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推火山農業品牌,山東這個縣下的什麼棋?

2020-11-28 大眾網


10月14日,在西瓜之鄉山東省昌樂縣,一個有點特別的會議開幕了。這個會就是「首屆中國(昌樂)火山農業峰會」,會議以「喚醒沉睡古火山,書寫農業新篇章」為主題,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推進辦公室和昌樂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說這個會特別,是因為中國(昌樂)火山農業峰會是國內首個以火山農業為主題的節會活動。發展火山農業,基本路徑是將獨具特色的火山地質資源,與農業發展進行融合創新,緊密貼近電商直播平臺精準運營,深度研究市場用戶喜好,有效提升農產品綜合效益,培育孵化放大火山農業品牌,打造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聚集區。在國內,明確打出「火山農業」品牌來助推鄉村振興,這是獨一份。

火山西瓜「泫晶紅顏」成爆款,究竟為啥?

18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孕育了昌樂獨特的地質結構和地貌,使昌樂成為世界四大藍寶石產地之一,更形成了獨特的土壤條件,昌樂西瓜、火山小米、昌樂小南瓜等優質農產品,在全國都有較高知名度。其中,昌樂西瓜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而聞名,享有「天上甘露美,昌樂西瓜甜」的美譽,是該縣農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常年種植面積16萬畝以上,總產量超過60萬噸,年產值突破24億元,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品牌價值41.61億元,連續11年位居全國西瓜品牌價值第一名。

今年5月,全國首個主打火山品牌的特色高端優質西瓜品類「泫晶紅顏」亮相。從這個西瓜品種的名字來看,這個西瓜就帶有網紅的氣質。果不其然,某著名直播電商平臺上架這款特別的西瓜後,2小時即被搶購一空,沒有搶到貨的網友急了,還投訴了平臺,埋怨備貨不足。其實,這款「泫晶紅顏」的新品類價格並不算低:個頭不大,一箱2個,售價160元,平均80元一個。

「這真的讓人十分震驚。」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秘書長蘇軍說,分析這次火爆銷售的前前後後,他認為要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如果還盯著傳統農產品品牌打造的話難度極大,建立品牌勢能、實現品牌溢價、增加農民收入,尋找合適的品牌支撐點至關重要。

昌樂的品牌支撐點在哪裡呢?火山是昌樂的特色,昌樂境內大大小小的火山有近百座,獨特的火山土壤,富含鉀、鈣、鎂、鐵、鋅等營養元素。在國外,火山與農產品的結合已經十分成熟,比如義大利那不勒斯地區的維蘇威火山遺址盛產水果,品質超群;西班牙火山小島蘭薩羅特島種植的葡萄馳名歐洲,釀成的葡萄酒是西班牙最知名的紅酒之一;法國阿爾薩斯的火山土壤,產出了口感一流的葡萄,這是法國優質白葡萄酒的主產區;哥斯大黎加的火山土壤,更是創造了全世界知名的優質咖啡豆。而在國內,火山地質與農產品品牌的融合,幾乎還是空白。

火山西瓜「泫晶紅顏」成爆款,與火山品牌的影響力大有關係。

「火山農業」品牌戰略面世,前景怎樣?

火山西瓜單品的爆紅,給昌樂發展火山農業帶來了信心與力量。5月份以來,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與昌樂縣聯合起來,對火山品牌進行了深度研判,整合多方資源,乘勢而上,提出了「火山農業」的新品牌戰略,從點到線到面,將昌樂系列火山農產品打包推向市場。

「昌樂火山農業的提出是我國農業地質的創舉。獨特的火山土壤地質基礎,特定的地形、地理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加上傳統有效的耕作經驗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結合,以西甜瓜為代表的名、特、優八鮮昌樂火山農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首屆中國(昌樂)火山農業峰會開幕式上,中國火山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教授白志達如此評價。此外,《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李栓科,中國火山地質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朱明等國內知名專家,也都從各自的專業角度,肯定了火山農業的發展前景。

