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2020-05-15 猩猩科學頻道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進入2020年以來,我們看到了不少關於高溫天氣的消息,如南極地區的最高氣溫達到20.75℃,這是南極地區有記錄以來首次突破20℃的高溫。除此之外,很多地區在今年冬天也度過了一個暖冬,部分地區甚至是度過了一個史上最暖冬。在前段時間,我們又看到關於2020年很有可能會成為史上最熱年份的話題。從這些情況來看,地球真的在變熱了。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這些年來,地球氣溫之所以會出現較明顯的上升,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溫室效應越來越明顯,讓地球氣候變暖成為了趨勢。和工業革命前的氣溫相比,當前的氣溫已經上升了1.1℃左右。鑑於碳排放、溫室效應等趨勢,看起來,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地球的氣溫似乎會持續上升。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科學家: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

其實,對於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地球的氣溫趨向如何,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聲音。雖然當前氣候變暖持續,地球可能會持續升溫,但是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可能會出現「小冰期」。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據2020年5月13日發布在《太陽報》的科學報告,科學家指出,當前太陽的活躍水平下降,太陽活動處於最低水平。因此當前太陽的黑子數量是非常少的。天文學家託尼·菲利普斯(Tony Phillips)博士表示,當前太陽釋放的能量達到極小值。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則擔心,這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重演。在1790年至1830年期間,太陽活躍水平也是達到極小值,導致了那個時代出現了20年的「小冰期」,地球平均氣溫下降了2℃。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由於當前太陽活動處於第24周期與第25周期的過渡期,所以當前太陽的活動水平是較低的。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們地球的主要熱量來自太陽的照射,當太陽活動水平下降,釋放的熱量減少,從理論上來看,我們地球是應該會有降溫的。所以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會出現降溫,甚至可能會迎來小冰期的觀點。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氣候變暖已成趨勢,地球是否進入小冰期,有待商榷

不過,由於當前地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研究數據表明,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以每年0.9ppm左右的速度逐漸上升,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的速度加快了,達到每年2.4ppm的速度。這些數據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來越高,而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可以為地球「保溫」。所以,即使太陽活躍水平下降,地球的氣溫也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降溫。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即使當前太陽活動水平較低,但是在新的周期到來以後,太陽活躍水平也會開始出現上升,意味著太陽釋放的能量也會逐漸恢復。有研究表明,即將到來的第25周期內,太陽活躍水平和第24周期的活躍水平是相當的,即與過去11年內太陽活躍水平是相當的。既然如此,如果即將到來的太陽周期出現小冰期,為什麼過去這一個周期內,沒有出現小冰期呢?在過去的第24周期內,不僅沒有出現小冰期,地球的氣溫還不斷創紀錄。

地球變冷還是變熱?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有研究表明,史上最熱的10年中,有5年出現在2015年以後,其中2016年是史上最熱的年份,2019年是史上第二熱的年份。既然這兩個周期的活躍水平相當,意味著積極到來的第25周期內,地球的氣溫與過去第24周期內的氣溫相差不大。不過鑑於地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所以地球接下來這一個周期內,可能會出現更高溫的情況。所以,地球不一定會進入小冰期。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小冰期什麼時候到來?太陽或在2030年進入休眠期,地球要變冷?
    地球會變冷還是變熱呢?這是今年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相信都能感受到,地球仍然正在處於一個升溫階段,可是剛剛進入10月份後,地球竟然開始降溫了,一時間大家不知道未來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甚至還有人傳言地球即將進入一個小冰河時期,可是今年又被研究人員譽為是有史以來最熱年,地球是變熱還會變冷呢?
  • 太陽越來越「冷靜」!太陽活動下降60%,地球將進入小冰期
    地球生態系統被破壞,環境岌岌可危,讓人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球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太陽又出現了異常,有科學家表示太陽將迎來罕見的「小冰期」,太陽黑子會持續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 太陽越來越「冷靜」!太陽活動下降60%,地球將進入小冰期
    地球生態系統被破壞,環境岌岌可危,讓人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球的環境問題尚未解決,太陽又出現了異常,有科學家表示太陽將迎來罕見的「小冰期」,太陽黑子會持續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 2030年太陽活動下降60%,地球或進入小冰期,人類該怎麼辦?
