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活躍度降至最低,76%的時間無黑子,抵地球的宇宙輻射增強30%

2020-08-10 逐遊酣星

在劉慈欣的小說《超新星紀元》中,人類因遭受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無差別的輻射,使得12歲以上的人都因為基因損壞而死。

一直以來,宇宙射線轟擊地球都只是小說中的情景,然而,我們可能已經要面對宇宙輻射逐漸增強的現實了

造成宇宙輻射大肆入侵的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太陽正在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為虛弱最為不活躍的時期,直接表現為太陽表面出現「太陽黑子空白期」。

侵入的輻射

宇宙輻射射線通常由質子原子核組成,是一種超高能量粒子。

主要來自於天體爆炸或者撞擊合併,像是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伽馬射線暴,中子星合併產生的爆炸,甚至是黑洞在吸積物質後釋放的能量流伽馬射線暴

宇宙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很大影響,甚至會傷害DNA等遺傳物質,這也是小說《超新星紀元》講述的故事的現實原理。

早在2015年,來自國際著名空間天氣網站SpaceWeather的科學團隊就曾對來自宇宙的輻射進行了長期觀測。

他們通過高空氦氣球,將輻射檢測設備放飛到平流層,並令其長期漂浮在這進行數據監測。平流層就是我們坐飛機時的高度

他們的數據結果顯示,隨著太陽活動的持續走低,截止到2016年8月,從太空到達地球平流層的宇宙射線輻射強度提高了12.5%

在2018年3月19日,《Space》網站也報導了來自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研究。他們稱,在近4年的觀測中,宇宙輻射劑量比以前提高了至少30%,且輻射仍有強烈的上升趨勢。

這一發現來自宇宙射線效應測量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來自太陽系外星際射線輻射比原來高了很多。這種射線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能夠破壞宇宙飛船的電子設備和傷害太空人的身體健康。

因此研究人員警告稱,在未來的長期載人航天活動中,太空人們的輻射暴露水平可能會遠超於此前的預測,這對載人深空探測技術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虛弱的太陽

至於宇宙輻射升高的原因,科學家們認為,是由於太陽活動處於低谷,導致太陽磁場強度降低,對太陽系的保護能力下降,主要表現為太陽黑子出現「空白期」。

所謂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出現的「黑色斑點」。太陽黑子出現的地區溫度相較於其他地區低,因此其顏色會顯黑色。

由於太陽表面與內部的溫度、物質密度方面差異巨大,因此太陽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內外物質和熱量交換。而物質熱量交換不均勻是太陽黑子出現的主因。

除此之外,也有科學家認為,太陽磁場的磁壓如果在某一區域超過了太陽的氣壓,就會讓這一區域膨脹衝到光球層表面,從一定程度上阻礙太陽內外對流,從而形成了黑子。

當然你也可以簡單地將黑子理解為地球上的漩渦狀風暴。太陽黑子數量越多,意味著太陽內部越活躍

但是根據芬蘭奧盧大學地球物理觀測臺的數據顯示,今年(2020年)截止到5月,太陽有76%的時間處於「黑子空白期」,有記錄以來唯一一次比這一數字高的時候是在去年,整個2019年,太陽有77%的時間處於「黑子空白期」。

太陽風和磁場阻擋星際物質進入

沒有黑子就意味著太陽活躍度非常低,同時太陽磁場也會相對衰弱,對太陽系,尤其是內太陽系行星的保護能力會大幅降低,因此阻擋來自系外射線輻射的能力也會大幅衰減,從而使得地球接受到更多宇宙射線輻射。

引發的危害

根據奧蘭多大學研究人員的說法,過量的宇宙射線可能會影響地球上層大氣的化學成分,可能會誘發閃電。同時過多的輻射也可能會穿透飛機,影響乘機旅客,旅客可能會受到相當於牙科X射線的輻射劑量,機組人員將可能受到更多影響。

同時太陽較低的活躍水平也讓一些人認為,地球可能會迎來一次類似於14世紀到19世紀之間發生的「小冰河時期」。但是對於這種說法,很多科學家還是認為火山噴發才是造成那段時間低溫的關鍵。

