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短波紫外線或成抗疫利器 可快速消毒且對人體無害

2020-12-06 上遊新聞

據法新社紐約5月10日報導,多年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一種可以在車站、飛機和學校殺滅危險病毒的新型紫外線燈,而當下的疫情有望證明他們工作的價值。

報導稱,短波紫外線燈長期以來被用於殺滅細菌、病毒和黴菌,特別是在醫院和食品加工行業。不過,短波紫外線本身具有危險性,容易導致皮膚癌和眼部問題,只能用在無人場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放射學研究中心主任戴維·布倫納說,該中心科研團隊正在進行所謂的「遠短波紫外線」實驗。這種波長為222納米的射線對人體來說是安全的,但仍可以殺滅病毒。

布倫納解釋說,這種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和眼睛。

換句話講,遠短波紫外線可用於傳染風險較高的封閉擁擠空間,對於當前疫情而言可謂前景無限。

哥倫比亞大學團隊從2013年開始研究遠短波紫外線對耐藥菌的效果。他們隨後研究了射線對包括流感病毒在內的各種病毒的作用。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把目光轉向新冠病毒。

布倫納說:「我們正在考慮如何將正在做的事情應用於眼前的情況。」

不過,為了測試短波紫外線對傳染性極強的新冠病毒的影響,研究團隊不得不將設備搬進哥倫比亞大學一處生物安全性極高的實驗室。

布倫納表示,實驗啟動於「三四周前」,已經證明短波紫外線可以在幾分鐘內殺滅物體表面的病毒。

研究團隊計劃接下來檢驗紫外線燈能否殺滅懸浮在空中的病毒,即模擬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的情形。

另一方面,他們也在通過實驗證明此類射線對人體無害。

40周以來,科研人員堅持讓實驗鼠「每天8小時、每周5天」接受遠短波紫外線照射,「強度是我們認為可能用於人類的照射強度的20倍」。

布倫納表示,他們在檢查實驗鼠的眼睛與皮膚後「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老鼠都活得很開心,也都非常可愛。」

