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捷今年或攜手晶電和億光積極跨入LED TV

2020-12-01 OFweek維科網

  據了解,冠捷評估自行籌設LED TV廠最低的經濟規模要有30臺的有機金屬氣相沈積(MOCVD)機臺,耗資至少1億美元,不符成本效益,因此採取與磊晶廠合作的方式。冠捷的模式將不同於奇美和友達,這兩家面板廠都是自做磊晶。

  3月8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LED廠盛傳冠捷今年積極跨入LED TV,將直接跨入背光模組,並計劃在福建省找晶電和億光共同合作,直接縮短LED TV的供應鏈。

  晶電對此表示,會與冠捷有所合作,但不是走合資設廠的模式。

  佰鴻工業董事長廖宗仁表示,在LED 電視上最大的玩家是三星,採取從頭做到尾的經營模式,打破了過去的遊戲規則,使得未來系統廠向上整合到背光模組,而LED廠也會向下整合。在這個產業鏈變化過程中,LED磊晶廠因掌握關鍵元件,成系統廠爭相合作對象,即使面板廠如三星、友達、奇美等有自給自足的LED磊晶廠,為避免斷炊,都有委外代工支援,且有一定的外購比重。

  據了解,以LED TV的形成,由上遊的磊晶廠出貨晶粒給下遊的LED封裝廠,再產生燈條、背光模組、面板到最後的電視,系統廠認為這條路太長,為了節省成本,系統廠直接跟LED廠合作,同時直接購買面板,組裝電視。

