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外籍院士帶您從納米金剛石生物醫用看未來發展方向

2021-01-21 Carbontech


納米金剛石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表面覆蓋著羧基、內酯、羥基、酮和烷基等多種化學基團,對蛋白質有著很高的親和力,因而可用於蛋白質的分離和純化。



螢光細胞標記物在生命科學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許多可用的標記物在物理、光學以及毒性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納米金剛石作為一種新型的碳納米材料,具有化學惰性、有螢光但無光致漂白、無毒性的優勢,可用於細胞標記與生物成像。


實驗結果顯示納米金剛石在細胞標記與生物成像的研究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它可以用於癌細胞與幹細胞的標記與追蹤,也可以作為與細菌或細胞相互作用的螢光探針,同時,在細胞水平上,它還可以作為生物成像的載體將生物活性物質轉運到細胞內發揮作用,而且可以用於體內的生物成像。



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利用生物物質(如酶、蛋白質、DNA、抗體、抗原、生物膜、微生物、細胞等) 作為識別元件,將生化反應轉變成定量的物理化學信號,從而能夠進行生命物質和化學物質檢測和監控的裝置。隨著納米金剛石應用範圍的擴大,許多研究人員發現了它在生物傳感方面的應用價值。葡萄糖生物傳感器能夠簡單迅速的進行疾病診斷,對治療糖尿病有重要意義。非摻雜的納米金剛石修飾的金電極可作為一種電化學的葡萄糖傳感器。在這一研究中,納米金剛石粒子包裹在金電極的表面,然後將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納米金剛石表面,納米金剛石預先修飾電極的陽極,不僅能夠提高電子在納米金剛石晶片中轉移的速率,而且能夠顯著的改善溶解氧的減少。這一發現可以通過監測氧減少的電流變化來檢測負電位的葡萄糖。



基因傳輸與治療的目的,是引入外源基因以補充缺陷基因或為體內提供更多的生物功能。實驗結果顯示,納米金剛石可成為一種快速的、可擴展的、廣泛適用的基因傳輸工具。



納米技術為藥物的傳輸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徑,納米金剛石可以與藥物以共價鍵或非共價鍵的方式結合,作為藥物傳輸工具將藥物轉運到靶細胞或靶器官而發揮作用。


轉鐵蛋白與螢光納米金剛石共價結合後能通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進入細胞,其攝取機制是一種溫度、能量、網格蛋白依賴的途徑,從而納米金剛石可作為一種特殊的細胞攝取與藥物傳輸的工具。除了受體介導的機制外,胰島素以非共價的方式吸附到納米金剛石表面,可作為一種pH依賴的蛋白質傳輸工具,其中胰島素的釋放是可調的,並保留著原有活性。研究結果顯示,納米金剛石不僅能夠作為有效的轉運載體,而且其轉運機制也比較明確。因此,可以進一步拓展其作為載體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



納米粒表面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化學基團,供多種癌症診斷與化療藥物以共價鍵或非共價鍵的方式結合,據此去設計和開發具有多功能化學基團的納米粒並用於腫瘤同步成像與治療,已經成為目前癌症藥物研究的主要目標。一些研究表明,抗癌藥物與納米金剛石連接後能夠減少毒副作用,提高靶向性,並表現出較強的抗癌活性。如紫杉醇與表面修飾的納米金剛石共價連接以後,其抗癌活性比單獨紫杉醇的抗癌活性要高。



納米金剛石與納米鉑的混合材料( DPV576-C)在體外作用於樹突狀細胞後,可增加CD83和CD86的表達,上調樹突狀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IL-6、TNF和IL-10 的水平,提高CD4+T 細胞生長的能力。在體內DPV576-C 作用於C57BL /6 小鼠後,與未處理的C57BL /6 小鼠相比,能夠增加CD4+和CD8+ T細胞和它們的激活標記物CD25 和CD69 的百分比,增強NK 細胞的活力,而且沒有組織病理學上的毒副作用。因此,該混合材料可用於提高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免疫應答反應以及治療病人的免疫功能障礙。