    2030年太陽活動下降60%,地球或進入小冰期,人類該怎麼辦?根據資料顯示,歷史上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地球小冰期發生在17世紀40年代,一直延續到17世紀80年代才結束。那時,地球大部分地球都陷入極寒中,我國廣東、福建等地區在當時也是狂降暴雪。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篇對於太陽活動觀測的報導,表示太陽的活動會在2022年達到峰值,之後就會逐步回落。最終在2030年的時候,太陽活動會比現在下降60%,這意味著地球或許將迎來繼17世紀之後最嚴重的一次小冰期。
  •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地球的全球變暖想必大家已經感同身受,已經感覺到了周圍氣溫的明顯變化。小冰期會到來嗎然而在近期卻出現了這樣的報導,有科學家稱太陽在未來將會進入冬眠模式,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期,並且會持續到2050年,長達30年的時間。看完這則報導之後,很多人的心中都產生了共同的疑問,到底是全球變暖還是進入小冰期?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概念,那麼在未來地球到底是會變冷還是變暖呢?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
  • 2030年地球或進入小冰期,太陽活動下降60%,你準備好棉襖了嗎
    就好像地球一直圍繞著太陽運行一樣,太陽系作為銀河系中的一員,它也一直圍繞著銀河系的銀心,進行著有規律的運動。通過建模分析,研究者表示,當太陽運行到接近銀點區段的時候,這個時候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是最小的,因為銀點區段各類星際物質的密度都非常大,在相互作用之中,就會將太陽的輻射給降到最低。
  • 太陽內部發現巨大「破洞」,直徑超過6700千米,地球要迎來小冰期?
    ,地球出現小冰期的機率幾乎為0,科學家卻表示,地球出現小冰期和溫室效應並沒有任何關係,引發小冰期的「罪魁禍首」是太陽。最近一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太陽出現了一個巨大「破洞」,這一「破洞」竟然超過了6700千米,或許會持續增大,難道地球真的要進入小冰期?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不過我相信你也看到過這樣的報導,說是目前的太陽即將進入「極小期」,開啟「冬眠」模式,由於太陽是地球光和熱的來源,所以地球也即將進入「小冰期」,並且有可能會持續30年的時間。看完後感覺有點懵,不是說全球變暖麼?為何又說要進入「小冰期」了?這是怎麼回事?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所以地球也即將進入「小冰期」,並且有可能會持續30年的時間。為何又說要進入「小冰期」了?這是怎麼回事?那地球往後的幾十年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 首先我們說下什麼是「小冰期」?所以未來是否還會迎來、什麼時候迎來大冰期目前並不是很清楚。 我們認識小冰期主要是來自16世紀到19世紀中葉這段時間,因為根據記載這三個世紀,全球氣溫普遍偏低,因此帶來了很多的自然災害,這段時間我國正好處在明清兩代,因此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這個時期到底有多冷呢?
