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曄:在港澳臺報導中感受祖國的分量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2018年7月24日,查文曄(左)在高雄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臺灣肝移植專家陳肇隆。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演講稿】在港澳臺報導中感受祖國的分量

  我叫查文曄,來自對外部港臺部採訪室。香港、澳門、臺灣是我們的報導領域。今年6月中旬以來,「反中亂港」勢力發起連串違法暴力活動,試圖搞亂香港。香港的繁榮穩定,正面臨嚴峻挑戰。9月8日,我根據工作安排,赴香港前方增援採訪。繁華的香港鬧市在暴徒踐踏下滿目瘡痍,遍地狼藉,令人心痛。我和同事們在香港不懼危險進行採訪,用手中的筆為揭露罪惡、傳播真相貢獻自己的力量。一批稿件在網際網路上取得了上千萬甚至破億的瀏覽量。

  中秋節那天,我在香港警察總部採訪了人稱「光頭劉Sir」的警長劉澤基。7月30日晚大批暴徒衝擊葵湧警署,危急時刻面對暴徒圍攻他舉槍自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也令暴亂分子恨之入骨。他的個人信息被「起底」,一小時有幾百個騷擾恐嚇電話湧進手機,孩子暑假也不敢出門。但是,正義終將壓倒邪惡。劉sir說,走在街上總有素不相識的香港市民對他說「支持警隊」「要努力,別放棄」,這讓他非常感動,好幾次都快流下眼淚。熱心的內地網友在中秋節前夕專程來港,為香港警隊送上數百盒月餅,中央政府邀請他和同事們參加國慶觀禮,這些都令他感受到祖國的溫暖。他說:「我的同事們在這幾個月裡付出了很多,許多人都冒著生命危險衝在第一線,他們每個人都是無名英雄。」

  參加完國慶觀禮的劉sir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國在他心中的分量。他說:「我是中國人,我們應以做中國人為榮。」他也成為內地網友熟悉的「網紅」,對他的關注反映了人們對香港儘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期盼。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曾與祖國母親失散的香港、澳門和臺灣更牽動每一個中國人的心。1月2日,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指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當時我在人民大會堂現場採訪。聽到此時,我心潮澎湃,同時也更感到,作為一名從事涉臺報導的新華社記者應肩負的使命。下面我與大家分享兩個我在採訪中親歷的故事。

  2018年6月,我作為新華社第89批駐點記者的帶隊記者赴臺灣採訪。我和同事們深入採訪,用融媒體形式講述兩岸交流中的暖心故事,傳遞正能量。

  受訪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亞洲第一例成功的肝移植手術主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臺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前院長陳肇隆教授。2000年民進黨上臺執政,兩岸關係氣氛緊張,但第二年陳肇隆毅然應邀率團隊來到北京為大陸患者做肝移植手術,被譽為第一次大規模的跨海峽生命救援行動。

  近20年來,陳肇隆先後到訪大陸百餘次,幫助重慶、北京、上海、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的醫院開展肝移植手術,培訓了一百多名大陸醫生。2017年底,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陳肇隆在4天中為6名大陸患兒做13臺手術,每天最多睡4小時。他用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兩岸一家親」精神。

  為將報導做得更有現場感,我和同事們經過申請,還進入陳肇隆的肝移植手術現場拍攝。後來,融媒體報導《跨越海峽的「心肝情緣」》取得很好的傳播效果。臺灣《中國時報》的記者朋友對我說,稿件很有溫度,讀來令人感動,在兩岸關係形勢複雜的當下,更需要這種有溫度的故事。得到這樣的評價,我深感欣慰。

  去年,大陸推出31條惠及臺灣同胞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工作、生活、學習提供更便利的條件。今年3月,我赴東莞理工學院採訪,不僅看到措施落地的生動實踐,更看到臺灣老師與大陸學生間心靈契合的感人故事。

  學院下設的粵臺學院聘請了26名全職臺灣教師,他們在大陸學生身上傾注了滿腔熱忱:上課時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課後在辦公室擺上水果零食,吸引同學們來提問交流。課外積極輔導學生參加國際賽事並取得優異成績,還主動為同學們尋找實習機會……大陸同學都對臺灣老師豎起大拇指。我和同事們製作的融媒體報導《臺灣老師+大陸學生=?》在新華社客戶端點擊量近百萬人次。受訪的臺灣教師告訴我,他把這篇報導的連結發給臺灣同行,因為這是對學院最好的介紹。

