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市明集鎮:一轉二推三培育 增添農業新動能

2021-01-08 大眾日報

7月17日,在鄒平市明集鎮依託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建立的脫毒甘薯種苗基地內,工人們正在用水肥一體化系統對新品種紫蜜薯進行農田作業管理,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有此品種的種苗基地。「多虧了鎮上幫助流轉了710畝成片耕地用於種植脫毒甘薯,我們選取了30畝建立了種苗基地,除了滿足剩餘680畝種植需求外,還銷售到河北、安徽等地區,預計今年能夠收入380萬元。」山東省脫毒甘薯種苗基地負責人劉賜豐說。

明集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目標,把強化農業服務管理作為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進行積極有效的探索實踐,形成了以整建制土地流轉為基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為舉措,培育職業農民、農業品牌、農業主體為目標的「一轉二推三培育」農業服務體系,實現了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增收增效。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鎮,明集鎮土地平坦、耕地肥沃,具有規模化種植的基礎優勢,在全鎮6.1萬畝耕地全部流轉到304個大戶手中後,明集鎮積極與山東農業大學等高校聯合建立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新肥料、新農藥「五新」展示平臺5個,集中展示示範當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新品種、生產新技術、新型管理農機、新型肥料、高效新型農藥,帶動大戶實現良種良法良機、水肥一體與統防統治相結合,實現主要糧食作物減肥減藥,促進農戶增產、增收、增效,帶動全鎮現代種植業的高速生態安全發展。同時,緊扣市場需求,積極探索引進風險低、附加值高的農作物,因地制宜搞好特色糧食種植試點,推廣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技術5000餘畝、噴灌技術4萬畝,有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增加土地產出效益。

「今年我種植的廣濟麥44號高筋小麥平均畝產660公斤,雖然因為春天災情產量有所降低,仍然增收了不少,現在我又種上了鎮農技站推廣的登海605、618 玉米,今年肯定能夠有個好收成。」西宋村種植大戶宋明泉說。

為了提高種植大戶的科學種植能力,明集鎮創新農技推廣方式,變推廣技術為推廣理念,變示範培訓為提高農民素質能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培訓種植大戶不僅使他們掌握了技術、技能,還樹立了全新的農業經營理念,對農業有了更全面與更長遠的認識。邢家村種植大戶郭念通已經到青島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地學習了好幾回。「鎮裡免費組織我們去學習,一次一周,的確長知識。我有培訓老師的電話,不明白的問題隨時問。科學種植才能更高產。」郭念通說。

今年明集鎮已著手新型職業農民之家建設,為種植大戶提供技術培訓、學習交流等多功能服務,讓種植大戶交流有場所、活動有陣地,培育更多的種糧能手、種植專家。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姜斌 通訊員 劉克振 王春燕 報導)