相關焦點

  • 傳冠捷與晶電合建LED廠 雙方均未持否認態度
    全球液晶製造龍頭廠冠捷近來陸續強化與臺廠策略聯盟,鞏固供應鏈,繼與友達攜手合作後,近來市場傳出,冠捷為掌控LED晶粒來源,可能將與LED晶粒廠龍頭晶電合作,雙方可望在大陸增設上遊MOCVD磊晶廠房,據指出,冠捷2011年預計大尺寸面板需求量將高達1.5億片,隨著LED背光滲透率提高,必須確保晶粒來源的穩定供應
  • 億光電子:LED後照明時代布局觀
    雖然大咖逐漸淡出,但是今年逛展的人數卻不在少數。在這個大咖不斷掘機換軌的LED行業裡,走或不走都是一種應對新變革的市場謀略或者策略。6月10日LEDinside走近封裝大咖億光,有幸採訪到億光電子生產事業群大中華區業務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劉邦言先生,談談後照明時代,億光電子的產業布局。
  • 晶電、隆達、億光等臺廠公布大陸公司或廠區復工情況
    其中,晶電、隆達廠區春節期間,原就有配置人力留守生產,目前營運正常,不受復工時程影響;億光子公司已獲準開工,廣東的億光電子中山復工仍在審批中。光寶科的部分廠區以及臺達的廠區昨日已復工。 晶電大陸子公司晶品 (常州)、晶宇 (廈門)、江蘇璨揚配合地方政府要求,延長春節假期至昨日開始上班,不過,晶電錶示,公司兩岸各廠區在春節期間,因應營運需求,仍有配置人力留守生產,目前大陸廠區仍維持約 6 至 7 成人力,正常運作;而從外地進廠區的員工,也採取嚴格管制措施,必須先隔離 14 天再行上工。
  • 億光主攻MiniLED車載面板及穿戴裝置應用,持續耕耘不可見光產品
    同時,今年億光首次展出RGB全彩的MiniLED顯示模塊,16.7吋的顯示屏幕是由25塊60mm*60mm的模塊組成,晶片間距只有0.75mm。相較於一般的封裝技術,億光採用倒裝晶片的COB技術,將MiniLED晶片直接放到PCB背板上。
  • 億光電子轉型押注Mini LED
    文中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11家LED封裝上市公司,僅東山精密和兆馳股份兩家企業實現營利雙增。 面對業績承壓,各家LED封裝企業紛紛調整業務結構,積極布局細分市場。 億光電子創立於1983年,現已有30餘年的LED組件研發經驗,在全球LED產業中具有關鍵性地位。截止目前,其產品線已涵蓋可見光LED、紅外線產品、光感IC、光耦器件等。
  • 【原創】預計今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億光憑什麼?
    【原創】預計今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億光憑什麼?文中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11家LED封裝上市公司,僅東山精密和兆馳股份兩家企業實現營利雙增。  面對業績承壓,各家LED封裝企業紛紛調整業務結構,積極布局細分市場。  億光電子創立於1983年,現已有30餘年的LED組件研發經驗,在全球LED產業中具有關鍵性地位。截止目前,其產品線已涵蓋可見光LED、紅外線產品、光感IC、光耦器件等。
  • 億光電子:產品規格全面提升 LED龍頭緊抓全新機遇
    億光的觀點是拼殺價格並不是最好的對策,在建立良好的客戶信息基礎上,市場上無需達到高、中、低階都涵蓋,億光產品定位非常清楚,實行中高階以上的路線,不與流通消費類市場拼殺價格。   同時,億光客戶多集中於歐司朗、飛利浦、GE、喜萬年等國際品牌,在應對價格趨勢上,相對而言壓力會小一點,走的路線和別人不一樣,差異化才會有生存的空間。
  • 億光PK雷士 LED照明「戰鬥力」大解析
    技術  雷士照明現有2家研發中心,在LED照明領域,雷士先後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等國內權威機構共同進行先進照明技術和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的研究開發。  億光身為世界LED封裝產業領導者,目前已擁有超過1600件專利與相關申請,並已於今年三月取得第1,000件獲證專利。其專利布局包括LED晶片、螢光粉、封裝設計、LED照明與各式LED應用等技術領域。
  • 2015臺北光電周直擊─UV LED與IR LED應用迎起飛期
    由光電協進會(PIDA)主辦的2015臺北光電展於6月16-18日登場,今年
  • 搶攻日本LED市場,臺廠多方布局 - NEPCON JAPAN直擊
    此次LEDinside也整理了幾家中國臺灣廠商的參展概況,以及廠商對於布局日本市場的策略和目標。 億光電子Everlight 本屆LED展中,攤位最大的就是億光電子,展品涵蓋車用照明、一般照明、LED廣告牌、紅外線應用、UV LED等。
  • 億光、晶電、光寶、友達、群創、華映等臺LED廠公布11月營收 均為...
    法人看億光搶攻車用利基市場,陸續推出ADB矩陣式車頭燈、Mini尾燈、Smart Multi Array尾燈及紅外線心率檢測手錶等車用相關照明產品及模塊等,將有利於明年業績表現。晶電11月營收為13億元,同比減少25.24%晶電公布11月營收為13.5714億元,較10月減少3.3225億元,月減19.66%,也較去年同期減少4.5810億元,年減25.24%;累計前11月營收191.368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1.8121億元,年減17.93%。
  • LED行業持續供過於求,億光如何應對?
    LED行業持續供過於求,億光如何應對?   LED行業去年面臨慘澹的一年,LED封裝龍頭廠商億光在出爐的營業報告書中指出,今年行業持續供過於求,貿易摩擦的影響及全球經濟需求不振的狀況仍將持續,過去10年扮演LED產業主要成長引擎的一般照明、傳統背光、顯示屏市場已邁入成熟期,新的利基市場如車用照明、Mini LED、UV/IR LED、植物、人因及互聯照明將扮演新的成長動能。
  • LG Innotek、國星、瑞豐、晶能等廠商專家談UV LED
    反觀UV-B、UV-C市場,尤其是UV-C,目前處於市場的臨界點,很多廠家都在積極布局。日韓系廠商則是先行者,如LG Innotek,已提前幾年進行了先行的研究開發;國內廠商轉型較晚,只有部分廠家能實現試產和量產。
  • 億光再度獲勝 日亞化白光LED專利網全面崩解
    億光對此結果表示贊同。 為捍衛客戶權益,億光已分別於全球各主要地區對日亞化提出白光LED專利網無效訴求,繼2014年5月億光贏得日亞化白光LED日本專利號JP 4530094之無效審決、2014年9月億光贏得日亞化德國專利號DE 69702929(EP 0936682) 之無效判決、2015年4月贏得日亞化美國專利號US 5998925與US7531960 所主張權利項全部無效判決之後,億光於臺灣再度獲勝
  • 盤點上半年LED圈專利保衛戰
    原因是這些中國MOCVD設備廠,有的設計是採用和Veeco類似的設計,因此選擇的託盤也是類似的技術,當Veeco控告這些廠商所購買的託盤供應商時,連帶著會影響到這些廠商的設備生產排程,因為沒有託盤可以用的話,設備就得延期交付,甚至是暫時不能出貨給LED磊晶廠了。
  • 億光壓鑄鋁租賃LED屏苛求高性價比
    區別於傳統安裝和使用方式的LED顯示屏工程而言,LED顯示屏租賃項目工程對產品的品質和工藝設計要求更高。但是LED顯示屏租賃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產品在穩定性和工藝的合理性等多個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產品系列逐漸完善,產品的工藝設計,生產,品質,壽命等多個方面總體來說也日趨成熟。在整個租賃市場中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租賃產品呈現出機構單一化,小眾需求市場容量逐步縮小。
  • LED願景大師談: 億光電子 葉寅夫董事長
    億光透過虛擬垂直整合模式積極搶攻照明市場商機 億光的主要產品包括LED元件、LED光學引擎與模組、到LED照明產品等,並且從晶片、封裝到應用端等領域都有踏足。可以看出億光透過虛擬的垂直整合模式來增強在固態照明市場的競爭力。
  • 全面解析LED車用電子廠商布局
    1.億光電子(EVERLIGHT) 今年億光電子的主軸是車用LED,展出相關車用LED的部分包括車內及車外的應用,其中現場較具亮點的部分是展現出車頭燈及車尾燈的模塊,以彰顯該公司在LED車用模塊方面的應用及成果,另外現場也展現出億光自行開發的3D導光膜與LED搭配的車尾燈點燈後的效果,以展現此產品的不同之處。
  • 億光LED燈泡市場銷量有望破1000萬顆
    億光積極發展
  • 【明微電子·特寫】臺廠8月營收披露,布局Mini LED個股受青睞
    其中據臺媒報導,目前布局Mini LED股的個股較受市場資金青睞,包括晶電、億光、榮創及隆達,都是臺股布局Mini LED的個股。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全球終端市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但是Mini LED需求仍維持增長。雖然在營運佔比上,多數廠商仍在雙位數之下,因此提升毛利率及整體獲利表現的力道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