總結

雖然宇宙射線輻射會帶來很多危害,但是處於地表的人類並不會受到多大威脅,因為層層大氣已經為人們過濾掉了絕大多數的宇宙射線。

不過身處於外太空的太空人們和經常坐飛機的旅客可能需要注意一些,尤其是太空人們不得不面對太陽活躍降低帶來的影響。

喜歡文章歡迎點讚、收藏、轉發,記得關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太陽進入有史以來最虛弱時期,宇宙輻射增強30%,常坐飛機需注意
    在劉慈欣的小說《超新星紀元》中,人類因遭受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無差別的輻射,使得12歲以上的人都因為基因損壞而死。一直以來,宇宙射線轟擊地球都只是小說中的情景,然而,我們可能已經要面對宇宙輻射逐漸增強的現實了
  • 太陽進入有史以來最虛弱時期,宇宙輻射增強30%,常坐飛機需注意
    在劉慈欣的小說《超新星紀元》中,人類因遭受超新星爆發帶來的無差別的輻射,使得12歲以上的人都因為基因損壞而死。一直以來,宇宙射線轟擊地球都只是小說中的情景,然而,我們可能已經要面對宇宙輻射逐漸增強的現實了。
  • 太陽黑子消失288天,歷史上時間最長,地球或將嚴重變冷?
    但是從今年的3月14日開始,太陽上面的太陽黑子就消失了,至今(12月25日)已經288天,成為歷史上太陽黑子消失時間第二長的時段,一般認為太陽黑子比較弱的時期,也代表著太陽活動處於低谷期,光熱輻射不強,地球上溫度也會偏低,甚至會導致地球氣候處於小冰河期
  • 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陽風暴再抵地球 太陽耀斑是什麼 周日晚上,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發現了一顆強大的太陽耀斑.這次噴發可能引發一場太陽風暴,預計最早將於周四上午襲擊地球. 太陽耀斑是一種強烈的輻射,就像太陽的明亮區域一樣,可以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
  • 太陽黑子划水連累地球打擺子?霍金曾預言太陽20年內就休眠
    「蒙德爾極小期」恰好與歷史上的「小冰河期(1550年至1770年間)」中最冷的一段時間重合,當時地球氣溫大幅下降,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甚至因此而結冰,全球性糧食減產,饑荒遍地。所以有學者認為,是太陽輻射大幅減少造成的地球氣溫下降。圖3 太陽黑子400年變化。
  • 太陽黑子一減少,地球就要冷颼颼?
    在每個太陽活動周開始後,在太陽南北緯30度左右出現的黑子群打破了太陽的沉寂,之後,太陽黑子的數目開始上升,並逐漸達到活動周中的最大值。之後,太陽黑子的數目會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並小幅波動。再往後,太陽黑子的數量開始穩步下降,最終在太陽表面上完全消失。隨著太陽活動周的發展,黑子出現的位置也逐漸從南北緯30度附近向赤道附近轉移。
  • 40天裡的第一批太陽黑子預示了將要到來的太陽活動周期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日地研究卓越中心的通訊專家Jan Janssens在整合了有關太陽的研究之後說:「太陽在11月14日開始進入無黑子期,一直持續到了12月23日」,他在郵件中同時告訴《科學在線》(天文在線):「這個40多天的無黑子期是20多年裡持續最長的一次。」
  • 2020年地球或迎來小冰期?研究發現與太陽黑子活動有關
    大冰期指的是全球氣溫普遍極低,且持續時間較長。地球曾經歷過四次大冰期時代,最近一次大冰期時代距今有260萬年。此外,大冰期中間會穿插時間短、溫度較低的小冰期,據記載,地球一共經過四次小冰期。在歷史上,最後一次小冰期發生在明末清初時期。縱觀歷史,南方溫暖且下雨頻繁,溫度常年處於零度以上。
  • 【備考乾貨】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應用,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極少單個出現,通常是成雙成對,或是一群一群地出現。在1個黑子周期(平均為11年)內大約可以觀察到1500個黑子群。在黑子群中也往往有兩個主要的成對黑子。 太陽黑子的多少與大小,隨著時間的變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根據長期的觀察記錄可知,這個周期是11.3年~11.4年。這一消長規律,天文學稱為「太陽活動周」。
  • 太陽黑子消失260多天,是不是地球氣候將發生重大改變?
    在網上找了一些數據,是2007年-2019年太陽活動黑子的出現頻率,我們可以看到在2019年太陽黑子已經缺席了261天,而在大約11年前也就是2008年全年太陽黑子缺席268天。由此可以知道最近兩年屬於太陽活動比較少的時期。
  • 關於太陽黑子的認知被推翻 等離子體的流動成就了神奇的太陽黑子