相關焦點

  • 未來可期:深度解析納米金剛石未來應用前景
    ,您還能認得出來麼? (12)納米金剛石電池 (13)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療中的應用 (14)納米金剛石在環保領域應用 (15)超精密拋光 (16)發電儲能 超精密拋光——現代電子工業中所要完成的使命
  • 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
    文/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王光祖衛鳳午材料是人類生存發展、徵服改造自然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的重要支柱。現在的時代,既不是金屬材料時代,也不是高分子時代、新陶瓷時代、複合材料時代,而是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開發和應用新型材料的新時代,這就是納米材料的時代。
  • 入列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五位 濰坊有他!
    近日,從人民網傳來消息,中國科學家龍騰、王立軍、張丹、莊巍、李永勝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該機構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人員名單中,上述5位中國科學家入列。其中,李永勝為我市企業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 5位中國科學家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莫斯科11月27日電(記者張光政)中國科學家龍騰、王立軍、張丹、莊巍、李永勝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該機構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人員名單中,上述5位中國科學家入列。
  • 川大丁顯平教授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我國著名的優生遺傳學專家、我校生命科學學院丁顯平教授,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丁顯平教授現為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遺傳醫學研究所所長,擔任國內唯一的一個省際重點實驗室「特色生物資源研究與利用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主任,率先投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 「培養從0到1的原創能力」專訪新晉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曹進德
    我蘇特稿(記者/李森穎)  近日,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數學學院院長曹進德當選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榮獲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發展貢獻獎。(點擊此處查看此前報導)  消息一經發布,獲得學界、業界和廣大網友的關注。今天,我蘇特稿記者採訪了曹進德教授,一起來看看曹教授的「科研觀」。
  • 中科院增選的外籍院士都是誰?和中國有哪些情緣?
    新當選外籍院士共來自12個國家,其中美國8人,法國2人,澳大利亞、奧地利、巴基斯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荷蘭、加拿大、瑞典、義大利、英國各1人;哈薩克斯坦、義大利兩國首次有科學家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在20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有5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候選人當選。
  • 美國醫學科學院新增百名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此次新增院士中,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其中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
  • 兩院新晉外籍院士名單相繼公布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日前相繼公布了新晉外籍院士名單,引發社會關注。那麼,外籍院士是否只是個頭銜?什麼樣的外籍專家可以當選?他們將對中國的科技發展發揮哪些作用呢?  外籍院士 如何當選  什麼樣的外籍專家可以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PTFE納米口罩—是未來口罩發展的新方向
    納米口罩因其高效的過濾性能,已經成為一款高效醫用防護口罩。類似於普通醫用口罩,納米防菌口罩也包含外層、中間層、內層、耳掛、鼻夾等部分組成。納米口罩的特殊之處在於中間層採用孔徑更小(100-200納米)的納米膜構成,一般為PTFE材料。通過單向或者雙向拉伸法製備的PTFE薄膜,表面具有蜘蛛網式的微孔結構,在三維結構上具備網狀連通、孔鑲套、孔道彎曲等非常複雜的變化,因此具備優異的表面過濾功能。
  • 中國科學家谷宇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家谷宇12月1日收到了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長庫茲涅佐夫的賀信。庫茲涅佐夫祝賀谷宇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籤發了院士當選證書與院士工作證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是聯合國認可的俄羅斯規模最大的科學院,成員均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和專家,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科學院設立24個學部,有18名諾貝爾獎獲得者、270多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以及30多名俄羅斯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科學院外籍院士包括了全球48個國家的傑出科學家,其中有多位中國兩院院士。
  • 院士、大咖齊助陣!全球金剛石最強嘉賓陣容,不容錯過!
    主要研究方向:等離子體技術及應用研究、新型大功率高穩定度微波源的設計與應用、光學金剛石膜及金剛石塗層製備、納米碳管電極集成及相關性能研究、微流控技術及應用研究以及微波技術應用研究等。    只金芳  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  報告題目:  納米金剛石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進展  納米金剛石材料具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優異性能,諸如很好的化學穩定性及生物兼容性等,近年來引起極大關注。本報告將在納米金剛石的功能化修飾,分散以及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及其毒性方面進行探討。
  • 首家納米金剛石生產線建成 年產500公斤金剛石
    在今年3月底成立的甘肅凌雲納米材料有限公司,已建成了年產500公斤納米金剛石的生產裝置,使甘肅省的納米材料和技術從實驗室開始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群基介紹,用炸藥爆炸法製取的納米金剛石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出現的一種新材料。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11-29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巨東英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年7月日本工程院公布今年選出的外籍院士名單。原日本埼玉工業大學副校長、工學部教授、材料科學專家巨東英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日前院士總數為820名,外籍院士21名。該院1990年加盟國際工程院聯盟(CAETS)。
  • 兩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學院院士,高福當選外籍院士!
    他們的專業知識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最緊迫的健康和科學挑戰,以及為造福我們所有人的健康和醫學的未來提供信息至關重要。我很榮幸地歡迎這些受人尊敬的人加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新當選的成員都是由老的成員通過選舉選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院也是對促進健康、醫學和公共衛生事業的一種肯定。在新成員當選之後,目前美國醫學科學院有成員人數2302,國際外籍成員的數量達到192人。
  • 納米領域的院士盤點(上)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2016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大大降低了非氧化物納米結晶材料的合成溫度;將γ射線輻照法,發展為製備納米材料的新方法;發展了複合溶劑熱方法,可控生長納米結構。編著了教材《結晶化學導論》。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 入列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五位,濰坊有他!
    近日,從人民網傳來消息,5位中國科學家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市天瑞重工董事長李永勝研究員位列其中。5位中國科學家中,李永勝當選為「機械工程」學部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由俄羅斯工程科學院主席團會議通過公開投票,以簡單多數方式從在科學、技術和教育等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外籍科學家中選出。
  • 白春禮當選白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白俄羅斯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Belarus)致信中國科學院,祝賀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白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 蘭大引進首位外籍雙聘院士:將促進材料、納米科技等學科發展
    會議邀請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Herbert Gleiter(赫伯特·格萊特)院士擔任榮譽主席,德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德國明斯特大學納米技術研究中心主任Harald Fuchs教授擔任外方主席,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院士擔任中方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