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未成年人事件頻發,「化學閹割」值得中國學習嗎?

2021-01-08 丁香醫生

煙臺警方全面調查女子控告鮑某某一案

4 月 8 日,有媒體爆出《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四年 警方立案》的新聞,據報導,煙臺一上市公司高管鮑某某自約 2016 年起性侵 14 歲養女小蘭(化名),公安部門已經辦理。隨即引發輿論熱議。

9 日夜間,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發布案情通報,稱鮑某某涉嫌性侵「養女」案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11 日,煙臺市公安局官方微信號發布通報稱,關於一女子控告鮑某某性侵一案,煙臺市公安局已組成工作專班,並商請煙臺市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對前期芝罘公安分局偵辦的案件事實及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正在進行全面調查。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在中國,性侵兒童的事件頻發。根據最高法的數據:2015 年 至 2018 年 11 月,全國法院共審結猥褻兒童罪案件 11519 件,平均每天幾乎有 7 例。

今年 3 月,「韓國 N 號房事件」引起網友舉報多家國內網站,同樣存在大量未成年不雅影像,註冊會員達八百萬餘,部分視頻甚至出現成年男性猥褻女童畫面。

每每「未成年」與「性侵」相關聯,除了挑動公眾的敏感神經,也會引發人們對於相關犯罪行為涉及的法律及處罰措施的討論。

對未成年人性犯罪,去年 6 月 10 日美國阿拉巴馬州籤署的一項草案:

針對兒童保護,規定性侵 13 歲以下未成年人的 21 歲以上罪犯,在距假釋期至少一月前,自費進行「化學閹割」,即使用藥物抑制性慾(能力)。

否則,該犯將繼續留監。

至此,化學閹割作為對性侵兒童的震懾方式,執行於歐洲部分國家、韓國;美國加利福利亞、路易斯安娜等8州。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

重複犯罪下的立法「閹割」

1941 年,醫學科學家哈金斯首發研究成果,論證抗雄激素對前列腺癌的治療功效;1987 年,性學家約翰·曼尼撰文承認:早於1966年,醋酸甲羥孕酮就被其應用於「戀童」欲的消解。

至此,化學閹割有了臨床證據的支持。

將拒絕化學閹割的性犯罪者強制送返監獄,這項法規,在法國早已通過,是當時的一系列的兒童性侵重複犯罪促成了這一立法。

2004 年,58 歲的弗朗西斯·埃弗拉爾第三次因性侵兒童入獄。當年,時任司法部長的佩爾本宣布將以藥物研究重擊重複犯罪,尤其針對兒童性犯罪者。

3 年後,假釋不久的埃弗拉爾再次綁架性侵 5 歲男童,引發公憤。時任總統薩科齊慰問受害人親屬,召開內閣會議,表示「不能放任病態、殺害和威脅兒童生命的人」外,決定若罪犯同意,將對其化學閹割,再返社會時須佩戴電子追蹤設備。

略顯諷刺的是,就在埃弗拉爾四度入獄時,因強姦 13 歲女童而入獄地另一位兒童性侵犯曼努爾而·達·呂克提前獲釋。

2009 年,呂克惡魔再現,姦殺晨練女性。總統薩科齊再次慰問受害人家屬,此後,國民議會通過嚴苛法案,對拒絕化學閹割的性犯罪者,將強制送返監獄。

對兒童性侵犯強制化學閹割的法規通過,還來自各國的研究數據——性犯罪者(尤其兒童性犯罪者)的重犯率普遍偏高。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心理學教授 Karl Hanson,對 31000 名性犯罪者追蹤 5 年後發現,其重犯率為 13.7%;再對 236 名性犯罪者追蹤7年後發現,其重犯率則上升到 28%。

日本科學警察研究所曾對 740 名兒童性犯罪者進行分析,105 人在 5 年內重犯,佔比 24%。

雖中國專業統計相對缺乏,但澎湃新聞曾梳理45份強姦幼女案公開文書,顯示一人性侵多名的情況佔 10 例,累犯 4 個;而上海基層兩院亦在辦案過程中認識到,兒童性犯罪者的重犯率高達 40% 以上。

