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Angew: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所潘世烈團隊合成首例含矽氧氟混合配位基元的無機矽磷酸鹽晶體

2021-02-15 CBG資訊

由於含氟化合物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使得其在現代化學和材料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氧氟混合配位基元如BO3F,BO2F2,COF3,PO3F,SO3F等都已在對應的硼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硫酸鹽等晶體結構中被發現,但矽酸鹽是個例外。矽酸鹽結構多樣、種類繁多,具有島狀的橄欖石、層狀的石英、環狀的蒙脫石等結構類型,其結構豐富性僅次於碳酸鹽。這使得矽酸鹽具有多樣的物化性能,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科研及日常生活中,如離子導體、雷射材料、催化性能、離子交換、吸附劑等。近年來含氟矽酸鹽的研究成為矽酸鹽的一個研究熱點。然而到目前為止,在無機晶體結構中還沒有發現具有氧氟混合配位的SiOxF4-x四面體或SiOxF6-x八面體的化合物(以下稱氟化矽酸鹽)。

在經典的矽酸鹽結構中,由SiO4四面體共頂點連接形成複雜多樣的Si-O框架。含SiO6八面體化合物則僅存在於高溫高壓的深層地幔中,如金紅石型的SiO2和鈦鐵礦型MgSiO3等。在常壓下,SiO6八面體目前只存在於少數幾個複合矽酸鹽晶體結構中,如SiP2O7,Si5P6O25,(NH4)2SiP4O13,Rb2SiP4O13,Ca3Si(OH)6(CO3)(SO4)·12H2O和BaH2Si(P2O7)2。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團隊通過系統調研發現,這些化合物都具有電負性較強的非金屬原子,如氫、磷、硫等,並且通過氧原子與SiO6基元直接相連,它們在SiO6八面體的形成中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而SiO6八面體中的Si-O鍵明顯弱於SiO4四面體中的Si-O鍵,因此SiO6中的氧更易被氟取代。為了進一步研究Si-O的配位規則和拓展矽酸鹽的晶體結構,該團隊選擇在矽磷酸鹽中引入氟設計合成含有SiOxF6-x八面體配位的氟化矽酸鹽。為了防止氟在高溫合成中揮發,合成途徑選擇在密閉體系中。經過系統的實驗探索,該團隊合成了首例含SiO2F4八面體的無機晶體K4Si3P2O7F12。其晶體結構通過單晶XRD、鍵價計算、固態核磁、元素分析以及紅外光譜等技術很好地確定。通過鍵價和第一型原理計算分析,認為在該結構中,P原子是SiO2F4八面體穩定存在的關鍵因素。這對於合成新的氟化矽酸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上。這項研究成果是該團隊在研究系列氟硼酸鹽(如Li2B6O9F2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3916), NH4B4O6F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0645), NaB4O6F(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577), RbB4O6F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2150),CsB4O6F(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4119)和SrB5O7F3(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095))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深紫外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體系的最新進展。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等項目資助。

