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有沒有可能急劇變冷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全球變暖,有沒有另一種可能?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我國氣象專家認為,受全球變暖的影響,最近50年,我國年平均地表氣溫每10年增加0.22℃。到202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將可能變暖1.3~2.1℃,2030年可能變暖1.5~2.8℃,2050年變暖2.3~3.3℃,2100年變暖3.9~6.0℃。與此同時,全國平均年降水量將增加,海平面繼續上升,乾旱區範圍可能擴大,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將加速退縮。

這大概是迄今為止,中國氣象局的專家向公眾發布的最具體的預測,與全球變暖的趨勢是一致,與世界上多數氣象學家的意見也是一致的。但這畢竟是一種預測,專家們用的都是「可能」。既然如此,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呢?從理論上說,當然有。再說,即使是世界最先進的水平,中長期的天氣預報還是把握不大的難題,何況未來一個世紀?

事實上,早就有少數科學家提出,全球變暖的趨勢會減緩,有人甚至認為全球氣候的變化已經接近一次新的小冰期,那就是說氣候即將急劇變冷。為此,一位俄國科學家曾拿出一筆錢,與一位美國科學家打賭,以證明自己對這種與眾不同的結論的信心。

其實,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道理很簡單,即使沒有人類活動,地球本身的氣候也是在變化的,已經歷過無數次冷暖的波動。在中國以往的四五千年間,至少出現過四次冷暖變化,冷暖的極端氣溫都超過最近一百多年的記錄。上世紀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地球地表氣溫的持續升高,明顯受到人類活動,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但並不是說,與地球本身的變化無關。如果地球正好在變暖,人類活動起了加劇的作用。如果地球正好在變冷,人類活動會起抵消的作用。如果地球變冷的力量大於人類活動導致的變暖作用,地球還是會變冷。現在作出的預測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即根據以往一百多年來的氣溫變化趨勢作為主要根據。但與以往幾百年一次的變化周期相比,這樣的經驗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對地球本身變化的規律了解得很少,很粗糙,何況地球變化還受到太陽系和宇宙活動的影響,而這些方面更充滿了未知數。那些認為地球將變冷的科學家都不否認人類活動讓地球變暖,但他們認為,促使地球變冷的能量更強大,所以可能性更大。當然,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支持地球變冷的依據還不充足,而變暖的證據更多,更現實。但是沒有人敢將「可能」改為「必定」,科學的態度只能如此。

不過,要是地球真的變冷,同樣將是一場災難,其破壞作用並不亞於變暖的後果。所以從對全人類負責出發,少數科學家的預測同樣值得重視,應該支持他們繼續研究,即使這樣的可能性極小。