  對一名從事港澳臺報導的新華社記者來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反對各種分裂行徑,凝聚港澳臺同胞共同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來,這是我們時刻銘記的初心。我將帶著這顆初心繼續上路,更好履職盡責,不辱使命。

  (新華社對外部港臺部記者,曾4次赴臺灣駐點採訪。4次參與全國兩會報導,參加夏季達沃斯論壇報導、北京APEC峰會報導、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等重大報導,在涉港、涉臺報導中採寫了一批有分量的稿件,多次獲評新華社社級好稿。)

相關焦點

  • 港澳臺大學生到內地實習 感受共同的真實的祖國
    原標題:港澳臺大學生到內地實習 感觸一起的實在的祖國圖為兩岸青年在福州某科技公司佩帶虛擬實境眼鏡觀看海洋科普短片,探究從未感觸過的深海奧妙。本報記者 張 盼攝2018年暑期行將完畢,這是歸於港澳臺大學生的又一個內地實習季。港澳臺大學生到內地實習意味著什麼?
  • 在湘港澳臺大學生中秋聯誼活動在長沙舉辦
    新湖南客戶端9月29日訊(記者 謝雨玳 通訊員 李貌)9月29日下午,「華青年·夢工場」項目組邀請在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就讀的港澳臺及內地(祖國大陸)學生開展了「2020年迎新生·慶中秋湖南港澳臺大學生聯誼活動」。
  • ...也表明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反分裂、護發展、促統一——大陸學者談紀念《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   記者李寒芳、查文曄   《團結報》2020-06-02      據新華社報導 多位大陸學者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年來,對遏制臺獨分裂勢力
  • 潮州打造潮港澳臺青少年交流平臺
    南方網訊 8日,共青團潮州市委、潮州市青年聯合會聯合遴選考核認定的港澳臺青少年「一中心五基地」揭牌。此舉旨在吸引更多港澳臺青少年來潮體驗交流,增進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一中心」是指以潮州市明德園作為港澳臺青少年文化促進中心,「五基地」則是以百師園、玉瑤山莊、潮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意溪中學、紫凝軒等分別作為港澳臺青少年研學、實踐、交流的活動基地。港澳臺青少年「一中心五基地」遴選實現動態管理,本次命名的「一中心五基地」已於一年前通過創建、走訪、論證,成為試點單位。
  • 「華僑港澳臺聯考」 解讀內地在讀港生的優勢
    1985年起,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始實行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工作,這是加強海外華僑青年對祖國了解、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加強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途徑,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僑務工作和港澳臺地區的關心和重視。
  • 賈永輝:讓臺灣同胞感受祖國強大榮光
    三件小事就是,大陸在維護海外臺胞安全及合法利益中,解救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臺灣漁船「MAHAM3」號,幫助被劫持的臺灣同胞返回祖國,回到親人身邊;海外臺胞墨西哥遇害,大使館全力協助家屬善後,並一直和家屬保持密切聯繫,經常去慰問探望,傾聽家屬有關訴求,為解決問題提供建議;海外臺胞證巴黎被盜,大使館及時幫忙辦理旅行證件,快速準確核實有關信息
  • 2019面向港澳臺研究生招生啟動 考生證件要求有變
    )普通高校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信息網」(http://www.gatzs.com.cn)查詢。往年,港澳地區考生需持「兩證」: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今年,需持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要求保持不變,另外「一證」可在《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和《港澳居民居住證》中二選一;同樣地,今年,臺灣地區考生報名需持①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②《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
  • 走近量子工程,感受祖國發展新成就
    6月中旬,武警合肥支隊組織百餘名官兵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觀了解中國量子科技發展新成果,感受祖國科技的迅猛發展。 「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態的疊加特性獲得並行計算能力,運算速度將遠遠超過傳統計算機……」支隊官兵來到該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所,在工作人員細緻精彩的解說下,對中國量子科技的發展有了全新認識。
  • 淮安港澳臺投資風生水起
    昨天,來自江蘇省淮安市統計部門的消息指出,年初以來,面對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環境,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平穩且有所回落的情況下,全市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出現新的增長亮點,且呈現出逐月上揚的良好態勢。  投資增幅逐月上揚  李永光是臺灣人,1991年跟隨企業來到祖國大陸發展,待過東莞、崑山等多個城市。2009年,擔任宏盛皮具業務主管的李永光第一次來到淮安,對淮安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皮具廠工作期間,他敏銳地發現食用級別的塑膠製品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
  • 江蘇淮安港澳臺投資風生水起