從品牌概念的提出,到未來的品牌發展,需要懂品牌、懂市場的智囊團。峰會期間,昌樂聘請劉嘉麒、朱明、李栓科、白志達、蘇軍、程瀚文等6名專家為昌樂縣火山農業產業發展高級專家顧問;朱明院士與紅寶公司籤訂院士工作站建站協議,中國電商委、中國企業走出去聯盟、山東省農科院等與昌樂縣籤訂戰略合作協議16項。

在峰會開幕式上,除發布《中國火山農業發展昌樂宣言》,確定昌樂為中國火山農業峰會永久會址外,還首次啟動了昌樂「火山農八鮮」評選,以此提升昌樂火山農業品牌溢價能力。火山農八鮮為何物?這是昌樂正式推出的火山農業區域公用品牌。

火山農業的品牌培育格局,如何布設?

山東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在現代化路上讓農民不缺席、農村不掉隊、農業不滯後。這需要系統更新發展觀念、提升發展格局。火山農業品牌的推出,在國內具有引領意義,在發展理念上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

去年以來,昌樂依託火山獨特地質資源優勢,統籌整合縣域資源,集聚火山農業產業資源要素,就已經在該縣喬官鎮成立「火山農業產業聯盟」。聯盟以「一橫一縱一平臺」為支撐,橫向統籌國有公司、金融服務機構、基地園區,吸納18家農業龍頭企業加盟;縱向以158家鄉村振興服務站為節點,服務116處合作社和16066家農戶;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平臺,實現供需調節、集散收儲、冷鏈配送等信息資源共享,培育壯大火山農業品牌。其中,番茄王國共享田園綜合體作為聯盟示範引領項目,匯集種苗培育、農資供應、農產品初加工、直播帶貨等,催生了直播體驗、研學遊、採摘體驗等新業態,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火山農產品,是自帶IP的超火IP,構建火山農產品的品牌認知,順理成章。」蘇軍認為,火山農產品與網際網路電商直播的氣質高度吻合。所以,除了本地農業產業聯盟之外,昌樂在落地火山農產品戰略時,牢牢抓住電商直播的牛鼻子,與V5直播、豆果美食達成戰略合作,讓達人種草,讓火山農八鮮火起來,讓流量變成農民增收的真金白銀,培育火山粉絲,做強做大火山經濟。在峰會上,V5直播、豆果美食的負責人,也闡述了下一步合作的具體路線圖和施工圖。

昌樂縣委副書記徐瑩說,作為全國火山農業發展的策源地,昌樂縣將持續放大獨特火山資源優勢,通過建立健全火山農業生態,配置完善火山農業發展要素,暢通火山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有力推動昌樂火山特色農業快速發展,逐步成為全國火山農業發展的方向標。

「很有戰略眼光,確實是幹大事,不是喊口號造概念,而是在以市場思維扎紮實實推動戰略品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開幕式結束後,參會的山東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興軍很受鼓舞。無疑,走出「火山農產品」戰略一步,山東昌樂下了一步先手棋,也是戰略棋。接下來,火山農業發展的點、線、面、體如何統籌推進,需要繼續精準瞄準市場,準確把握好電商直播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分調動各方主體的積極性,做好地質與農業融合的大文章。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吳永功 報導)