    太陽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宇宙中的天體,而對於發生在太陽的各種奇特現象,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太陽黑子想必就是其中一個。其平均溫度比太陽的光球層表面溫度低1000攝氏度以上,因此看上去呈現顏色較暗的斑點,太陽黑子因此而得名。太陽黑子基本上都是成群出現,很少單獨出現。它的活動周期為11年,每個周期都會造成太陽的磁場發生完全的翻轉,也就是太陽南北極互換位置。太陽黑子活動時,會對地球的大氣環流造成影響,導致地球惡劣天氣頻發,同時輻射還會對各種電子產品造成損害。
  • 太陽黑子活動已經消失260多天,是不是地球氣候將發生重大改變?
    在網上找了一些數據,是2007年-2019年太陽活動黑子的出現頻率,我們可以看到在2019年太陽黑子已經缺席了261天,而在大約11年前也就是2008年全年太陽黑子缺席268天。由此可以知道最近兩年屬於太陽活動比較少的時期。
  • 太陽黑子活動具有周期性,2030年開始,地球或進入小冰期
    太陽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是無比重要,就算是科技發達的人類也離不開太陽,所以說太陽孕育了地球生命,同時也讓地球產生了高等文明,人類自古以來就有觀測太陽的記錄,其中太陽表面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我們稱之為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到底是什麼呢?
  • 黑子幾乎看不見,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我們會面臨冰河世紀嗎?
    【太陽活動】太陽是一顆典型的黃矮星,宇宙中的各種類型的天體唯獨恆星是最活躍的,它們也是宇宙中能量的主要來源,恆星主要由氫和氦構成,在自身的引力塌陷下形成高溫和高壓的環境,這也太陽成為一個等離子體。在太陽的外層大氣層中經常會發生劇烈的活動現象,典型的如黑子、耀斑、光斑和日冕等等。
  • 太陽黑子出現多年來最大的太陽耀斑,太陽是否開始覺醒?
    這種光是從太陽能材料發出的,描繪出了磁場線,這些磁場線懸停在一組將在太陽左側上方旋轉的黑子上。圖片來源:NASA /太陽動力學觀測站 2020年5月29日,一個太陽黑子家族——太陽表面的黑點,代表複雜的磁場區域——發生了自2017年10月以來最大的太陽耀斑。雖然太陽黑子在地球上還看不見,但航空航天局的宇宙飛船在它們上方還是發現了太陽耀斑。
  • 太陽異常,極小值「四連降」!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太陽雖然目前正處於內部核聚變比較穩定的主序期,但是在太陽的表面也並不是風平浪靜的,就像近年來,人們在太陽表面觀察到的黑子數量明顯減少。 而且最近的四個太陽極小值中,每一個都要比前一個更弱,我們稱之為「四連降」。
  • 太陽內部發現巨大「破洞」,直徑超過6700千米,地球要迎來小冰期?
    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太陽出現了一個巨大「破洞」,這一「破洞」竟然超過了6700千米,或許會持續增大,難道地球真的要進入小冰期?2在過去的200年當中,科學家一直對太陽中的黑子進行觀察,發現太陽每隔一段時間內,太陽內部黑子會過於活躍,活躍過後會瞬間進入一個休眠階段,暫時不了解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只能推算出太陽中黑子活躍的周期,如果從今年開始算,或許到
  • 科學家發現神秘能量場正逼近地球 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多嗎?
    研究發現,這個結構似乎是朝著地球移動,因為它位於銀河系旋臂內部的橢圓軌道上。接下來,研究人員將需要找出銀河系中心神秘能量的來源。目前太陽系所處的環境堪憂。2018年來自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研究。在近4年的觀測中,宇宙輻射劑量比以前提高了至少30%,且輻射仍強烈的上升趨勢。
  • 兩個新太陽黑子出現!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即將開始
    (圖片來源:NASA太陽動力學觀測臺)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太陽的表面都處於相對平靜的狀態,但最近出現的兩個新太陽黑子打破了這片寧靜,它們的出現預示著一個新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開始,這將會導致地球有時候會出現劇烈的太空天氣狀況和通訊或電網中斷。12月24日,NASA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臺觀測到這兩個被命名為NOAA 2753和2754的新太陽黑子。
  • 乾貨丨太陽輻射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 1、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地面不同緯度接受太陽輻射不同,地球上的熱量傳遞主要依靠大氣環流和洋流,大氣環流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2、 太陽輻射能是我們生產、生活的主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