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半導體雷射器誕生,可在室溫下的可見光範圍內工作 | OE NEWS

2021-02-15 光電匯OESHOW

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其中大部分來自ITMO大學)宣布開發出世界上最緊湊的半導體雷射器。該雷射器可在室溫下工作在可見光範圍。根據這項研究的作者所說,雷射是一個只有310 nm大小的納米顆粒(比1 mm小3000倍),在室溫下可以產生綠色相干光。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記錄這些綠光,也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用肉眼觀察到。

據了解,該團隊選擇滷化鈣鈦礦作為其納米雷射的材料。傳統的雷射器由兩個關鍵元素組成:激發介質和光學諧振器。而鈣鈦礦可以提供這兩個特性:某種形狀的納米粒子既可以充當活性介質,又可以充當高效的諧振器。最後,科學家成功地製造了310 nm大小的立方體形狀的粒子,當它被飛秒雷射脈衝激發時,可在室溫下受激輻射。

該研究使用飛秒雷射脈衝給納米雷射器抽運,通過輻照分散的納米粒子,達到特定抽運強度下產生雷射的閾值,納米粒子開始作為典型的雷射器工作。此外,還研究了該納米雷射器激發抽運情況,發現其至少可在100萬次激發循環中工作。

此外,整個研究過程不需要施加外部壓力或非常低的溫度來使納米粒子用作雷射器。研究中描述的所有影響都是在正常的大氣壓和室溫下產生的。這使得該技術適用於專注於創建光學晶片、傳感器和其他使用光來傳輸和處理信息的設備的研究,其中包括用於光學計算機的晶片。

原文:https://phys.org/news/2020-06-scientists-smallest-semiconductor-laser-visible.html

光電行業的小夥伴們:

你是否衝在光電行業研發生產第一線,掌握了滿滿的技術與經驗?你是否對光電產業獨具慧眼,對產業問題與趨勢分析獨到?

徵稿方向

光學科普

工藝技術

微知識點

技術進展綜述

產業觀察

對熱點事件的評論

……

不僅能讓更多行業用戶認識你,還有優厚的稿費等著你哦~
投稿請聯繫:oepn@siom.ac.cn
本文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或網站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20個工作日之內聯繫我們,我們將協調給予處理。最終解釋權歸光電匯所有。