(來源:南方都市報 知道分子 之葛劍雄專欄 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全球變冷促使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地區氣候急劇變幹
    通過鑽取並分析青藏高原北緣西崑侖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黃土巖芯(圖1),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新生代環境團隊方小敏研究員與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等共同主導的研究發現,北半球高緯度冰量增加和全球變冷,可能是驅動亞洲中緯度地區360萬年以來乾旱氣候和西風環流演化的主控因素,並可能通過粉塵輸送對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產力及與其相關的大氣
  • 專家:全球變暖可能使地球部分地區「變冷」
    專家認為此次極端天氣事件有可能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系統診斷預測室張秀枝說,從1月16號起,歐洲大陸遭受了範圍廣、強度大的寒流暴風雪襲擊,俄羅斯遭遇了1927年以來最冷的天氣,挪威、丹麥、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甚至土耳其也受到了寒流的襲擊。
  • 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在發生
    全球氣候變化通常在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緩慢發生。 相比之下,現在的地球氣候變化很快。 以下是導致地球氣候變暖或變冷的一些因素: 1、太陽的力量 幾乎所有影響地球氣候的能量都來自太陽。 太陽發出的能量穿過太空,到達地球的大氣層。
  • 對人類來說,全球變冷和全球變暖哪個更可怕?
    其中,全球變暖成為了當今這個世界最大的環境問題。按照目前的理論,二氧化碳含量越高,全球的溫度也就會越高。正因為對環境的關注,世界各國也開始控制自身的碳排放。但如果我們從太陽系的上帝視角來看,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有的超級熱,有的超級冷。即便是地球自身,在46億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曾經特別冷,或者特別熱過,溫度比現在高的情況有的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全球變冷更可怕,還是全球變暖更可怕呢?
  • 都說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冬天卻變冷了?
    都說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冬天卻變冷了?可以用全球變暖後的洋流變化來解釋。1正常情況下,由於各海域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差異,洋流會在全球範圍內循環。淡而熱的低緯度表層海水向極地方向移動。2全球變暖破壞了洋流對熱量的調節作用。全球變暖後,極地冰川融化。融化的淡水注入高緯度海域,使當地海水鹽度降低,沉入深海的海水變少。
  • 對人類來說,全球變冷和全球變暖,哪個更可怕?
    對於人類而言客觀地說,這個問題放在不同的視角,得到的答案就不太一樣。地球在形成時曾經是一顆火球,也曾經被凍成了一顆雪球。學者們甚至發現,每當全球溫度變低時,都會引發遊牧民族南下,掃蕩南方的農業文明。即便是人類發展出了高科技,依然在許多問題上無能為力。其中最無能為力的就是氣候。著名的蝴蝶效應說的就是初始值只要有稍微一點點的變化,結果就有大有不同。人類對於預測氣候的能力是十分局限的。這也使得氣候的變遷會直接影響到人類糧食的生產量,有些極端的氣候帶來的災難依然讓很多國家束手無策。
  • 全球氣候變冷:西伯利亞南部的冬天,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
    2020年迄今,太陽有199天沒有太陽黑子,或者說71%的時間沒有太陽黑子。黑子的持續缺失表明舊周期SC24的太陽活動極小期還沒有結束;而新周期SC25還很弱,無法掙脫寒流的控制。在9月的最後幾天,西伯利亞南部的氣溫急劇下降。
  • 大西洋洋流變弱將導致氣候加速變暖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中美研究人員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對抑制全球氣候變暖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其速度放慢可能導致今後幾十年裡氣溫加速上升。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又稱墨西哥灣流,是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表層的溫暖海水從赤道附近運往高緯度地區,並將較冷的海水從深海運回赤道地區。
  • 全球變暖是假象?人類將面臨全球變冷情況,冰河時代真的來了嗎?
    全球變暖是假象?人類將面臨全球變冷情況,冰河時代真的來了嗎?科學家們對此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我們生存的地球很有可能並不是在變暖而是在變冷,科學家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觀點,下面就來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兩年來,全球變暖似乎成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科學家在對全球氣象進行檢測時發現,今年的氣溫即將高得離譜,可見我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到底是多麼強大。
  • 俄稱宇宙射線影響地球氣候 本世紀全球可能變冷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科技日報報導,20世紀後半葉,全球氣候變暖早已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 全球變暖引起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急劇增加?科學家已證實
    而這樣的災難也不僅僅是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上演,而最新科學研究表明,近年來洪災、野火、颶風和熱帶風暴加劇與氣候變化有關,有足夠的數據報告可以證明全球變暖愈演愈烈,最終足以對人類生活造成毀滅性影響。而且,由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難以適應如此快的氣候變化速度,比如像大山雀這樣的普通鳥類動物,那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真的為時不遠了?
  • 人類祖先因氣候不適而滅絕,如今全球正持續升溫,雷鳴般警訊
    全球變暖持續在地球各角落創下高溫紀錄,加州野火尤其引發關注,甚至燒掉仙境一般的納帕山谷一座米其林三星餐廳,那是人類文明終究不敵大自然反撲的證據。最近一項結合氣候模擬與化石紀錄的研究顯示,人類很可能因為不適應氣候變遷提早面臨滅絕命運。
  • 中科院團隊破解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氣候變化
    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最新通過分析青藏高原北緣西崑侖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黃土巖芯的研究發現,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乾旱區氣候總體呈持續變幹趨勢,全球變冷尤其北半球高緯度冰量增加和冰蓋擴展,可能是驅動亞洲中緯度地區360萬年以來西風氣候變化和乾旱化的主控因素,並可能通過粉塵輸送對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產力及與其相關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吸收和全球變冷產生重要影響
  • 氣候變化衝擊!南極洲冰蓋融化可能與人類活動有「直接聯繫」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和南極西部冰層的減少是人類活動與自然氣候周期混合的直接結果。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氣候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有「第一個證據」表明人類與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和南極冰層融化有關。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將南極冰層的部分融化歸因於周期性的大風和海水變暖。
  • 科學家:可能面臨變冷威脅
    自從工業化時代以來,人類不斷對地球進行溫室氣體排放,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溫室氣體帶來的地球變暖是越來越強,並且引發的極端性氣候現象也是越來越多,高溫,乾旱,強降雨,風暴等等都是一年比一年強,很多人可能覺得,部分的自然災難其實在減少,確實這也是一個正確的說法,但是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 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30年後地球會冷得離譜?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全球的自然變化還是很大的,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人類不斷地去探索自然有很大關係,在加上現在為了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工業的汙染,所以氣候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近幾年我們就能夠發展現在全球的氣候都已經變暖了,所以說溫室效應也是隨之而來,導致冰川融化,北極熊也沒了居住的地方。
  • 中科院團隊破解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氣候變化:總體持續變幹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最新通過分析青藏高原北緣西崑侖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黃土巖芯的研究發現,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乾旱區氣候總體呈持續變幹趨勢,全球變冷尤其北半球高緯度冰量增加和冰蓋擴展,可能是驅動亞洲中緯度地區360萬年以來西風氣候變化和乾旱化的主控因素,並可能通過粉塵輸送對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產力及與其相關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吸收和全球變冷產生重要影響
  • 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氣候變化
    但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加,2013年9月5日,《美國氣象學會通報》發文稱,經研究發現,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已經提高了極端炎熱天氣發生的概率。雖然目前不能找出關聯,但不可否認,極端天氣事件的出現與氣候變化有緊密關係。地球歷史氣候變化:在地球過去46億年的歷史中,大部分時段比目前溫暖,90%的時段只有一極有冰,10%的時段兩極有冰。
  • 氣候有新變化!「小冰河時代」將來臨,人類面臨「全球變冷」?
    氣候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隨著地球的不斷發展,人類文明也在不斷進步,如今世界人口的數量一直增長,人類活動越來越頻繁,這讓我們的地球已不堪重負,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全球氣候變暖也沒有得到緩解。
  • 中科院團隊破解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氣候變化:總體持續變幹
    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最新通過分析青藏高原北緣西崑侖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黃土巖芯的研究發現,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乾旱區氣候總體呈持續變幹趨勢,全球變冷尤其北半球高緯度冰量增加和冰蓋擴展,可能是驅動亞洲中緯度地區360萬年以來西風氣候變化和乾旱化的主控因素,並可能通過粉塵輸送對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產力及與其相關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吸收和全球變冷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