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對付新冠病毒新利器找到 C波段遠紫外線燈殺病毒對人體無害

2020-12-06 瀟湘晨報

中國小康網5月11日訊 老馬 紫外線C(UVC)燈是否能被用來殺死車站及學校裡,或者飛機上的病毒,成為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扭轉局勢關鍵?

C波段遠紫外線燈可以殺死新冠病毒

法新社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研究這類用途,如今疫情大流行,正好能證實他們所進行實驗的價值。

紫外線C燈長期被用來殺死細菌、病毒和黴菌,常見於醫院和食品加工業。但紫外線C非常危險,可能引起皮膚癌和眼睛問題,只能在無人的地方使用。

紐約地鐵系統計劃效法中國地鐵,使用紫外線燈來消毒列車,但只有在夜間列車停駛時才這麼做。

哥倫比亞大學放射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Radiological Research)主任布瑞納(David Brenner)告訴法新社,他的團隊正就所謂的「遠紫外線C」(Far-UVC)進行實驗。

布瑞納說,遠紫外線C波長222奈米,對人類無害,無法穿透皮膚或眼睛表面,但能殺死病毒。這代表遠紫外線C可被用於具高傳染風險的密閉及擁擠空間,很有希望能在當前疫情大流行期間派上用場。

布瑞納表示,他們在「3至4周前」開始測試遠紫外線C對冠狀病毒的影響,結果發現,遠紫外線C能在幾分鐘內就殺死表面上的冠狀病毒。

接下來,布瑞納的團隊計劃測試遠紫外線C燈是否能殺死停留在空氣中的病毒,也就是染疫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噴出的病毒。實驗預計還會再持續20周。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遠短波紫外線或成抗疫利器 可快速消毒且對人體無害
    據法新社紐約5月10日報導,多年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一種可以在車站、飛機和學校殺滅危險病毒的新型紫外線燈,而當下的疫情有望證明他們工作的價值。報導稱,短波紫外線燈長期以來被用於殺滅細菌、病毒和黴菌,特別是在醫院和食品加工行業。
  • 紫外線燈能殺新冠病毒?官方:可以的,但是……
    01紫外線燈能殺滅新冠病毒?>紫外線消毒燈為什麼會導致眼灼傷呢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紫外線紫外線是指波長範圍在 100-400nm 的電磁波,按照波長可分為三類:(一)遠紫外線,波長 100-290nm波長短於 160nm 的紫外線可被空氣完全吸收,而長於此波段則可透過真皮、眼角膜甚至晶狀體。而紫外線消毒燈是一種低壓汞燈,其發出的紫外線波長在 250nm-260nm 區間。
  • 加拿大教授研製遠紫外線燈 稱可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視頻截圖海外網11月18日電 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學能源系統與核科學學院的一位教授稱,他們有關紫外線可防止新冠肺炎傳播的研究已取得比較樂觀的結果,並提到遠紫外線燈對減少病毒在封閉空間內的傳播有顯著效果據加拿大環球新聞報導,通過計算機模擬,柯克·阿特金森(Kirk Atkinson)教授發現,用遠紫外線可以殺死空氣中超過85%的病毒。他介紹稱,遠紫外線是一種特殊的紫外線,遠紫外線燈並不是目前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買到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款燈與佩戴N95口罩一樣有效,除了具有減少病毒傳播的潛在能力外,與空氣淨化器和常規紫外線燈相比,這種燈對健康的影響也較小。
  • 實驗表明:紫外線UVC燈可以對抗病毒
    UVC波段的紫外線是最危險的。UVC波段又叫短波紫外線,紫外線波長越短,殺傷力越大。UVC波段的紫外線會對生物造成巨大的傷害,也對細菌病菌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分子結構具有巨大殺傷力,可造成生長性和再生型細胞的死亡,以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一種用於車站、飛機和學校的、可以殺死危險病毒的新型紫外線UVC燈能夠成為抗擊COVID-19的遊戲規則制定者嗎?
  • 俄羅斯發現『輻射』消滅新冠病毒 保證對人體無害
    ▲俄羅斯發現,使用輻射可以消滅新冠病毒。(圖/路透社)林彥臣/綜合報導為了消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除了疫苗之外,俄羅斯還發現了使用低劑量的輻射消毒,可以有效消滅新冠病毒,並且聲稱這個方法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 紫外線能殺死武漢新冠病毒嗎?當前疫情如何正確使用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照射能否有效滅活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當然!紫外線是一切微生物最大的天敵,可以輕輕鬆鬆殺死任何微生物,自然包括武漢新冠病毒。太陽暴曬可以殺菌殺(病)毒,靠的就是日光紫外線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日光暴曬可以殺菌消毒」是一種最基本的常識,但上溯到19世紀,這卻是一項重大科學發現。
  • 新型紫外線燈能迅速殺死新冠病毒不傷害人類 已對小鼠進行40周高...
    紫外線燈長期以來一直被用於殺滅細菌、病毒和黴菌,尤其是在醫院和食品加工行業。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對世界經濟的衝擊,這項技術正在蓬勃發展。 但是UVC(紫外線-C)射線是危險的,會導致皮膚癌和眼部問題,只有在沒有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 除了紫外線,這些光也可以殺死病毒
    因此,對於最近正在各國肆虐的新冠病毒來說,這些技術理應也能夠在新冠病毒的防禦和治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化學消毒劑、殺菌劑和抗感染藥物相比,光具有很多優點:1. 對環境友好,無汙染。2. 相對安全無毒。3.