基於此,化學閹割的防範作用凸顯。

美國司法部研究表明:性犯罪者經化學閹割,在被釋放後3年內,重犯率可從 60% 下降到15%~20%。根據瑞典、冰島、丹麥、挪威等北歐四國數據,化學閹割促使當地相關案發率,由 40% 減少到 5%。

頒布化學閹割法案的阿拉巴馬市政廳

圖片來源:CNN

2

化學閹割的爭議與隱憂

看上去簡潔有效的化學閹割手段卻也有軟肋,這導致它在西方國家爭議重重。

這些爭議中,首當其衝的是來自人權組織的質疑。

歐洲理事會反酷刑委員會(CPT)就曾強烈抨擊化學閹割,質疑捷克的化學(包括物理)閹割數據「不準確」,批評德國的化學閹割本質是對罪犯的「羞辱」。

赫爾辛基人權基金會(HFHR)也曾指責波蘭的化學閹割法規——任何所謂的「強行治療」均「從不具備合理的必要性」。

甚至,在前述阿拉巴馬州相關草案的關注中,違背美國憲法第八修正案(禁止施於殘酷且不尋常的懲罰)的質疑也曾多次被提及。

即使拋開人權意見者對「冷血」的質疑不論,在現實的層面,也有很多人擔心:化學閹割可能造成的「逆反」。

2016 年,在總統佐科·維多多的力推下,印尼通過立法,允許對戀童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然而,印尼醫生協會對比明確反對。表示侵犯人權的化學閹割無法治癒「戀童癖」,更會引發罪犯對執行醫生或社會的報復。

對此,國內學術界的討論也逐漸增多。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犯罪學專家宋浩波曾在一篇學術論文中曾對化學閹割總結道:

其療法「幾乎可完全消除罪犯的性慾」,而且可以使接受人繼續正常生活,僅為壓制會導致犯罪的心理傾向、生理欲望,是一種「人道主義的制裁方法」,這條觀點,在每一次惡劣性侵事件發生時均支持甚廣。

北師大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趙軍,在《新京報》的採訪中曾詳述道:

化學閹割「只能部分解決性犯罪的生理動因」,但性犯罪成因複雜,生理、心理、情景、社會等均有影響。單從生理因素著眼的預防措施,不太可能起到理想的預防效果。極端情況下,「過於嚴厲的、超出人道範疇的懲罰性規制措施,甚至可能導致更為極端的暴力犯罪」。

中華女子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張榮麗則認為,針對犯罪分子接受化學閹割後,因心理遭受重創繼而增加社會敵視和報復心理的擔心,有必要對已經實施化學閹割多年國家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研究和評估,全面和準確地評價化學閹割的實施效果,「為立法機關制定與化學閹割有關的法律法規提供科學的參考」。

3

呼聲漸高下的中國現狀

比之歐美,亞洲在化學閹割的問題上要保守得多。亞洲各國中,韓國最早引入了化學閹割。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熔爐》及《素媛》的推動下,韓國通過了《性暴力特別修正法案》(「熔爐法」)及《對性犯罪者進行防止性衝動的藥物治療相關法案》(化學閹割)的修訂。

韓國電影《熔爐》劇照

2012 年 5 月,韓國首次依法對性侵 4 名未滿 13 歲兒童的「少兒性嗜好症患者」重犯處以化學閹割,這在亞洲尚算首例。

2016 年 3 月,哈薩克斯坦通過針對猥褻、性侵幼童的化學閹割法案(2018 年 1 月 1 日生效)。2018 年 9 月,哈薩克斯坦進行首例化學閹割,並通過了可負擔 2000 名性犯罪者的化學閹割預算。

