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製備出石墨烯高速電晶體 延遲時間縮短千倍(附股)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科研團隊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並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MHz)提升至吉赫茲(GHz)領域。

近年來,石墨烯作為性能優異的二維材料備受關注。將石墨烯作為基區材料製備電晶體,將極大提升電晶體的性能,為最終實現超高速電晶體奠定了基礎,未來將有望在太赫茲(THz)領域的高速器件中應用。

相關上市公司:

德爾未來:與諾獎獲得者共同設立公司,從事石墨烯二維半導體 材料、智能穿戴應用、能源材料、器件及功能塗料應用方面的研究和產業化等;

華麗家族:旗下子公司寧波墨西已形成年產100噸電子級石墨烯微片與年產400噸工業級石墨烯微片的生產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改進石墨烯高速電晶體,器件總延遲縮短1000倍
    近日,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報導,中國科學家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並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MHz)提升至吉赫茲(GHz)領域,未來將有望在太赫茲(THz)領域的高速器件中應用。
  • 科學家首次製備出矽-石墨烯-鍺高速電晶體
    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的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可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MHz)提升至吉赫茲(GHz)領域,並在未來有望實現工作於太赫茲(THz)領域的高速器件。1947年,第一個雙極結型電晶體(BJT)誕生于貝爾實驗室,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技術的新時代。
  • 中國科學家製備出石墨烯高速電晶體,有望應用於太赫茲領域
    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取得新的科研突破,該中心先進碳材料研究部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並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MHz)提升至吉赫茲(GHz
  • 石墨烯再「立功」!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高速電晶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
  • 石墨烯再「立功」!我國首次製備出一成果,矽基晶片的末日來了?
    石墨烯再「立功」!近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並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提升至吉赫茲領域。這有什麼意義呢?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工作提升了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性能,未來將有望在太赫茲領域的高速器件中應用,為最終實現超高速電晶體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能應用到量子計算領域,提供量子計算關鍵的點位算法,通過輔助電路的量子移動,促成量子霸權的實現。石墨烯,這個性能優異的二維材料,近年來備受關注。
  • 西方人根本不懂,中國科學家是怎麼成功的,將時間縮短數千倍
    這令西方人看不懂,不明白中國科學家是如何做到在西方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完成技術突破的,而這樣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這次技術突破則是在石墨烯這種材料研究上,將電磁延遲時間直接縮短了千倍。中科院在針對石墨烯材料長期不懈的鑽研、努力下,終於實現了突破。將石墨烯這種材料的電磁延時從兆赫茲提升到吉赫茲,這一技術的突破讓我國看到了未來實現太赫茲的可能性。
  • 全球首次,中國科學家製成高速電晶體,有望終結半導體矽晶片時代
    近日,中國科學家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垂直結構的矽-石墨烯-鍺電晶體」(A vertical silicon-graphene-germanium transistor)的研究論文,這意味柘中國科學家首次製成了高速電晶體。
  • 電導率是石墨烯千倍!我國科學家制出新型超高導電材料
    打開APP 電導率是石墨烯千倍!我國科學家制出新型超高導電材料 發表於 2019-03-21 17:43:26 3月19日,材料領域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aterails》,發表復旦大學修發賢團隊最新研究論文,《外爾半金屬砷化鈮納米帶中的超高電導率
  • 石墨烯到底是什麼令科學家們趨之若鶩
    一.石墨礦我國有廣泛的分布石墨烯原材料主要是石墨礦,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四川、山東、河南、內蒙古、陝西、山西、雲南、西藏、江西、湖北、吉林、甘百肅、遼寧、海南、福建、河北、新疆、廣東、安徽20個省、自治區。