相關焦點

  • 新疆理化所含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合成獲進展
    設計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難點是如何構築無心結構及如何增加材料的極化率。前期,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潘世烈領導團隊在含氟硼酸鹽、磷酸鹽等體系進行了系統研究,設計合成了系列氟硼酸鹽、氟磷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J. Am. Chem. Soc.
  •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新疆理化所鹼金屬氟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2017-11-15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目前,有很多性能優異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已實現產業化,如應用在可見波段的KTiOPO4(KTP),應用在紫外波段的BaB2O4(BBO)和LiB3O5(LBO),這些晶體各自具有優良的結構基元,選取其中的優秀基元並加以改良,可以設計合成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 新疆理化所在常壓下合成具有罕見BO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硼酸鹽基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在近60年來,研究人員陸續發現上千種新型硼酸鹽晶體,使硼酸鹽成為探索新型光電晶體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而硼酸鹽晶體中的B原子可採用BO3和BO4兩種配位方式,形成不同聚合度的孤立的、環狀的、鏈狀的、層狀以及網狀的硼氧基本構築單元。
  • 【材料】中科院新疆理化所Angew Chem:巨雙折射晶體的高通量設計篩選的實現
    圖1.針對氧化物中什麼體系可產生大雙折射這一科學問題,該團隊發展了一種目標導向性高通量篩選方法,首先篩選微觀極化率各向異性大的活性基元,在篩選具有優勢排列的功能模塊(FMs),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實現大雙折射材料高通量篩選。該團隊發現了一系列雙折射活性基元即含有C-O基團共軛大π鍵的基團[C2O4]2-、[C2O6]2-、[C4O4]2-、[C6O6]2-。
  •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新疆理化所合成新型氟化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2018-03-07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團隊,建立典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結構資料庫,分析硼酸鹽晶體「深紫外透過-大倍頻效應-較大雙折射
  • 常壓下合成具有罕見BO4共邊連接構型的硼酸鹽晶體
    硼酸鹽因具有豐富的結構類型、寬的透光波段、較穩定的物化性能,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短波長雙折射晶體、螢光基質材料等研究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新疆理化所無鈹無層狀習性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通過材料結構性能關係研究,建立功能基元資料庫,探索平衡制約性能微觀機理,篩選並引入新的功能基團來平衡矛盾綜合品質因子是突破深紫外用晶體的有效手段。  根據以上思路,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開展了系統研究。
  • 設計合成新型硼酸鹽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硼酸鹽具有豐富的化學結構,B原子可採用BO3和BO4兩種配位方式,並進一步聚合成一維的鏈,二維的層和三維的網絡,使硼酸鹽具有豐富的晶體結構。因此,硼酸鹽是設計合成新型光學晶體材料的優選體系。基於陰離子基團理論,BO3 平面基元具有不對稱電子云分布的π 共軛軌道,具有較大的微觀極化率,平行排列的BO3 平面基元利於使材料獲得好的倍頻效應和雙折射性質,這兩個參數直接決定了材料的雷射轉換效率和倍頻應用波段範圍。
  •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新疆理化所類黃銅礦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7-09-30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材料的非線性光學係數與帶隙存在反比關係,如何實現材料的性能平衡成為探索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難點。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致力於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發。
  • 新疆理化所含孤立硼氧基元硼酸鹽結構化學研究獲進展
    此外,化合物KBa2Zn3(B3O6)(B6O13)、K2Ba4Zn5(B3O6)3(B9O19) 和Na2Ba4Zn4(B3O6)2(B12O24)是僅有的含有兩種高硼氧聚合度B-O基元化合物。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調節陽離子與硼之比,並引入共價性陽離子調控合成了新的含有兩種高硼氧聚合度B-O基元的硼酸鹽化合物,
  • 「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項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2010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和獲獎科技成果受到表彰。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自治區重點實驗潘世烈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新型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研究」項目榮獲2010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 短波長非線性光學晶體設計與合成研究獲進展
    隨著雷射精密機械加工業、雷射化學、紫外雷射光譜學和雷射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全固態深紫外相干光源需求也愈加迫切,而其中關鍵突破點在於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製和應用。長時間以來,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實現定向的設計、合成非線性光學材料則是其中難點之一。
  • 理化所發表硝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進展綜述文章
    研究和探索新型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對於雷射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具有平面三角構型的π-共軛基團,可以兼具較大的光學各向異性和倍頻係數,從而實現紫外和深紫外波段的雷射頻率轉換,被認為是優異的紫外和深紫外非線性光學結構基元。
  • 新疆理化所發表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綜述文章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光電功能晶體材料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近日於>《配位化學評論》(Coornation Chemistry Reviews)雜誌發表了一篇標題為A review on structure-performance
  • 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對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提出了更多、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其中,作為全固態雷射器輸出紫外、深紫外雷射的關鍵元件,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製、應用亟待發展和突破。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研究團隊近年來致力於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合成。
  • 「新型紫外/深紫外硼酸鹽非線性光學材料的設計與製備研究」
    中 小】 語音播報   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實驗室承擔科技部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在分析工具研發、結構預測研究、材料篩選及合成、大尺寸晶體生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對項目工作狀態和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
  • JACS:新型紅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a2ZnGe2S6
    6月15日,《JACS》期刊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潘世烈研究員團隊撰寫的標題為Na2ZnGe2S6: a new infrared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 with good balance between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材料在現代雷射科學與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BO3平面基元作為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構築基元被用來設計和合成了系列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O3因其共軛平面結構也被公認為是構築NLO材料的理想結構單元之一。然而,硝酸鹽因非常容易溶於水,使得發展該類化合物作為NLO晶體材料遇到瓶頸。
  • 我國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獲突破
    探索新型深紫外NLO晶體的關鍵科學問題在於新材料需要同時滿足「深紫外透過-大倍頻效應-較大雙折射」相互矛盾性能指標。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潘世烈課題組近期通過系統總結含滷素硼酸鹽體系(Coord.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