這一實驗預計還將持續20周。

報導稱,雖然研究團隊已向英國《自然》雜誌提交了初步研究成果,但在完成所有後續步驟前,科學界還無法證實上述結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新型紫外線燈:可殺死空氣中的冠狀病毒,且對人體無害!
    可攜式紫外線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紫外線可根據波長不同可分為四個區域:長波紫外線簡稱UVA,波長320納米~400納米;中波紫外線簡稱UVB,波長280納米~320納米;短波紫外線簡稱UVC,波長200納米~280納米;真空紫外線簡稱UVD,波段波長100納米~200
  • 研究發現,遠紫外線可滅活99.9%的冠狀病毒,對新冠毒病同樣有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暴露於遠紫外線(波長為207-222納米)時,空氣中超過99.9%的冠狀病毒都會被殺死,且對人類健康無害。初步數據表明,該紫外線對新冠病毒同樣有效。
  • 法媒:對付新冠病毒新利器找到 C波段遠紫外線燈殺病毒對人體無害
    C波段遠紫外線燈可以殺死新冠病毒法新社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研究這類用途,如今疫情大流行,正好能證實他們所進行實驗的價值。紫外線C燈長期被用來殺死細菌、病毒和黴菌,常見於醫院和食品加工業。
  • 室內消毒用什麼好對人體無害的 室內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工作進行現在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很有必要的事情,因為本身消毒方面就是一個安全環保的點,只有是做到了徹底的消毒,才可以讓自己所處的環境真正處於一個好的情況下,在於近期的消毒問題當中,有些人就糾結在了自己要使用什麼物品上,那麼室內消毒用什麼好對人體無害的?室內消毒方法有哪些?
  • 紫外線燈消毒注意事項,消毒殺菌利器守護居家健康!
    紫外線殺菌是一種廣譜殺菌消毒的方式,紫外線是陽光中波長為100~400納米(nm)的光線,可以分為UVA(紫外線A,波長315~400nm,長波)、UVB(波長280~315nm,中波)、UVC(波長200~280nm,短波)3種。
  • 222nm的UVC光可滅冠狀病毒且對人體無害?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多方力量投入研究消毒殺菌技術。有關深紫外線能否殺滅冠狀病毒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中,目前也已經有一些研究證明UVC技術能夠有效殺滅冠狀病毒。例如Violeds UV LED技術已被證明可在30秒內成功殺滅99.9%的新型冠狀病毒。
  • 紫外線消毒優勢顯現,整體解決方案應用廣泛
    為了遏制病毒的快速傳播以及切斷病毒源,美國三大機場啟用了UVC紫外線殺菌機器人對所有進出港的飛機內艙進行全面殺菌消毒。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許多紫外線消毒方面的企業向社會慷慨捐贈各類消毒設備,支持防控工作。
  • 紫外線臭氧消毒房間多久進入 紫外線消毒燈的作用
    室內消毒的方法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環境消毒需求來選擇比較適合的消毒方式。紫外線是很多醫院都會選擇的一種消毒措施,當然在使用紫外線臭氧的時候一些具體的小常識還是很重要的內容。那麼紫外線臭氧消毒房間多久進入呢,紫外線消毒燈的作用是什麼,來看看這些具體的介紹。
  • UVC|紫外線LED應用市場的寵兒
    今天介紹的主角UVC是紫外線中的C波段,波長在200-280nm之間,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其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玻璃和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所有的紫外線中,UVC這種短波紫外線殺菌效果最強,因此被廣泛運用於殺菌技術。
  • 學會用好紫外線消毒器,比酒精、84消毒液強多了
    UVA是波長320-400納米的紫外線,穿透力最強,對衣物和人體皮膚的穿透性遠比中波紫外線(UVB)要強,可達到真皮深處,並可對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從而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使皮膚變黑,長期積累會導致皮膚老化,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塗抹防曬霜的原因
  • 小學誤開紫外線燈致百餘學生受傷,醫生:小心紫外線兩大危害!
    紫外線又分為長波紫外線(UVA 320~400nm),中波紫外線(UVB 290~320nm),短波紫外線(UVC 180~290nm)。長波紫外線的穿透作用最強,太陽光穿過地球臭氧層,照射到地面的以長波紫外線為主。對皮膚的刺激相對中、短波紫外線弱。
  • 誤照紫外線消毒燈 對人體有哪些傷害?
    近日,番禺一間小學因老師誤將紫外線消毒燈當照明燈打開,導致兩個班的學生出現眼睛、皮膚等多處不適,引發眾多家長關注。紫外線消毒燈目前在醫院、學校等公共場合已經廣泛使用,誤開事件也頻頻見諸報導。那麼,用於殺菌之用的紫外線消毒燈,對人體到底會造成哪些危害呢?會否如家長所擔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呢?
  • 科學分析:紫外線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嗎?
    危險的紫外線  陽光含有3種紫外線,第一種是長波紫外線(UVA),它是太陽光線到達地球表面的絕大多數輻射,能夠滲透皮膚深處,被認為是造成皮膚老化的八成原因,會造成皺紋和老年斑。  第二種是中波紫外線(UVB),它會破壞人體皮膚中的DNA,導致人體曬傷,最終形成皮膚癌。
  • 臭氧消毒對人體有害嗎 臭氧消毒的原理是什麼
    除了需要對衣服和皮膚進行消毒之外,平常的時候,最好對房間內外也進行消毒。一般來說,除了可以用消毒液消毒之外,還有一種就是臭氧消毒。那麼,臭氧消毒是什麼原理呢?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而所謂的臭氧,指的是一種天藍色腥臭味氣體,可以吸收、阻擋並削弱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防止其到達地球上。目前,臭氧已廣泛用於水處理、空氣淨化、食品 加工、醫療、醫藥、水產養殖等領域的消毒。
  • 聯手維生素,紫外線讓血液更安全
    短波紫外線,無包膜病毒消殺利器 科技日報記者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到,獻血人的全血中可以分離出紅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等成分。 紫外線可根據波長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短波紫外線(UVC)三類。其中,UVC吸引了很多學者的目光,其用於血液製品滅活的相關研究頻見報導。 「總體來說,UVC對絕大部分病毒,尤其是無包膜病毒具有較好的滅活效果,填補了血液製品病毒滅活工藝的空白,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臧恆昌說。
  • 你真的了解UVC-LED深紫外線殺菌技術麼?
    加熱方式一般是採用遠紅外線方式。高溫消毒效果較好,能殺滅一般的細菌和病毒(包括B肝病毒),殺滅率≥99%。但對無機化學毒物及少數特殊的生物病毒就不起作用了。 紫外線是太陽放出的波長為100-400nm的電磁波總稱,人類肉眼不可見。根據紫外線的波長,通常將紫外線分為A、B、C三類,即近紫外線(UVA),遠紫外線(UVB)和超短紫外線(UVC),其中UVC能量最大,對微生物的破壞力極強,但在通過地球表面同溫層時,基本被臭氧層吸收,不能達到地球表面,因此,一束人造「太陽光」——LED深紫外線應運而生。
  • 消毒新發現 紫外線消毒燈到底靠不靠譜
    於是防護消毒就成了另一個重中之重。  疫情期間,各種消毒辦法都被大家翻了出來,什麼84消毒液、酒精甚至連燻白醋都翻了出來。但很多人對於使用上確實存在一些疏忽。簡單的理解紫外線消毒燈,就是一種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進行滅菌消毒的燈具。同時也可以稱紫外線殺菌燈、紫外線螢光燈。  紫外線是陽光中波長為10~400納米的光線,同時按照波長又可以分為UVA(波長320~400納米,長波)、UVB(波長280~320納米,中波)、UVC(波長100~280納米,短波)3種。
  • 陽光、紫外線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嗎?結果讓科學家驚訝
    危險的紫外線陽光含有3種紫外線,第一種是長波紫外線(UVA),它是太陽光線到達地球表面的絕大多數輻射,能夠滲透皮膚深處,被認為是造成皮膚老化的八成原因,會造成皺紋和老年斑。第二種是中波紫外線(UVB),它會破壞人體皮膚中的DNA,導致人體曬傷,最終形成皮膚癌。
  • 新冠肺炎氣溶膠傳播刷屏,紫外線空氣消毒是否可行?
    因此,紫外線可以直接作用於微生物染色體導致損傷。這樣,紫外線可通過這種效應殺滅任何微生物,也可以引發生物細胞發生遺傳效應(生殖細胞)和致癌效應(體細胞)。紫外線隨人體的效應由於紫外線能量高,能量極其容易被吸收,因此,它只能作用於多細胞生物的體表。對人而言,主要作用於皮膚和眼睛。而皮膚和眼睛中也存在可吸收紫外線的發色團引發光化學效應。
  • 美國軍方啟用紫外線消毒機器人,尚未得到FDA認證
    外媒28日報導,為了提高消毒的效率,美國軍方日前已經將一種裝備有遠紫外線的四輪機器人投入到了抗疫一線,對各類設備以及各個封閉的空間進行消毒。據了解,這項技術使用的是一種垂直的紫外線照射裝置,可以在一分鐘以內完成兩英尺範圍內的消毒,消毒期間它可以產生110瓦的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