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四川新聞網德陽11月8日訊(記者 周鴻 攝影報導)在什邡與綿竹,說起人造「小山」,當地村民必然會想到堆放的磷石膏。磷石膏是生產高濃度磷復肥時產生的一種工業副產石膏,不僅佔用大量土地,還會汙染環境。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小山」?今天,2016中國(德陽)磷鈦化工高端論壇舉行,上百名專家、學者以及企業負責人匯聚綿竹,探討磷石膏的利用。
磷石膏有效處理是業內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對於有著磷礦企業的德陽,這一現實更為嚴峻。據了解,德陽全市磷石膏堆存總量超過3000萬立方米。受歷史原因和生產水平制約影響,德陽市已形成了20個磷石膏堆放場,分布在綿竹、什邡等地。而在綿竹,目前有磷石膏1600多萬立方米,近3000萬噸。
「從2010年開始,綿竹開始利用磷石膏,目前已經有三家公司,用磷石膏生產水泥添加劑、砂漿石膏等用於建築的材料。」綿竹市經科局技改環資股工作人員張超說,儘管現在已經不新辦磷礦企業,但是每年新產生的磷石膏量還是大於消耗的磷石膏量。
據悉,綿竹每年新產生200多萬噸磷石膏,而消耗利用的只有120萬噸。目前,還在建設一條30萬噸的生產線。
如何解決產出大於消化的問題?今年,德陽市政協提交了一份有關德陽磷石膏問題的提案,提出是否應提升磷化工企業的生產工藝,降低磷石膏排放?對此,德陽環保局明確了將嚴格控制磷石膏產生項目準入,針對什邡、綿竹兩地,將不再新批產生磷石膏的溼法磷酸鹽項目。
在此次磷鈦化工高端論壇上,專家與學者們則從生產工藝上進行了探討,以降低磷石膏排放以及提高磷石膏的利用率。
據了解,從1932年開始,日本在磷酸生產技術上進行研究,並開發出了與世界主流的二水法不同的間接二水法、半水二水法、二水半水法,從磷礦石提取高回收率磷酸,減少磷石膏排放。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李佐虎建議用生態循環新技術改造「磷化工」現行技術體系。據介紹,生態循環技術就是將「酸鹼聯產」新化工單元與現行各化工汙染行業融合,就會形成「化工清潔生產」新過程,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雙重目標。
對於如何提高磷石膏的利用率?據悉,日本從1921年就開始利用磷石膏生產石膏板。目前,日本將磷石膏已經用在農業、水泥、路基材料、硫酸回收、生產石膏板等。其中日本利用磷石膏生產石膏板佔70%以上。
在綿竹,磷石膏主要用於生產水泥添加劑、建築隔牆、室內抹面的砂漿石膏。據了解,目前磷石膏給三家公司帶來的年產值總共能達到上千萬元。如果把綿竹近3000萬噸的磷石膏全部用於生產,其帶來的經濟價值不可小覷。
「將磷石膏中的鈣、硫元素作為資源,並按循環經濟的減量、循環和再用的原則,生產硫酸和水泥。」中國化工學會專家庫專家、磷酸鹽專家組專家龔家竹說,硫酸循環回磷酸裝置,做到硫資源循環,水泥減少了石灰礦的開採,節約了鈣資源,不失為一個最佳的循環經濟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徑。
同時,龔家竹還指出磷石膏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他說,2015年中國產生的磷石膏8300多萬噸,磷石膏中的氧化鈣3255萬噸,可產生水泥4530萬噸,市值230億元;磷石膏中的硫資源1488萬噸,折硫酸約4650萬噸,約佔54%,市值240億元。
為了讓德陽的磷石膏得到有效利用,去年「德陽市磷化工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入選國家第二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根據該基地的建設計劃,到2018年,將實現磷化工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100%,綜合利用量達到1028萬噸,實現綜合利用產值28億元,由此加快德陽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此外,德陽還將加大對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精細磷化工生產企業的鼓勵和扶持力度。同時,鼓勵企業採用高新技術,對開採的磷礦進行篩選,分等分級,並探索建立磷資源梯級利用產品鏈的組織。力求實現礦石優質優用,使高品位磷礦石真正體現出高效益。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