相關焦點

  • 「火山農業」強勢走紅!科技助力打造新業態
    這不是普通土質產出的西瓜,而是在火山土質上種出來的。  火山土種出甜西瓜?這還不是全部。在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山東中部小城昌樂,豐厚的火山土壤孕育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個脆甜的西瓜,更有小米、小南瓜等優質農產品。  火山爆發,火光沖天,那高達1300度的熔巖噴出像滾燙的鋼水一樣摧毀著一切……人們的印象裡,火山是熾熱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
  • 「百市千縣創品牌」全國十大名椒之首—遵義朝天椒
    目前,遵義市辣椒種植面積達200餘萬畝,分別佔全省和全國產量的40%、10%,其中,遵義朝天椒種植達150餘萬畝,年產量達到186萬噸。全市有14個縣(區、市)都在種植辣椒,50畝以上基地347個,有辣椒種植企業20家、專業合作社123個、大戶2686戶,涉及農戶13.4萬戶。
  • 海口火山荔枝亮相第十屆中國國際現代農業博覽
    博覽會現場不僅設立海口火山荔枝品牌館,並舉辦海口火山荔枝媒體推介會、火山荔枝農業專家交流會、海口火山荔枝品牌營銷渠道推介會等系列活動,面向來自全國各地的逾千家參展企業、10萬參展觀眾集中推介海口市優質農產品品牌。
  • 做強農業高質量發展「晶片」 焦作(溫縣)第三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
    2020焦作(溫縣)第三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活動現場 徐宏星攝會上,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中國農科院、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農科院、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揚州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學院等單位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知名專家、教授受邀出席此次博覽會,與全國各地種子企業共話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 海口火山荔枝首批鮮果發車:50餘萬斤供全國各地「嘗鮮」
    海口火山荔枝首批鮮果發車:50餘萬斤供全國各地「嘗鮮」 2020-04-28 18:53:21 李宇凡 攝   海口火山荔枝首批鮮果發車:五十餘萬斤荔枝供全國各地「嘗鮮」  中新網海口4月28日電 (李宇凡)作為海口火山荔枝主產區之一的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28日舉行2020海口火山荔枝第一批鮮果發車儀式。
  •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
    長沙縣:鐵皮石斛引領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新湖南客戶端4月13日訊(記者 李治 範遠志)長沙縣江背鎮近年來推出一款鐵皮石斛生物纖維滋養面膜,其「古方+科技」理念受到消費者追捧。今年一季度銷售已經突破500萬元,記者今天找到了鐵皮石斛面膜生產基地,感受到了長沙縣江背鎮現代生態農業的魅力。 鐵皮石斛面膜生產商、2017中國美妝行業品牌年度人物、天大生物負責人蔣成告訴記者,企業生產的「花草宜」鐵皮石斛面膜原料本身的優勢具備獨特價值。根據史籍記載及現代研究實驗證實,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鐵皮石斛在美容養顏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功效。
  • 國內最大農業會展中心的國際盛會「處子秀」
    5月22日至23日,2020iFresh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江蘇站)在溧水全國最大的農業會展中心—中國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果品種植企業、採購商、專家領導、產業鏈企業代表等濟濟一堂共襄盛舉。據悉,此次博覽會是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建成後舉辦的首場國際盛會,也是2020年全國農業領域的首個展會,更是溧水踐行南京市「四新」行動的重要舉措。
  • 山東一縣「崛起」,被稱「山東古人類發源地」,有望「撤縣設市」
    除此之外,在我國一眾內陸省份,山東則是特別受到歡迎的。很多人對於山東的印象大部分來自於其境內的美麗景色以及湛藍的大海。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獨特的自然優勢,現如今山東境內的產業體系可謂是非常豐富的,很多人也通過這些新興產業發家致富,成為了人人豔羨的大富翁,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山東極其吸引外地流動人員的原因了。
  • 讓農業藉助科技的翅膀騰飛!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二是深化科技改革,大力實施全國首個省級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在編制實施強院強所建設提升工程規劃的基礎上,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啟動實施了全國首個省級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深化科技改革,堅持問題導向,組織開展「全省農業產業科技需求大調研活動」,凝練亟需解決的農業產業重大科技難題。
  • 冰島首推火山探險遊 到巖漿房底部看冷卻巖漿(圖)