而在中國,性侵兒童的事件頻發,根據最高法的數據:2015 年至 2018 年11月,全國法院共審結猥褻兒童罪案件 11519 件,平均每天幾乎有 7 例。

但在立法方面,對性犯罪者進行密切追蹤(如佩戴電子腳銬)等措施,在中國尚未提上日程。

自 2002 年和 2005 年分別取消了飽受詬病的姦淫幼女罪和嫖宿幼女罪後,如今,中國終在區域性的從業限制上,剛剛走出一步。

2018年9月,武漢市江岸區檢察院針對一起猥褻兒童案,發出從業禁止量刑建議並被法院採納。被告人在刑罰執行完畢3年內禁止從事教育及相關工作。

2019 年 5 月,上海市政法委、市檢察院、市高法、市公安局等16家單位聯合發布《關於建立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制度的意見》,以「健全完善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從業人員的招錄和管理機制,加強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源頭預防」。

距離化學閹割的立法,也許我們尚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儘管尚未提上議事日程,社交平臺上,對於化學閹割的「引入」呼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在每一次惡劣性侵事件發生之後。

參考文獻

[01] BBC:Alabama Gov. Kay Ivey signs chemical castration bill into law.

[02] CPT:Council of Europe Anti-Torture Committee publishes report on the Czech Republic。

[03] GK Sturup:Sex Offenses:The Scandinavian Experience.

[04] Karl Hanson:Preventing sexual abusers of children from re-offending: systematic review of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05] 北大法寶 《關於兒童性侵的司法案例數據分析報告》

[06] 候韋鋒 《我國適用化學閹割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07] 廬映潔 《性犯罪之分部狀況及再犯罪研究——以德國及臺灣的狀況為說明》

