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哥倫比亞大學Manuela Buonanno
一種新型紫外線燈能否在車站、機場和學校中用於殺死危險的病毒,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新武器」?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此類用途的研究,當前的大流行可能證實了他們之前努力的價值。
紫外線燈長期以來一直被用於殺滅細菌、病毒和黴菌,尤其是在醫院和食品加工行業。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對世界經濟的衝擊,這項技術正在蓬勃發展。
但是UVC(紫外線-C)射線是危險的,會導致皮膚癌和眼部問題,只有在沒有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使用。
紐約地鐵系統效仿中國地鐵系統,計劃使用紫外線燈對列車進行消毒,但僅在夜間封閉期間使用。
哥倫比亞放射研究中心主任大衛·布倫納告訴法新社記者,該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對所謂的遠紫外線-C進行實驗,這種光線的波長為222納米,對人類來說是安全的,但對病毒來說卻是致命的。
他解釋說,在這種頻率下,光線無法穿透皮膚或眼睛的表面。
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汙染風險很高的封閉和擁擠的空間中使用,這在當前的大流行期間可能有巨大的使用前景。
4月下旬,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發表了令人困惑的言論,稱用紫外線照射人體來殺死冠狀病毒。
他有這一想法似乎受到了聯邦政府關於自然光對病毒影響的研究的啟發——但是自然光沒有紫外線。
2013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開始研究遠紫外線對耐藥細菌的有效性。接下來,研究人員檢測了這些射線對病毒的作用,包括對流感病毒的作用。直到最近它才將注意力轉向新冠病毒。
布倫納說:「我們在想,我們如何能把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應用到目前的情況。」
但是為了測試紫外線對極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的影響,研究小組不得不將設備轉移到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高度生物安全的實驗室。
布倫納說,「三四個星期前」開始的實驗已經清楚地表明,紫外線在幾分鐘內就能摧毀病毒表面。
研究小組下一步計劃測試燈對懸浮在空氣中的病毒的檢測,比如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
與此同時,正在進行試驗以確認這些射線對人類是無害的。
40周以來,實驗室已經將小鼠暴露在遠紫外線下,「每天8小時,每周5天,強度是人類的20倍。」
結果呢?
在測試了這些齧齒動物的眼睛和皮膚後,「我們什麼也沒發現;這些老鼠非常快樂,也非常可愛。」布倫納說。
這項實驗將再持續20周。
即使研究小組已經向《自然》提交了初步結果,但在採取所有剩餘步驟之前,這些發現還不能完全得到科學界的證實。
「世界已經變了。」
但是,重新開放世界經濟的壓力已經變得如此巨大,以至於工廠毫不遲疑地加快了紫外線燈的生產。
布倫納說:「我們在辦公室、餐館、飛機和醫院等場合確實需要一些設備。」
生產這些設備的公司說, UVC燈已經在商業上使用了2 - 3年,特別是在鑽石行業,可以用來區分人工和真正的寶石,潛在的客戶現在很多。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覺得這是這項技術的一個偉大應用。」伊利諾州香檳市的小型生產商伊甸公園照明公司(Eden Park Illumination)的執行長約翰·耶格(John Yerger)說。
但他補充說,隨著疫情的蔓延,「過去三個月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放鬆了對可用於消毒的工具或藥劑的監管,鼓勵製造商尋找解決方案。
「肯定會有成千上萬這樣的東西(紫外線燈)。」耶格說,「問題是,會有數百萬嗎?」
日本製造商Ushio的美國營運長神田真嗣(Shinji Kameda)表示,為航空公司、遊輪、餐廳、電影院和學校生產燈具,「我們看到了大量的客戶興趣」。
他說,公司將在10月份加大222納米燈的生產。這種燈售價在500至800美元之間,已經在一些日本醫院使用。
與此同時,布倫納說他一直失眠。
他說:「我整夜都在思考,如果這個遠紫外線項目早一兩年開始,也許我們就可以預防COVID-19危機。」
「雖然不完全是,但或許我們本可以阻止它成為一場流行病。」
此外,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固態照明和能源電子中心(SSLEEC)及其附屬公司開發出一種紫外線LED燈,能夠對接觸新冠病毒的表面以及空氣、水進行淨化。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5-uvc-lamps-vir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