相關焦點

  • 推動農民在廣闊天地創業創新為農業農村經濟增添新動能新活力
    (一)推動農民創業創新是蓄積農業農村經濟新動能的必然選擇。隨著資源要素驅動逐步減弱,傳統的農業發展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推進返鄉農民工、大學生、退役軍人、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農村能人等群體,以自身資金、技術和經驗積累在農村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實現多要素聚集、多產業融合、多經營主體培育,有利於推動農業結構優化調整,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斷培植新的增長點和動力源,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 【代表聚焦】久久為功培育壯大新動能
    「實施千億產業培育工程,加快壯大新動能。堅持轉型為綱,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成為我省2020年重點抓好的10項工作之首。聽完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倍感振奮之餘,暢所欲言,為如何加快壯大新動能,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言獻策。
  • 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
    山東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連華在致辭時表示,山東緊緊抓住2018年1月獲批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在淘汰落後動能、提升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等領域成效明顯。
  • 野櫻莓養生果在山東鄒平市引種成功
    野櫻莓養生果在鄒平市引種成功 在濱州市尚屬首次引種成功的野櫻莓果 張躍 攝素有"花青素之王"之稱的野櫻莓在山東省鄒平市黃山街道太和村引種成功,140餘畝野櫻莓全部掛果,像黑葡萄一樣的果實綴滿枝頭,目前長勢良好
  • 依靠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 培育增長新動能
    依靠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 培育增長新動能——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權威解讀《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餘曉潔、吳晶晶)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什麼意思 臨沂推進一城兩廊三園建設
    這些日子,很多山東人如果看新聞想必都知道新舊動能轉換,不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小編具體介紹一下。   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新動力、釋放新動能、實現新跨越。新舊動能轉換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概括地說,即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 40年特區深圳再出發,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打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以主陣地作為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 科技之光燃起田野新希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助推農業高...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科技之光燃起田野新希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新華社記者董峻、於文靜  盛夏正是桃李芬芳、瓜果飄香的季節。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品種越來越豐富,優質農產品數量不斷增加,廣袤田野日益煥發新的活力。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在經濟發展中,它是今年衝擊GDP「萬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在區域發展中,它的目標是建成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在對外開放中,它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濟南片區;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它是「三核引領」的「三核」之一,是先行區,未來還將是「京滬會客廳」,央企、跨國公司北方總部基地,省企總部中心,高端製造業創新基地……利好政策疊加,給濟南帶來了發展機遇。機遇的背後,新舊動能轉換是不變的要求。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動能轉換,轉出一片新天地
    透過這座工業城市的滿滿元氣,更加堅定我們沿著「三高四新」戰略引領的方向,推動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信心。  推動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現實倒逼下的主動作為,更是謀劃未來的長遠之策。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囑託湖南「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日前召開的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東營地方一次煉油能力居全國首位,石油裝備製造業產值佔全國三分之一,子午線輪胎產能佔全國五分之一,8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14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把石化產業作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按照「一區、一片、多點」發展布局,以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統籌產業集中布局,推進園區智慧化、產業數位化,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和綠色循環高端石化產業基地。
  • 江西南昌縣:厚植新優勢 釋放新動能
    一年來,該縣緊扣「全市領軍、全省領跑、全國領先」的使命擔當,幹群一心,真抓實幹,攻堅克難,不斷厚植產業發展新優勢,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發展逆勢上揚,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產業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月4日,位於小藍VR產業園內的小派科技公司生產組裝車間內,身穿作業服的工人們正在加緊裝配新的生產線。
  • 中小企業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中小企業積極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後疫情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廣大中小企業將積極以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升級為引領,繼續在摸索中前行、在變革中成長
  • 「從群眾需求出發」 鄒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地生花」
    在社會發展新常態下,鄒平市以創新的舉措和實事求是的態度,走出了一條具有鄒平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路徑。侯家村棋牌室一角全國首創「陽光透明酬金制」服務模式,解決轄區實際矛盾黃山街道位於鄒平市南部新區,轄住宅小區43個,自2000年以來,各小區陸續建設並投入使用。
  • 大田新農機 豐收添動力(秋糧探行·追蹤高質量)
    「三夏」期間,山東鄒平市明集鎮解家村開展大規模機收。董乃德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用上新農機,種地有了「千裡眼」,搶收搶種顯實力連日來,湖南省南縣南洲鎮南洲村農民趕著雨後間隙搶收、搶種,蝦子收完,秧苗下田,田野籠上一層嫩綠色的輕紗。
  • 濰坊市召開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暨「四個城市」建設...
    今後一個時期,要紮實推進「十百千萬」工程,即突出抓好10大重點產業,集中培育10家以上發展質量高、效益好的500億級骨幹企業,其中千億級7家以上;重點打造100個高端特色產業園區,建設100個高端創新創業平臺;加快推動5000家規模(限額)以上企業加速轉型;培育引進新舊動能轉換人才10萬名以上。劉曙光強調,一要堅持產業為本,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加速打造產業強市。
  • 加快培育大連高成長企業 將科技勢能轉變為發展動能
    原標題:加快培育大連高成長企業 將科技勢能轉變為發展動能   封瑋紀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  近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