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取經團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遇到無數的妖怪,哪個妖怪都逃脫不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比如在黃峰嶺,黃風怪颳起一陣惡風,孫悟空用「抓風」之法,抓了一把風聞出了腥氣味,便料定前面有妖怪。在「三打白骨精」時,那白骨精三次變化,都被孫悟空睜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出來了。路經號山,紅孩兒變成一個小孩兒赤條條被吊在樹上,孫悟空「見一朵紅雲從地而起,到空中結做一團火氣,」便斷定他是妖怪。路經烏雞國,聽說國王的事後孫悟空在空中睜開火眼金睛,「又見那怪物愁雲漠漠,妖風怨氣紛紛。」有時雖認出了妖怪但由於唐僧不相信,就權且不理他,直到唐僧相信了才想辦法捉他,比如在黑松林遇上老鼠精……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可孫悟空這麼厲害,在妖怪假變唐僧時,他竟然辨不出誰是真誰是假。在烏雞國,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打不過孫悟空,就變成唐僧的模樣,「並攙手,立在階前。」孫悟空一看「一眼兩個唐僧,實難辨認」。害怕錯打了師父,就讓八戒沙僧辨認,又叫護髮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當方土地、本境山神辨認,都辨不出來。豬八戒想了個主意——讓師傅念緊箍咒。八戒說:「你且忍些頭疼,我叫師傅念念那話兒,我與沙僧各攙一個聽著。若不會念的,必是妖怪。」孫悟空這才認出了真假唐僧。
在八十六回,隱霧山折月連環洞的妖怪為了讓孫悟空死心,「把柳樹根砍做個人頭模樣,噴上些人血,糊糊塗塗的,」扔出洞外,孫悟空一聽響聲就知道是假的。第二次妖怪用真人頭「啃淨頭皮,骨塔塔的,」孫悟空就以為真是唐僧的頭,「沒奈何就哭。」
其實孫悟空辨別妖怪不光憑眼睛,還用鼻子、耳朵,可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果能從風中聞出腥氣,他便認為從颳風的方向過來的是妖怪,比如遇上黃風怪時;遇上法力不太強的孫悟空一眼就看出來了,比如白骨精;有好多時候,孫悟空是通過眼睛觀察到的妖氣而辨別的,比如紅孩兒、老鼠精等。
孫悟空不但能看出妖怪身上的妖氣,還能辨別出好人和神仙身上的祥瑞之氣。比如在黑松林,孫悟空就看到「祥雲縹緲,瑞靄氤氳,」感嘆唐僧「金蟬長老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此祥瑞罩頭。」在第八十四回,觀音菩薩和善財童子變化的母女也被孫悟空一眼就看出來了。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那麼犀利,一到唐僧這裡怎麼就遲鈍了呢?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孫悟空在辨別妖怪時,是從風、雲、光中捕捉到的信息,心需要特別淨,注意力需要特別集中。在烏雞國,正集中注意力跟青毛獅子變的妖怪打著,冷不防眼前出現兩個一模一樣的唐僧,他一下子真冷靜不下來。再者青毛獅子是奉如來旨意幫文殊菩薩報「一飲一啄」之仇的,他到烏雞國並沒幹什麼壞事。在他治理烏雞國期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他雖然佔據後宮,但是一頭騸了的獅子,也沒有亂了倫理綱常。因此青毛獅子身上應該是沒有什麼妖氣。再者孫悟空在師父唐僧面前是加倍小心的,因為非常尊重他所以恐怕有什麼差錯。孫悟空這時的情況就跟我們常說的「醫不自治」一樣,在親人面前反而拿不定主意。
隱霧山折月連環洞的假唐僧頭,是個真人頭,不是妖怪頭,所以孫悟空靠聽力辨別不出來,通過聞、看也辨別不出來。
只要這個人不作惡,他的氣場就是好的。如果再經常做善事,周圍肯定會充滿祥瑞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