  • 全球氣候有沒有可能急劇變冷
    再說,即使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中長期的天氣預報還是把握不大的難題,何況未來一個世紀?事實上,早就有少數科學家提出,全球變暖的趨勢會減緩,有人甚至認為全球氣候的變化已經接近一次新的小冰期,那就是說氣候即將急劇變冷。為此,一位俄國科學家曾拿出一筆錢,與一位美國科學家打賭,以證明自己對這種與眾不同的結論的信心。其實,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
  • 2020年地球或迎來小冰期?研究發現與太陽黑子活動有關
    在前幾個月,有天氣學家預測,隨著南北極冰雪的融化,全球或將迎來小冰期時代!冰期,可劃分為大冰期和小冰期。大冰期指的是全球氣溫普遍極低,且持續時間較長。地球曾經歷過四次大冰期時代,最近一次大冰期時代距今有260萬年。此外,大冰期中間會穿插時間短、溫度較低的小冰期,據記載,地球一共經過四次小冰期。
  • 科學家: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
    科學家稱太陽正在迎來一次罕見的「休眠期」,到2020年之後太陽黑子將持續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這有可能使地球出現一次迷你冰川期。目前太陽所處的活動周期開始於2009年,按照這一規律,太陽活動的下一個周期將於2020年開始。然而天文學家現在並未觀測到應有的噴射氣流,這也就意味著到2020年時,太陽活動將很少或太陽活動的出現將有所延遲。自從1850年上一個小冰期結束以來,人類已經度過了相對溫暖的1個多世紀。
  • 新一輪太陽活動峰值或有115個太陽黑子,地球還會進入小冰期嗎
    研究表明,太陽活動周期大約為11年,在每個周期內,會有一個太陽極小期和太陽極大期。在極小期,太陽活動水平最低,釋放的能量也最少,在極大期,太陽活動水平最高,釋放的熱量也多。因為在一個周期開始或者結束時,太陽的活動水平會達到極小期,新的一輪周期開始後,太陽活動水平會增加,然後在某個時刻達到峰值。按照目前的預測,柯林頓·華萊士表示預計在2025年夏天,太陽活動會達到峰值,到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大約115個太陽黑子。也就是說,如果在本月太陽進入新一輪活動周期的話,在接下來5年多的時間內,太陽會越來越活躍。
  • 太陽活動變緩,地球或將迎來「小冰期」
    太陽活動「最短時期」的到來,地球將來可能進入小冰期太陽活動大約是每11年一個周期,最後一個太陽活動周期是從2009年到2020年的正常開始的。實際上,這段時間與過去有所不同,因為科學家在周期結束之前沒有觀察到太陽活動發生這意味著太陽很可能進入「更長的休眠期」,並且下一個周期的開始將變慢
  • 小冰河將會在何時再現?科學家:太陽即將休眠,地球變冷
    以前的冰河世紀不再存在,但是現如今的地球變得越來越冷,冬季的天氣已經不同往年,沒有溫暖,只有寒冷,那種刺骨的寒冷,是不是地球的生命即將面臨危機,又或者地球即將進入小冰河時期,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太陽即將休眠,地球變冷。
  • 全球變冷要來了?太陽活動急劇下降,上次全球降溫2℃,陷入饑荒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隨著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25(CS25)的開始,研究人員發現近來太陽進入「鎖定」狀態,即迎來太陽活動的低潮。科學家對此感到擔憂,因為這很有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再次出現。更重要的是,太陽活動的低迷往往伴隨著全球氣溫驟降、地震乃至饑荒的出現。
  • 【微地理】冰期與間冰期
    天文學成因說         天文學成因說主要考慮太陽、其他行星與地球間的相互關係。①太陽光度的周期變化影響地球的氣候。太陽光度處於弱變化時,輻射量減少,地球變冷,乃至出現冰期氣候。米蘭科維奇認為,夏半年太陽輻射量的減少是導致冰期發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黃赤交角的周期變化導致氣溫的變化。黃赤交角指黃道與天赤道的交角,它的變化主要受行星攝動的影響。
  • 2030年太陽黑子減少,地球會迎來小冰期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根據太陽黑子出現的頻率,科學家們把太陽黑子達到最大的那一年稱之為太陽活動的峰年,而太陽黑子數達到最小的一年稱之為太陽活動谷年 基於這些認識,科學家們認為當太陽黑子減少時,將有可能導致地球溫度下降。所以一些科學家們預測,在2030年左右太陽黑子完全消失時,將可能導致地球出現小冰河期。
  • 地球可能要降溫了,科學家:這叫小冰期
    大家都知道最近這兩年整個地球都不太太平,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長時間以來,因為人類大量焚燒化石燃料產生了很多溫室氣體,它們累積起來導致地球的發熱不均衡,全球溫度上升。 對於很多怕冷的人來說,全球變暖聽起來是一件好事,畢竟天氣更暖和了,大家也更舒服。
  •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這會對地球氣候產生哪些影響?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呢?太陽活動極小期2012年,日美的科學研究小組曾表示太陽活動在近20年以來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如果這種情況繼續,地球可能進入到一個變冷的周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