  • 研究發現,遠紫外線可滅活99.9%的冠狀病毒,對新冠毒病同樣有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暴露於遠紫外線(波長為207-222納米)時,空氣中超過99.9%的冠狀病毒都會被殺死,且對人類健康無害。初步數據表明,該紫外線對新冠病毒同樣有效。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這讓新冠病毒具有極高的傳染性,且能快速在人體細胞中增殖。研究指出,阻礙病毒與宿主這種互相作用的抑制劑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說:「在觀察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序列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其中一個氨基端序列似乎模仿了人體細胞中與NRP-1互相作用的蛋白質序列。這促使我們提出一個簡單的設想: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與NRP-1結合是否有助於病毒感染人體細胞?
  • 找到新冠病毒死穴,快速戰勝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會給人類製造多少災難和傷害,眾說紛紜。自始至今,新冠病毒四處遊蕩,飄忽不定,時強時弱,時緊時松,善於製造拉鋸戰。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曾經戰勝許多極其狡猾的病毒和細菌。所以,人類實現戰勝新冠病毒目標,或者讓先行動者先戰勝,完全有可能。
  • 美國官員稱高溫高溼和紫外線或能抑制新冠病毒?只是初步研究結果
    引發COVID-19大流行的新冠病毒(SARS-CoV-2),會像流感病毒一樣,隨著夏季的到來傳播減緩嗎?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4.19.20071951近日,一項由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生態模型學家完成的研究認為,對抗這種新型細菌的主要天然武器是紫外線。
  • 科學家使用等離子體30秒滅活新冠病毒
    據外媒報導,當我們咳嗽、打噴嚏、說話和唱歌時我們從嘴裡噴出的看不見的飛沫可能會含有各種病原體,包括現在還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當重力把較大的飛沫拉到地面時,它們會以彈道模式移動一段有限的距離。然而更小的飛沫則是最危險的。
  • 紫外線燈消毒真的能消滅新冠病毒?
    針對市民普遍關注的 紫外線燈到底可不可以消滅新冠病毒 通常紫外線按照波長可分為三類 遠紫外線 中紫外線 近紫外線 由於發射出的波長不同
  • 對付新冠病毒,新藥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對抗新冠病毒,有哪些潛在療法潛在的抗冠狀病毒療法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直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另一類則以人體為導向。由於病毒必須進入宿主細胞內複製才能發揮功能,因而設計抗病毒藥物時,可分別針對病毒侵入宿主細胞並完成生命周期時病毒與細胞受體相互作用、基因複製、轉錄及轉譯等過程中的一系列靶點進行研發。
  • 德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弱點,人體中有影響病毒繁殖的酶
    近日,德國的生物信息學家通過計算機模型識別出人體中一種對新冠病毒繁殖至關重要的酶,如果抑制這種酶,病毒就會停止繁殖而不影響宿主細胞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這讓新冠病毒具有極高的傳染性,且能快速在人體細胞中增殖。研究指出,阻礙病毒與宿主這種互相作用的抑制劑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說:「在觀察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序列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其中一個氨基端序列似乎模仿了人體細胞中與NRP-1互相作用的蛋白質序列。這促使我們提出一個簡單的設想: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與NRP-1結合是否有助於病毒感染人體細胞?
  • 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天敵是什麼?
    能否通過找到天敵的方法來殺死新冠病毒呢?病毒是地球上一種十分特殊的存在,當地球上第一次進化出細胞時,病毒可能就隨之誕生了。病毒與通常意義上的生物區別很大,病毒不存在細胞結構,它們只由遺傳物質(RNA或DNA)與蛋白質外殼組成。病毒無法獨立自我複製,需要藉助宿主的細胞才能進行。病毒會入侵人體,但人類也有相應的東西來阻止病毒入侵,這些東西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稱為病毒的天敵。病毒入侵人體之後,巨噬細胞會識別出入侵的病毒,併吞噬和消化它們。
  • 新型紫外線燈:可殺死空氣中的冠狀病毒,且對人體無害!
    短波紫外線對人體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或者白內障等疾病。紫外線殺菌燈發出的就是UVC。傳統的短波滅菌紫外線(波長254納米)可用於給空病房或空地鐵車廂等無人空間消毒。但是,在有人空間中直接暴露在這些傳統紫外線燈下是不行的,因為這樣可能會有損健康。
  • 新冠肺炎氣溶膠傳播刷屏,紫外線空氣消毒是否可行?
    2月8日,上海舉行的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稱新冠病毒感染的氣溶膠傳播途徑已經確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所謂氣溶膠傳播就是通常說的空氣傳播,傳播距離可以超出密切接觸(通常在1米內)範圍。意味著人際間即使沒有密切接觸,也有可能傳染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