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每一個地球人都在感嘆2020年多災多難。在前幾個月,有天氣學家預測,隨著南北極冰雪的融化,全球或將迎來小冰期時代!
冰期,可劃分為大冰期和小冰期。大冰期指的是全球氣溫普遍極低,且持續時間較長。地球曾經歷過四次大冰期時代,最近一次大冰期時代距今有260萬年。此外,大冰期中間會穿插時間短、溫度較低的小冰期,據記載,地球一共經過四次小冰期。
在歷史上,最後一次小冰期發生在明末清初時期。縱觀歷史,南方溫暖且下雨頻繁,溫度常年處於零度以上。不過,某段時間的南方珠江三角洲居然下起了大雪,以及江西的橘子遭受冰雹天氣的虐待,導致農民收成驟減,民不聊生。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探索影響小冰期時代的主要因素。我們知道,人類生活的環境受到氣候的影響,而地球氣候的好壞則取決於大氣環流和太陽的輻射。經過對太陽400年的研究發現,科學家們發現太陽黑子的數量是影響小冰期的主要因素。在明末清初時期,也就是1600年到1750年之間,中國發生地質災害的同時,太陽黑子的數量也在驟減,因此,小冰期時代隨之而來。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則是火山噴發。據記載,1601年是歷史上寒冷的一年。那時,氣溫驟降導致北方國家的農莊產出幾乎為0,百姓飢餓難耐;南方國家出現桃花遲遲不開的現象。且秘魯某地的活火山也已持續噴發15天,由於3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噴入大氣層,大量的微量顆粒隨著大氣流動走向各個國家,導致全球氣候的惡化。
經過長期的觀察與總結,NASA在2018年發現太陽黑子的活躍度會持續降低,甚至可能會全部消失。換而言之,太陽的活動性和散熱量將持續走低。NASA預測,在2020年的冬天,太陽的黑子數量將降到低谷。屆時,全球氣溫將普遍性驟降,甚至對電線電纜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另外,據新聞報導,在2020年,美國黃石公園的火山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性。這會導致小冰期提前來到地球嗎?從歷史上黃石公園爆發的記錄來看,科學家們預測此次火山噴屬於較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但根據以往的記錄,此次的爆發並不會導致小冰期的時間提前,但會對全球造成巨大的影響。
火山的爆發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氣與其它酸性氣體等,它們會直接影響大氣層,進而影響全球的氣候。關於影響小冰期的直接因素,您還有哪些觀點,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