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手機屏幕的那些事兒。
現在每個人基本都機不離手的,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偶爾脫手碎屏也是屢見不鮮的事了,手機屏幕碎了之後就要換屏,如果你什麼都不懂,在換屏的時候就有可能直接掉進無良維修點早就給你挖好的坑裡了。
首先了解一下手機屏幕的基本結構,屏幕最上面的玻璃為蓋板玻璃,主要是幫助保護設備,第二層為觸摸感應器層,主要分為電阻式和電容式,其主要作用為探測觸碰操作,第三層為前面板,主要是安裝濾光片,生成圖像,最下面一層為背板,用來處理數百萬計的薄膜電晶體,這部分毀壞後不能修復,我們平時說的爆屏修復,主要是指外屏,也就是蓋板玻璃層。
換屏時常遇的屏幕種類有以下幾種
第一、原廠屏
顧名思義,原廠屏就是與你剛買的手機所用屏幕是一樣的那類屏幕。這種屏沒有經過第三方或者二次加工更換過外屏玻璃,質量是最有保障的,不過蘋果是不對外銷售和供貨配件的。所以市場上很少有純原裝全新屏幕的。
我們平時所謂的原裝屏,其實包括[原裝]和[原拆]兩種,原裝屏在市場上是很少見的,因為蘋果是沒有委託富士康等代工廠專門只生產屏幕投向市場,所以大家在換屏幕時所選的「原裝屏」,基本都是原拆屏,就是從其他手機上拆下來的屏幕。
舉個例子,小明撿到了一部手機,但是他不想歸還給失主,可機器是有ID鎖的,他自己無法使用,於是小明將手機賣給了手機店老闆老黑,老黑一看這個機器的ID鎖解不了,就把機器拆了,零配件都轉手賣給了同行,於是市場流通的原裝拆機屏加一。
還有一大部分的原拆屏來源是二手iPhone。比如,維修人員把二手iPhone的屏幕拆下來,好好收拾收拾,該清洗清洗,該擦就擦,捯飭得乾乾淨淨,貼膜、上包裝這就是原拆屏,另外也有很多是水貨iPhone上面換過來的。
了解了這麼多,可是在換屏時怎麼才知道換的是不是原廠屏呢?畢竟作為一般的手機用戶,很多人都是小白,不可能像維修師傅那麼專業。在這裡,小編教大家兩種最接地氣的方法來識別原廠屏與非原廠屏。
第一種方法,用手電筒反方向照射home鍵的圈,如果呈現的光環很清晰,是原廠屏幕,如果模糊的話,不用多說,肯定不是原廠屏。
第二種方法更簡單,只需滴水就可以,國產組裝屏滴水後是沒有疏油層的,遇水攤開了,而原廠屏滴水就會凝珠,就是常說的滴水成珠。
原廠屏都是優點,有沒有缺點呢?
也有,其最大的缺點就——是——貴
有沒有又好用,又不那麼貴的屏幕呢?就是下面要說的這種屏幕了。
下面來說的第二種屏後壓屏,後壓屏又分為兩種,一種叫原壓屏,另一種叫壓排屏。
原壓屏即原裝的後壓屏,就是原廠屏幕外屏玻璃碎了,但顯示和觸摸是完好,這種屏可以通過專業設備分離碎了的外玻璃層,然後壓個玻璃蓋板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這種後壓的屏幕絕大部分是不需要更換背光的,背光紙上肯定會有輕微劃傷或者小掉漆,但這無關大雅,這種屏幕還是非常不錯的,觸摸和液晶顯示都是原裝的,只是後換了個玻璃。
原廠屏好是好,但是太貴了,而原壓屏在質量上可以和原廠屏媲美,但是價格上有很大優勢,所以目前市場上用得最多,口碑最好的就是這種原壓屏了。
還有一種後壓屏叫壓排屏,壓排屏是壓過排線的,壓排線的過程是不能有背光的,所以需要安裝新的背光,所以區別這種後壓排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其背面的背光層是不是新的,如果是新的,肯定是壓過排線。
因為屏幕的排線是很脆弱的部件,不耐高溫,不能經常折動,而在後壓的過程中要經歷加熱分離、貼合機貼合、高壓除泡等工序,排線在這個過程中經受到多次心靈和肉體的傷害,所以相對來講,後壓排的屏幕肯定不如原廠屏和原壓屏。
這就是為什麼在手機屏幕更換過程中,很多網友們會說,我的外屏碎了,你給我換個外屏就行,我內屏是好的。但是你更換過外屏玻璃蓋板後,屏幕觸摸不如以前靈敏了,偶爾會有閃屏(甚至時不時花屏),非常影響操作體驗,那就是因為在更換外屏過程中會對屏幕排線損傷導致。
最後說的一種屏幕,就是國產屏,國產屏也就是組裝屏 ,淘寶上賣百十來塊的都是這種屏幕。因為國內的這些廠商生產提供的液晶只是顯示部分,不包含觸摸,觸摸TP是第三方工廠生產的,商家把這些貼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塊新屏幕。
國產屏最大的優點是便宜,最大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顯示排線是第三方所生產壓上的,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排線問題,其顏色偏藍刺眼解析度低,觸摸靈敏度跟原裝屏幕有天壤之別,不建議考慮。如果只想導導數據當個備用機就另當別論了。
總而言之,如果手機想長久用,且預算充足,必選原廠屏;在換屏前一定要通過上述的鑑別方法鑑別,避免了商家以次充好。
想即經濟實惠又好用,原後壓屏是最好的選擇,搞清楚原後壓屏和後壓排屏的區別,別被無良商家玩文字遊戲坑了你,後壓排屏不建議換,因為其性價比不高,日後使用的話,出現問題的概率高,很多商家這種屏多,換之前一定要檢驗好,避免上當受騙。
小白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覺得這些常識有用,請用發財小手點個讚,如果覺得非常有用,可以收藏起來以便日後參考,如果你愛心爆棚,那就分享給有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