作者 左異

責編 洋蔥

封面圖來源 站酷海洛

偶爾治癒

to-cure-sometimes

——

記錄人與疾病、衰老、死亡的

相處方式

偶爾治癒 | 常常幫助 | 總是安慰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高管性侵養女四年,你支持化學閹割還是物理閹割?
    第1、 對象嚴格「化學閹割」的適用對象限於重犯、累犯。根據韓國2011年的法律,凡是性侵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犯人都可能在出獄前2個月被進行「化學閹割」,最長時間為15年。比如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第一個對「化學閹割」立法的州,該州規定對13歲以下的兒童實施兩次以上性侵害的慣犯如果要申請假釋的話就需要「化學閹割」。在許多國家,一個犯人到底該不該被「化學閹割」也需要專家們嚴格的判斷。
  • 世界範圍幼童性侵頻發,各國採取化學閹割,中國何時能夠引進?
    當今世界中出現了大量幼女被性侵的事件發生,這些事件當中有很多光鮮亮麗的人物,比如說小孩的老師或者校長之類的,往往都是一些帶領小孩成長的領頭人卻對這群小孩伸出了罪惡的爪牙,現在這種幼童被性侵的事件越來越多,就在前段時間一個叫做新城的公司老總還因為涉嫌性侵幼女被上海公安機關調查了,現在的性侵事件越來越多
  • 「化學閹割」是時候引進中國了
    多災多難的2020年剛剛過去四分之一,多起有關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新聞,就不知第多少次讓許多網友再一次感到氣憤,伴隨著公眾的憤怒,對犯罪分子實施「化學閹割」的聲音再度高漲。▲每條相關新聞下都能找到類似的留言在談「化學閹割」之於中國的利弊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東亞鄰國的經驗與教訓。
  • 兒童屢遭性侵 我們是否該引入「化學閹割」?
    2 在中國,「猥褻、性侵兒童」事件屢見報端,但由於定罪量刑上還存在不少漏洞,犯罪成本過低,無形中讓犯罪者有恃無恐。 在中國法律中,還有一項「嫖宿幼女罪」廣受非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對「姦淫幼女」持零容忍態度,法官判刑時幾乎不考量事件發生時的條件。而在我國,「嫖宿幼女罪」卻讓許多犯罪者鑽了漏洞,將「猥褻幼女」辯說是「嫖宿幼女」,以減輕刑罰,甚至根本就不用受到刑罰。
  • 對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
    □記者 劉坤  性侵未成年人事件接連發生——  近期,性侵未成年人的事件接連爆出。  先是5月8日,海南省萬寧市第二小學校長陳某鵬及該市房管局工作人員馮某松帶6名小學生到酒店開房,緊接著近日爆出南陽市桐柏縣16名小學生被56歲教師性侵。
  • 「戀童癖、性侵犯、偷窺狂強制執行化學閹割」,「化學閹割」到底是什麼?聽起來就怪嚇人的!
    從這一天起,哈薩克斯坦成為繼美國部分州,俄羅斯,韓國,波蘭,印尼等國之後,又一個採取性侵兒童的罪犯實施化學閹割刑罰的國家,不僅如此,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還籤署命令,撥款20500英鎊用於後面繼續實施其他的2000多名性侵兒童罪犯的化學閹割….在過去,性侵兒童的罪犯都是判有期徒刑,之所以用上了化學閹割的嚴刑,完全是因為過去的這些年
  • 「男人化學閹割」到底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一名在2016年性侵兒童的罪犯,在衛生部門官員們的監督下被醫生注射針劑,正式接受哈薩克斯坦歷史上第一起化學閹割的刑罰! 從這一天起,哈薩克斯坦成為繼美國部分州,俄羅斯,韓國,波蘭,印尼等國之後,又一個採取性侵兒童的罪犯實施化學閹割刑罰的國家,不僅如此,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還籤署命令,撥款20500英鎊用於後面繼續實施其他的2000多名性侵兒童罪犯的化學閹割….在過去,性侵兒童的罪犯都是判有期徒刑,之所以用上了化學閹割的嚴刑,完全是因為過去的這些年
  • 「化學閹割」治性侵看上去很美
    總統李明博當天就該事件向受害者家屬致以慰問,並向國民致歉。韓國政府4日決定,對性侵案犯人擴大實施「化學閹割」的範圍。韓國現行法律規定對未滿16歲的性侵犯實施藥物治療,而政府此次決定將該法律的適用範圍擴大到未滿19歲的性侵犯。韓國國會20名議員5日甚至提交一項法案,要求對性侵犯罪慣犯處以「物理閹割」以儆效尤。
  • 中國應該「化學閹割」強姦犯嗎?(圖)(1)
    該案發生不久後的5月,印尼總統佐科頒布一項緊急法令,允許性侵兒童者被處以死刑或化學閹割。根據BBC報導,印尼這項備受爭議的法律在10月初通過。然而,印度尼西亞醫生協會表示此類手術違反行醫道德,其協會成員不能參與。事實上,是否應對性侵兒童案的罪犯實行化學閹割,在許多國家都是備受爭議的問題。
  • 化學閹割:韓國可能「過了」,但中國別「不及」
