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抗擊新冠,這些關鍵營養很重要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在上周英國營養基金會的虛擬會議上,科學家討論了營養素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關鍵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
-
西媒:科學家正嘗試將「基因剪刀」用於抗擊新冠病毒
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8月6日發表題為《基因編輯工具同樣可以用於抗擊新冠病毒》的文章,編譯如下:基因編輯工具CRISPR(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系統)已經永遠改變我們進行生物學、這些工具源於細菌用來抵禦病毒侵害的防禦系統,而這套戰略是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微生物學家弗朗西斯·莫希卡於2003年發現的。10年後,它們已被證明是編輯任何生物基因的有力工具,在世界各地均開始得到應用。因此,它們經常被稱為「基因剪刀」。CRISPR的靈活度是無與倫比的,其作用範圍實際上是無限的,是能夠與任何生物或病毒的遺傳物質進行互動的工具。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卡裡·穆利斯和麥可·史密斯因發現這種檢測方法並將其投入臨床使用,而在1993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
抗擊疫情 | 新突破!華理與武大團隊聯合發現強效抗新冠病毒候選...
新型高效DHODH抑制劑的發現與設計在開展此項研究的過程中,正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基於前期的研究結果和作用機制分析,合作團隊迅速響應開展了針對抗新冠病毒的活性測試。結果表明,兩候選藥物S416和S312抗新冠病毒EC50分別為0.017 μM和1.6 μM;S416細胞試驗抗病毒作用比瑞德西韋(EC50=0.77 μM,SI>129.87)強45倍;比氯喹(EC50=1.13μM, SI>88.5)的活性強60餘倍,是目前已報導的體外抑制活性最強的抗SARS-CoV-2候選化合物(圖2)。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1月12日報導,根據一項發表在美國《電子生命》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該序列中發現了一個名為ORF3d的新基因,這個基因此前從未被發現過。報導稱,雖然科學家們尚不了解其功能,但希望該基因能包含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這一發現或將為研發抗病毒新藥打開一扇大門。
-
西媒: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新「隱藏基因」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導西媒稱,自今年1月中旬公布完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該病毒的15個基因,以期發現其感染人體細胞的方式,並找到治療方法和能夠有效阻止其傳播的疫苗。
-
這種小鼠不一般 抗擊新冠敢爭先
全人抗體小鼠被譽為開發尖端抗體藥物的「金剛鑽」。9月24日,記者從重慶市畜科院獲悉,該院自主培育的全人抗體小鼠,其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已助力科研人員篩選出多個可滅活新冠病毒的全人單克隆抗體。2012年,葛良鵬帶領團隊著手研究全人抗體基因工程小鼠,經過6年攻關,在培育的5000餘只小鼠中成功篩選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人抗體小鼠,命名為「CAMouse」(China Antibody Mouse,意為「中國抗體小鼠」),獲得3項發明專利授權,並已實現成果轉化。目前,國內已有5家生物醫藥企業獲得授權,利用CAMouse開發腫瘤、重大免疫疾病治療等12種全人抗體藥物。
-
曬亮點丨這種小鼠不一般 抗擊新冠敢爭先
9月24日,記者從重慶市畜科院獲悉,該院自主培育的全人抗體小鼠,其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已助力科研人員篩選出多個可滅活新冠病毒的全人單克隆抗體。2012年,葛良鵬帶領團隊著手研究全人抗體基因工程小鼠,經過6年攻關,在培育的5000餘只小鼠中成功篩選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人抗體小鼠,命名為「CAMouse」(China Antibody Mouse,意為「中國抗體小鼠」),獲得3項發明專利授權,並已實現成果轉化。目前,國內已有5家生物醫藥企業獲得授權,利用CAMouse開發腫瘤、重大免疫疾病治療等12種全人抗體藥物。
-
為抗擊疫情,這群經過基因編輯的小鼠們幫了大忙
吳光明及他的團隊採用新的技術僅用35天便造出了ACE2人源化小鼠,相比傳統方式節約了5個月,為抗擊疫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是什麼樣的新技術如此高效?人源化小鼠的誕生要培育出可以感染新冠病毒的動物,我們先得弄清楚,新冠病毒是怎麼感染人的?
-
西媒:科學家研發出合成納米抗體 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體
西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以羊駝和駱駝體內存在的納米抗體為基礎研發出一種合成納米抗體,可通過其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的功能來對抗新冠。據埃菲社柏林11月4日報導,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4日宣布,這種納米抗體被稱為「sybody 23」,科學家在體外試驗中已證實它能夠滅活新冠病毒。
-
三成新冠病毒樣本變異 新冠疫苗概念股有哪些
針對有實驗室研究發現新冠病毒D614G變異可能導致病毒加速複製和加強其傳播性,世衛組織官員近日表示:研究顯示29%的新冠病毒樣本都出現了該變異;這不是新的變異,帶有該變異的病毒已在歐洲及美洲傳播。另據美媒報導,美國已經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而且這些病毒變異之後傳染性增加了3-9倍,但毒性並沒有增強。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近日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近日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
-
新冠病毒感染的模式生物:倉鼠還是小鼠?
為了尋找有效療法的關鍵靶標,迫切需要能夠模擬人類COVID-19的動物模型。 本文研究顯示小鼠肺中SARS-CoV-2感染受到早期I型幹擾素反應的限制。然而,敘利亞倉鼠高度允許SARS-CoV-2感染。在野生型倉鼠中,SARS-CoV-2感染會觸發支氣管肺炎,肺部伴隨強烈的炎症反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水腫。
-
我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8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團隊成員利用臨床樣品中分離的SARS-CoV-2病毒株(SARS-CoV-2/HRB26/human/2020/CHN (HRB26)),通過鼻腔途徑感染4-6周齡BALB/c小鼠,快速傳代14代,獲得一株小鼠適應的SARS-CoV-2(HRB26M),感染後第3天和5天鼻甲和肺臟均檢測到高水平的病毒複製
-
我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8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
-
人源化小鼠模型助力新冠病毒抗體藥物研發
(通訊員 王淼)為抗擊疫情,發揮人源化小鼠模型優勢,湖南昭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近日聯合廣東昭泰體內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昭泰湧仁醫療創新有限公司連合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等單位共同開展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科研攻關項目。
-
抗擊新冠病毒,這些醫藥產品從南京江北新區來
中國江蘇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抗擊疫情的相關醫療產品和器械的研發也在跟時間賽跑。生命健康產業作為南京江北新區的支柱產業,正是得益於產業的提前布局,有17家企業正將掌握生命科學前沿技術優勢轉化成抗擊疫情的創新產品,勇當急先鋒,科研加速度,為檢測、預防、醫治新冠肺炎助力。
-
...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
導讀: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研究稱,這種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自然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