    冰島首推火山探險遊 到巖漿房底部看冷卻巖漿據新華社電 冰島定於6月15日首次推出火山內部探險旅遊項目,遊客可一睹特裡努卡基於爾休眠火山內部景觀。291美元遊一次冰島火山近幾年猛烈噴發,航空業蒙受巨大損失。但是,對冰島人而言,火山噴發的回饋之一,是帶動旅遊熱。冰島3H旅遊公司首次推出特裡努卡基於爾火山內部探險遊。火山探險之旅安排在冰島較為溫暖的6月15日至7月底。
  • 海南網際網路農業小鎮建設定位農業改革新坐標
    2015年12月8日,海口石山鎮的15萬斤石斛「期貨」在海南農民創業創新「網際網路+」大會上僅90秒便被「一搶而空」;2016年1月16日、17日,首屆海口火山自行車文化節在石山鎮成功舉辦,8000多名市民遊客在這裡體驗了一場海南史上最大的「自行車文化盛宴」並成為網絡熱點……自從2015年6月開始成為海南首個「網際網路農業小鎮」,海口市石山鎮這個萬年火山旁的千年古鎮,正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
  • 樹品牌拓銷路 海口力推特色火山荔枝「火」遍全國
    尹海明 攝中新網海口5月25日電 ( 尹海明 林先鋒 許晶亮)賣到一家大超市的全國各地300多家門店,整體銷量與去年相比增長50%左右;還沒上市就收到200萬斤荔枝的訂金……。自5月中旬大量上市以來,比內地荔枝早上市近半個月的特色「海口火山荔枝」熱銷全國。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
  • 全國網絡名人行側記|臨沂鄉村,在重構中生長
    作者/拾冷來源/新浪山東側記一:一個都不能少#這就是臨沂美麗鄉村#全國網絡名人行,經過四天的鄉村行走,從南往北,途經臨沭縣、莒南縣、沂水縣,在16日落下帷幕。不得不說,四天的行程,讓全國網絡名人對臨沂脫貧攻堅、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等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或者顛覆以往的認知。
  • 讓鄆城優質產品走出山東、走向世界!菏澤鄆城「e品好鄆」區域公用...
    本次發布會由中共鄆城縣委、縣人民政府指導,鄆城縣商務局主辦,灤平恩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鄆城鄉村賦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鄆城縣廣播電視臺、濟南鄆城商會(籌)山東鄆城水滸酒業有限公司協辦。省市縣有關部門負責人、省派第一書記、鄉鎮、縣直有關部門有關人員、企業代表及專家學者等200餘人出席發布會。
  • 百縣千村行(324)| 走進工業大縣 一顆無花果開出「致富花」
    唐廣攝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一縣一策12月18日,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鳳翔村,果農邱安權來到自家地裡,修剪無花果枝,為來年結果做準備。邱安權種無花果已達10年,今年種了4畝地,掙了2.6萬餘元。作為工業大縣,威遠在特色農業發展上一度「瘸腿」。
  • 肇州「農字號」組團打造全國知名品牌
    一口豬食品有限公司養殖基地經理任興中告訴記者,公司已獲得23種豬肉產品的綠色食品證書,還先後獲得省級和市級重點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是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建設原料基地、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加工工藝、建立溯源體系、完善銷售網絡,入駐肇州縣經開區的各企業正組團打造全國知名品牌。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年山東濰坊實打驗收平均畝產766.62公斤,創全國超強筋小麥單產新紀錄。——高產優質廣適大豆新品種齊黃34,有效解決了大豆高產與優質、高蛋白與高油、高產與抗病、高產與適應性廣的矛盾,蛋白質、脂肪含量分別達到45.13%和22.48%,均超過了國家優質高蛋白大豆和高油大豆品種審定標準,以畝產353.45kg創造了全國夏大豆高產紀錄。
  • 鄒平市明集鎮:一轉二推三培育 增添農業新動能
    7月17日,在鄒平市明集鎮依託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建立的脫毒甘薯種苗基地內,工人們正在用水肥一體化系統對新品種紫蜜薯進行農田作業管理,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有此品種的種苗基地。明集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目標,把強化農業服務管理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進行積極有效的探索實踐,形成了以整建制土地流轉為基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為舉措,培育職業農民、農業品牌、農業主體為目標的「一轉二推三培育」農業服務體系,實現了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增收增效。
  • 日本2015年十大新聞出爐 安倍強推安保法居首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共同社與全國加盟報社、籤約民營電視臺的責任編輯和評論員等日前評選出了2015年國內外十大新聞。  其中,位居日本國內十大新聞之首的是「安保法成立使行使集體自衛權成為可能」。
  • 《2020農業品牌年度精選案例白皮書》發布-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 姜洪良) 11月27日,2020中國農業品牌價值賦能高峰論壇在重慶圓滿舉行,作為第18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的並行論壇,中國農業品牌價值賦能高峰論壇以服務中國農業產業發展、提升優質農業品牌影響力為目的,匯聚八方之力賦能農業品牌,共商中國品牌農業未來的創新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