    」全面適用化學閹割。但另一方面,也有觀點認為,化學閹割是恢復了「肉刑」,動搖了人類數百年來現代法治的基石。有人針鋒相對地指出,「化學閹割」並不是一種肉刑,稱之為「治療」或者「矯正」更為貼切,因為化學閹割的過程本身是可逆的,絕不是在恢復古代的「宮刑」。  應該看到,哪怕引進化學閹割的國家,也保持了謹慎的態度,化學閹割也往往只適用於性侵未成年人、戀童癖的累犯。
  • 對性侵兒童者實行化學閹割?數據顯示這對降低性犯罪有效
    七年前,根據趙鬥淳性侵幼女娜英改編的韓國催淚電影《素媛》,如一顆巨石投入沉默的湖水,引發社會震蕩。影片中,小女孩素媛在上學路上遭到醉漢殘暴性侵,導致終身殘疾——大小腸流出體外、肛門等器官80%受損。韓國民眾怒了,他們聯合請願,推動《性暴力犯罪者的性衝動藥物治療相關法律》問世。2012年5月25日,韓國首例樸姓強姦慣犯被執行化學閹割。
  • 針對青少年的性侵越來越多,化學閹割、終身定位的震懾恐怕並不夠
    化學閹割其實並不是真的閹割,而是一種藥物治療手段,本質上是精神病治療方法的一種,矯治才是化學閹割的核心——事實上,化學閹割跟物理閹割完全是兩回事,後者在閹割一定時間後完全不可逆,但化學閹割卻需要維持藥劑的施用,否則就會逆轉。
  • 現代「葵花寶典」之化學閹割,了解一下?
    「化學閹割」成為輿論場一個焦點議題。化學閹割是相對於物理閹割而言的舉個慄子古代淨身太監所經歷的那般通過損壞、切割生殖器官等物理手段實現的叫做物理閹割化學閹割不會以物理切割的方式除去人體的任何器官也不會造成絕育的後果化學閹割的普遍做法是給犯人注射降低男性荷爾蒙的藥物從而抑制性衝動和性慾
  • 我要上觀網|各國懲罰性侵犯:電子腳鐐收費貴 化學閹割有效但侵犯人權
    【觀察者網 文/張雅琦】近期,觀察者網熱點新聞之一就是猥褻兒童的相關事件。回顧一下最近的新聞標題。 有同學建議學習美國,用電子腳鐐。 虎皮貓頭鸚解讀 勞教不是取消了嗎?應該比強姦罪判的更重,出來還要帶美國那種電子腳鐐。 海角天涯解讀 要是發生在美國,會一輩子帶上定位腳環,犯罪汙點終生記錄,且不得靠近兒童聚集場所。。。。。。
  • 「化學閹割」到底是什麼,中國為什麼不施行?
    最近的風浪很大,造假的,性侵的,互罵的,謀害親骨肉的,公眾的注意力都不知道往哪放了。沒有結果的事情,怎麼能把妄加的猜測公之於眾呢?在有事件的完整信息和深入還原之後,我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大家的。畢竟,有些東西不能造假。
  • 被閹割後的男生,還有X欲嗎?|黃體生成素|性侵案|生殖器|閹割|圖靈|...
    但是重點來了雖說化學閹割這種辦法並不會損失身體器官然而它的>就是化學閹割中最為著名的一個受害者1952年大概是圖靈的本命年致使圖靈走到哪都變成人們的談資瀕臨崩潰的圖靈在1954年選擇了自殺英國是最早實行化學閹割的國家之一而韓國是執行化學閹割
  • 驚悚恐怖——化學閹割不為人知的一面
    此外,韓國人還有「化學閹割」偷窺狂的打算。目前來看,這個曾拍出過《熔爐》和《素媛》的國家,對於包括未成年人猥褻在內的性犯罪可謂「0容忍」。 從1999年歌手「紅豆」連續猥褻7名男童案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到2009年「貴州習水嫖宿幼女案」掀起輿論並最終廢除「嫖宿幼女罪」(因為不利於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中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猥褻案的刑罰一直在不斷調整。
  • 多國對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 研究稱有效
    6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化學閹割法案」,決定對19歲以上的兒童性犯罪者實行藥物治療,根除罪犯的性衝動。韓國由此成為亞洲第一個對性犯罪者實施化學閹割的國家。  化學閹割是世界各國應對不斷發生的針對兒童的性暴力犯罪而採取的新舉措。早在今年6月8日,波蘭對犯有強姦罪及戀童罪的男性強制施行化學閹割的法律已經正式生效。
  • 化學閹割你聽說過嗎?這些國家都實行了化學閹割
    化學閹割是一種用來懲戒性犯罪者的手段。因為文化傳統的影響,大部分中國人對「性」還是諱莫如深的,所以對化學閹割也不甚了解。其實,化學閹割遠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早在上世紀中期,因為暴力性犯罪頻發,加上即使處罰過犯罪者後,也仍有屢教不改者。
  • 素媛案罪犯3個月後刑滿出獄#為何不「化學閹割」呢?
    #素媛案罪犯接受心理治療#趙鬥淳現年68歲,2008年他綁架並性侵一名8歲女生,致對方殘疾。但法官判其「年齡大且酒後精神不穩」,加上當時韓國刑期上限的法律規定,趙鬥淳僅獲刑12年。韓國民眾曾在青瓦臺聯名請願,呼籲禁止釋放趙鬥淳,但此舉難以奏效。出獄後,趙鬥淳的照片將公開5年,還需要戴7年電子腳鏈。韓國不是有「化學閹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