何大氣的存在,都會被太陽風吹走。這並不奇怪,因為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但是具體有多近呢?平均來說:略大於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一。然而,它的軌道偏心率也是太陽系的行星中最大的。
  • 如果你能站在水星上,你會發現太陽大很多,但是離死亡也很近!
    文/仗劍走天涯如果你能站在水星上,你會發現太陽大很多,但是離死亡也很近!太陽系內有很多的行星,比如說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等等都是太陽系內,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行星。雖然地球被稱作為,但其實仔細的去觀察地球就會明顯地感到,與其稱地球為地球,倒不如稱地球為水球,不過很顯然,太陽系內已經有一顆水星了。
  • 水星離太陽很近,水星上看太陽是不是很大?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早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哪一個離我們更近?」孔子曰:「嗯,這個……」一小孩說:「早晨的太陽像車蓋那麼大,中午的太陽卻只有盤子那麼大。這不就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當然是早晨的太陽大啊!」子曰:「嗯,這個……」另一個小孩爭辯道:「早晨的太陽涼颼颼的,中午的太陽卻熱乎乎的。這不就是離我們距離近得更熱嗎?」
  • 八大行星中,離太陽越進溫度就越高,為什麼水星、金星例外?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距離太陽從遠到近的行星及其平均溫度依次為海王星(平均地表溫度-214°C )、天王星(平均表面溫度-197.2℃)、土星(平均雲層溫度 -125°C)、木星(平均雲層溫度 -121°C)、火星(平均地表溫度 -63°C)、地球(平均地表溫度 15°C)、金星(
  • 金星的表面溫度為464℃,為什麼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還要高
    太陽輻射是巨大的能量來源,大約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的太陽輻射的能量到達地球,卻給地球提供了無盡的能源。金星溫度最高太陽系當中的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運動,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隨著行星越遠離太陽,所獲得的的太陽輻射能量就越少,一般來說行星表面溫度也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