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旅行遇上非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9月26日,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沂水縣人民政府、沂水縣文化和旅遊局、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共同舉辦「觀精品非遺 賞螢火奇觀」2020年非遺走進螢火蟲水洞活動。屆時,一件件看得到、摸得著的非遺產品,將為你打開沂蒙傳統文化的鑰匙,暢享手工樂趣,體悟生活智慧,汲取文化力量。
非遺:彩印花布
活動當天,藍印花布印染技藝、高橋手繡技藝、沂蒙山小調、根雕製作技藝、琅琊剪紙、弦子戲、黑陶技藝、核雕技藝、銀飾、剪紙、柳琴戲等近百項非遺項目和特色旅遊商品、文化創意產品齊聚螢火蟲水洞。同時,近百組非遺傳承人走進旅遊區,傳遞文化、展現技藝、展示作品,與遊客進行互動。
非遺:弦子戲
非遺:高橋手繡技藝
非遺:徐公硯製作技藝
非遺:木旋玩具
非遺進景區,既是對旅遊區全力衝刺國家5A級景區的有力支持、又是將文化記憶和歷史延續與遊客互動的獨特展現,更是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紮實體現。通過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演出、展示活動,讓更多的遊人了解獨具特色的臨沂民俗文化與博大精深的沂蒙傳統技藝,促進傳統非遺項目與旅遊資源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同時,利用非遺項目,豐富景區內涵,搭建文化平臺,豐富旅遊特色內容,助推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5A創建工作。
非遺:婚俗
非遺:掛門箋
非遺:小郭泥塑
非遺:泥哨
近年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示與體驗為主要內涵的非遺旅遊蓬勃發展,這是文旅融合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促進以非遺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此次活動,旨在形成「旅遊+非遺」的新業態,充分展示沂蒙文化獨特的魅力,吸引更多遊客參與到非遺文化傳承中,促進旅遊產業的發展和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
非遺:薛家窯泥陶燒制技藝
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位於沂蒙山區腹地,擁有亞洲罕見的螢火蟲奇觀、風貌獨特的溶洞王國、水量達35萬立方的巖溶暗湖、長達6100餘米的地下暗河、驚險刺激的溶洞漂流、江北特大的生態蝴蝶谷、國內首席原生態沉浸式螢火蟲科普樂學館等獨有景觀,是集休閒觀光、研學旅行、科普教育、科考探險等多功能於一體大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區。自5A創建工作以來,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遊區始終堅持創意引領,積極拓展「旅遊+」發展模式,加快推動旅遊產業與多業態深度融合,塑造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內涵豐富的旅遊產品體系,為旅遊區未來深度發展夯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