    昨天,來自江蘇省淮安市統計部門的消息指出,年初以來,面對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環境,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平穩且有所回落的情況下,全市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出現新的增長亮點,且呈現出逐月上揚的良好態勢。8月23日,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發布「2016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評選報告」,淮安投資發展環境再獲臺商青睞,且連續第五年獲評臺商投資「極力推薦城市」。
  • 潮州市港澳臺青少年「一中心五基地」揭牌
    我市拓寬與港澳臺密切聯繫、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又有新渠道新途徑!1月8日,由團市委、市青聯聯合打造的吸引港澳臺青少年開展交流聯誼、體驗文化、感受鄉情的「1+5模式」——港澳臺青少年「一中心五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 2019年港澳臺大學生在湘實習活動進行總結分享
    港澳臺大學生和實習夥伴分享對此次活動的感受。紅網時刻7月26日訊(記者 吳公然 葉芬 通訊員 唐榕 實習生 李姿 江一靜)7月26日下午,2019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大學生暑期湖南實習計劃總結分享會在長沙舉行。會上,通過頒發優秀實習夥伴和實習生獎、進行現場採訪等方式,港澳臺大學生和實習夥伴分享對此次活動的感受,表達對湖南主承辦方及支持單位的感謝。
  • 教育部部署2021年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研究生工作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教育部於近日部署了2021年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研究生工作,要求各招生單位、報考點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組考工作,確保招生錄取規範有序,公平公正。2021年面向港澳臺研究生招生初試和複試工作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初試和複試時間、地點、形式、要求等由各招生單位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自行確定並向社會公布。2021年面向港澳臺地區研究生招生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15日,報名網站為「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https://www.gatzs.com.cn)。
  • 從金沙遺址到天府綠道 港澳臺僑大學生"穿越古今"探秘成都
    9月21日,以「古今穿越·探秘蓉城」為主題的2019秋季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城市互動體驗營暨青年城市推廣志願者活動正式啟動。百餘位在蓉港澳臺僑大學生一起探秘金沙遺址博物館,走進成都市規劃館,踏上天府綠道代表點位桂溪生態公園,在串聯古今的「時空隧道」中,了解成都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甜蜜情人節 感受浪漫港澳颱風情
    隨著2月14日情人節的到來,我國港澳臺地區陸續推出了各項適合情侶共遊的活動,烘託浪漫氣氛,營造甜蜜氛圍。臺灣:乘幸福摩天輪 賞浪漫情人櫻臺灣雲林縣推出幸福摩天輪活動。圖片來源於臺媒。
  • 順德港澳城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
    港澳臺青年入駐最長免費使用6個月  珠江商報訊 記者黃澄獻報導:1月8日上午,順德港澳城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儀式在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舉行。該中心提供了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和拎包入駐的快捷便利,有意向在順德創業就業的港澳臺青年,最長可以免費使用6個月。
  • 福建全國港澳臺聯考機構_心葉港澳臺聯考
    港澳臺項目,要想的非常穩妥,還是要找到一家真正的聯考輔導機構,熟悉聯考命題特點、志願填報和錄取工作。同時,國外二年和國內一年的課程有保障也是關鍵。港澳臺聯考很多大學都不會招收批第二志願,即使分數上了也不會要。如果你志願時填復旦大學,你的分數到了,就會被復旦錄取。你的第二志願填的是中山大學,中大錄取時比較特殊,一般來說,如果把中大放在批志願的話,大概460分就上了(醫學類分數要就更高)。如果把中大放在第二志願的話,分數要求比志願要高50分左右,就是大概510分才能上。
  • 港澳臺聯考複習資料及港澳臺聯考教材
    港澳臺聯招考試最大的困惑是相關信息的匱乏,作為考生無法獲取與備考有關的信息,很多的信息需要考生自己去收集,去整理,去總結,如果不考專業化的強化培訓,僅靠考生自己的自學,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那麼港澳臺聯考如何備考呢?
  • 2019年中國科協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座談會召開
    11月26日,2019年中國科協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有關領導到會指導。來自中國外文局、光明網、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等實習單位和支持單位的40位代表參加了座談。
  • 臺灣同胞參與改革開放 推進祖國統一
    「作為一名臺商,我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目睹祖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中取得偉大成就,感到非常驕傲。」他表示,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向為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積極努力的臺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使我們臺商臺胞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對繼續參與改革開放事業、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