請聯繫oepn@siom.ac.cn

商務合作,請聯繫

季先生 18018304797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開發出世界上最緊湊的綠光半導體雷射器
    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近日,科學家宣布開發出了世界上最緊湊的半導體雷射器,該雷射器在室溫下工作在可見光範圍。
  • 世界上最小的半導體雷射問世,比1毫米的三千分之一還要小
    科學家研製出世界上最小的半導體雷射,可以在室溫下於可見光的範圍內 工作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俄羅斯ITMO大學( ITMO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發布了一款世界上最為緊湊的半導體雷射器,該雷射器可於室溫下在可見光的範圍內進行工作。依據論文作者的研究成果,這一雷射器的納米粒子在尺寸上只有310nm的尺寸,這一數值比1毫米的三千分之一還要小。
  • 科學家創造出最小的半導體雷射器-比毫米小3000倍
    科學家發明了在室溫下可見範圍內工作的最小半導體雷射器。由ITMO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宣布開發出世界上最緊湊的半導體雷射器,這種雷射器在室溫下可以在可見範圍內工作。根據這項研究的作者,雷射是一個只有310納米大小的納米顆粒(小於一毫米的3000倍),在室溫下可以產生綠色相干光。研究論文發表在ACS Nano上。
  • 俄國際團隊:創造出世界上最小的半導體雷射器
    由聖彼得堡國立信息技術、機械學與光學研究型大學(以下簡稱&34;)牽頭組建的國際科學家團隊於近日宣布,創造出世界上最小的半導體雷射器。雷射(圖片來源:tvzvezda.ru)聖光機大學新聞網報導稱,&34;該雷射器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及主要參數
    半導體雷射器件,一般可分為同質結、單異質結、雙異質結。同質結雷射器和單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多為脈衝器件,而雙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可實現連續工作。光泵浦激勵式半導體雷射器一般用N型或P型半導體單晶(GaAS、InAs、InSb等)作為工作物質,以其它雷射器發出的雷射作光泵激勵。  目前在半導體雷射器件中,性能較好、應用較廣的是:具有雙異質結構的電注入式GaAs二極體半導體雷射器。  半導體光電器件的工作波長與半導體材料的種類有關。
  • 世界「最短波長」的緊湊型雷射器誕生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半導體雷射器1個【聽】AI語音朗讀撰稿人 | 趙詩源(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博士生)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是一種快速、高功率的緊湊型半導體雷射器,其雷射垂直於頂面射出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及近期科研進展匯總
    半導體雷射器是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由於物質結構上的差異,不同種類產生雷射的具體過程比較特殊。常用工作物質有砷化鎵(GaAs)、硫化鎘(CdS)、磷化銦(InP)、硫化鋅(ZnS)等。激勵方式有電注入、電子束激勵和光泵浦三種形式。
  • 什麼是半導體雷射器?
    半導體雷射器件,一般可分為同質結、單異質結、雙異質結。同質結雷射器和單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多為脈衝器件,而雙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可實現連續工作。半導體雷射器的優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運轉可靠、能耗低、效率高、壽命長、高速調製,因此半導體雷射器在雷射通信、光存儲、光陀螺、雷射列印、雷射醫療、雷射測距、雷射雷達、自動控制、檢測儀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
    導讀:半導體雷射器聽著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實他就是雷射二極體,想必大家對雷射二極光都很熟悉了,但是它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嗎?不知道的話就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011.htm  半導體雷射器又稱雷射二極體,是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它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的特點,並可採用簡單的注入電流的方式來泵浦其工作電壓和電流與集成電路兼容,因而可與之單片集成。
  • 蘇州納米所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
    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是繼第一代Si、Ge元素半導體和第二代GaAs、InP化合物半導體之後的第三代半導體,通常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其為直接帶隙材料,禁帶寬度在0.7 eV (InN)至6.2 eV (AlN)之間連續可調,發光波長覆蓋了近紅外、可見光到深紫外等波段;其還具有發光效率高、熱導率大、化學穩定性好等優點,可用於製作半導體雷射器。
  • 半導體雷射器基礎知識簡介
    半導體雷射器件,一般可分為同質結、單異質結、雙異質結。同質結雷射器和單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多為脈衝器件,而雙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可實現連續工作。  小功率半導體雷射器(信息型雷射器),主要用於信息技術領域,例如用於光纖通信及光交換系統的分布反饋和動態單模雷射器(DFB-LD)、窄線寬可調諧雷射器、用於光碟等信息處理領域的可見光波長雷射器(405nm、532nm、635nm、650nm、670nm)。
  • 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原理及工作原理
    半導體雷射器又稱雷射二極體,是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雷射器。它具有體積小、壽命長的特點,並可採用簡單的注入電流的方式來泵浦其工作電壓和電流與集成電路兼容,因而可與之單片集成。由於這些優點,半導體二極體雷射器在雷射通信、光存儲、光陀螺、雷射列印、測距以及雷達等方面以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 新型太赫茲雷射器 | 只有鞋盒大小,能在室溫下工作
    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款緊湊型、在室溫下工作、能廣泛調諧的太赫茲雷射器,是迄今性能最優異的太赫茲雷射器,有望在高帶寬通信、超高解析度成像
  • 中科院科研人員開發出在室溫下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9月3日消息,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中科院科研人員開發出在室溫下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9月3日消息,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燈泵浦雷射器與半導體泵浦雷射器的比較
    燈泵浦雷射器與半導體泵浦雷射器比較:  半導體及燈泵浦雷射器都是採用ND:YAG(摻釹釔鋁石榴石)晶體作為雷射產生的材料,它可將808nm的可見光轉換為1064nm的不可見的雷射,但輸出雷射的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使晶體棒輸出雷射的泵浦源,半導體泵浦是利用半導體二極體發出808nm的光波;而燈泵浦是利用氪燈發出的光來泵浦,但氪燈發出的光的光譜較廣
  • 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是個啥?
    針對這一關鍵科學技術問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楊輝研究員領導的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採用AlN/AlGaN緩衝層結構,有效降低位錯密度的同時,成功抑制了因矽與GaN材料之間熱膨脹係數失配而常常引起的裂紋,在矽襯底上成功生長了厚度達到6 μm左右的InGaN基雷射器結構,位錯密度小於6×108 cm-2,並通過器件工藝,成功實現了世界上首個室溫連續電注入條件下激射的矽襯底
  • 半導體泵浦與燈泵浦雷射器在打標上的對比
    雷射設備專業家總結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燈泵浦雷射器與半導體泵浦雷射器比較  半導體及燈泵浦雷射器都是採用ND:YAG(摻釹釔鋁石榴石)晶體作為雷射產生的材料,它可將808nm的可見光轉換為1064nm的不可見的雷射,但輸出雷射的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使晶體棒輸出雷射的泵浦源,半導體泵浦是利用半導體二極體發出
  • 蘇州納米所在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矽是半導體行業最常見的材料,基於矽材料的電子晶片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種設備中,從智慧型手機、電腦到汽車、飛機、衛星等。另一方面,自1996年問世以來,InGaN基雷射器在二十多年裡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應用範圍遍及信息存儲、照明、雷射顯示、可見光通信、海底通信以及生物醫療等領域。
  • 中科院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問世!
    其為直接帶隙材料,禁帶寬度在0.7 eV (InN)至6.2 eV (AlN)之間連續可調,發光波長覆蓋了近紅外、可見光到深紫外等波段;其還具有發光效率高、熱導率大、化學穩定性好等優點,可用於製作半導體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