  • 好消息,我國石墨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時間縮短了1000倍
    石墨烯這種材料經常用在各種高科技領域,各國科學家也在努力發現它的更多用處,而在最近,我國科學家就將其用到了極致,用它將電晶體的時間縮短了1000倍。,看中國科學家如何做 這個技術目前只有中國才能做到,美國和俄國只能羨慕地看著,他們確實暫時研發不出來。
  • 廣汽埃安石墨烯電池即將量產 石墨烯應用相關股或受關注(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機會挖掘】廣汽埃安石墨烯電池即將量產 石墨烯應用相關個股或受關注(附股)1月15日,廣汽埃安官微發布全新動力電池科技預告,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可在8分鐘充滿80%,讓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同時矽負極電池讓電動車NEDC續航達1000公裡。
  • 中國科大製備出二維黑磷場效應電晶體
    近日,我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室實驗室和物理學院陳仙輝教授課題組在二維類石墨烯場效應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組與復旦大學張遠波教授、封東來教授和吳驊教授課題組通力合作,成功製備出具有幾個納米厚度的二維黑磷場效應電晶體。
  • 時間足足縮短1000倍!我國又攻破一技術難關,就連美國也眼紅不已
    我國在科技領域的進步和成就世人有目共睹,但我國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一些領先全球的技術就連美國看了都十分眼紅,石墨烯材料取得重大進展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而這次,中科院的科研人員發現石墨烯材料可以讓電磁延遲時間縮短到原來的千倍,也就是說將其運用在電池電極材料,半導體器件,透明顯示屏等小型電器或是儀器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我國石墨烯時間縮短1000倍,實現了
    中國經歷了多年磨難之後,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在經濟軍事、科技政治領域獲得了令世人震驚的進步,特別是在頂尖科技領域,經過我國無數優秀科學家的奮鬥,中國科技進入世界前列,在諸多方面都引導了世界科技發展,而中國也被西方稱為「神奇國度」之一。進入21世紀,中國在航天航空、人工智慧以及電磁延遲等方面都取得了空間的成就,證明了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發展潛力。
  • 中科院傳來喜訊,時間整整縮短千倍!足以讓美國F35「現形」
    我國中科院再度做出了一項突破,能夠將此前的電磁延遲時間縮短整整1000倍,甚至能夠讓美國的F-35失去隱身能力。隨著國際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對於科技的要求也日益高漲,這就給了各領域的科學家們沉重的壓力。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手性可控的石墨烯納米帶
    石墨烯納米帶(GNR)是一種準一維的石墨烯納米結構,根據結構不同可表現出準金屬或半導體特性。該特性使GNR有望成為包括納米尺度場效應電晶體、自旋電子器件和片內互連線在內的候選材料。但在絕緣襯底表面,可控地製備具有邊緣特異性的亞5納米寬的GNR仍是難題。
  • 中科院研製出神奇電晶體,隱形戰機將無處躲藏
    據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在日前宣布,該所瀋陽分部研發出了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這種被稱為「矽石墨烯-鍺」電晶體可以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一千倍以上,這一科研成果將有希望用在太赫茲領域的高速器件中,並為太赫茲雷達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 中國研製出「石墨烯晶片」,使cpu速度飄升,美國表示:不可能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已經逐步由過去的奔跑,轉向並跑,甚至是領跑。就在前不久,我國中科院研究人員研究出了一款以石墨烯為基礎的電晶體,成功地將電晶體的研製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為未來最終實現超高速電晶體奠定了基礎。
  • 電子延遲降低1000倍,西方:怎麼做到的
    來自中科院的科研團隊在國際知名雜誌《自然》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反覆提到了一種名為矽-石墨烯-鍺電晶體的器件,在國際材料領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種器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其能實現電磁延遲時間降低一千倍的效果。中科院科研人員製取的這種器件材料,簡而言之的作用就是能使電子部件信號的傳遞和處理速度極大降低。
  • 石墨烯廠家淺談行業發展趨勢
    石墨烯行業發展階段  據常州二維碳素公司行業人士介紹,石墨烯的發展階段分為在實驗室階段、在工廠階段以及進入百姓家階段。第一階段的特點是石墨烯的製備和石墨烯的市場都在實驗室。研究人員最早成為石墨烯的消費者,向石墨烯的製備提出了微小製備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