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處在四周無比荒涼的大山深處;
亦或將來由於某種原因(戰爭),家破人亡,不得不進行荒野求生。
此時你會作何感想,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默默的等待死亡;還是奮發有為,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像荒野求生裡的貝爾.格裡爾斯一樣,在世界上最荒涼的環境裡掙扎求生。
毋庸置疑,我們現在的人類相比較我們的老祖宗來說,雖然某個專業的知識更加的專業,精通,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整體的技能要比老祖宗差得很遠,好比來說,現在我們只需要在某個領域有一技之長,用這一技之長為自己謀取最大化財富,而用自己的財富來平衡自己其他方面的短處,飯可以不會做,有飯店和外賣可以滿足自己;家裡可以不用打掃,有保潔阿姨為你周到的服務;衣服可以不用洗,有洗衣機和乾洗房。
而我們的老祖宗(從智人開始),那可謂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外出打獵,既要對周圍環境做出判斷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還要確保能夠捕捉到食物;外出採集,要對食物的毒性加以甄別,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還要能夠對天氣有足夠多的認識,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我們的老祖宗不會做的。
在《荒野求生》這部紀錄片裡,貝爾.格裡爾斯去世界上最荒涼,最危險的環境裡,掙扎生存,一個人最先要面對的就是如何讓戰勝孤獨恐懼的情緒,深處野獸出沒的荒野,首先要讓自己的心裡足夠強大,只有心理強大了,才能夠邁開荒野求生的第一步,我們平時身處鬧市,體會不到一個人在一起的感覺,孤獨致死,這種情緒足以殺死一個內心脆弱的人。就像前段時間熱映的《巴比龍》裡面的情節,裡面的奴隸主對於想要逃跑的奴隸最嚴重的懲罰就是把昆蟲,它關進一個人的監獄裡長達三年五年,對於多次想要逃跑的奴隸,就把他們送到大海裡的一個孤島上,讓他們對於生活的希望徹底消失。
第二步,你要學會如何生火,如何取得水源,如何獲得食物,如何避開大型野獸的襲擊,當然你也要學會怎樣保護自己不生病。在《荒野求生》裡,貝爾.格裡爾斯吃蚯蚓,吃腐爛木頭邊上的毛毛蟲,看起來噁心,但是為了補充蛋白質;在晚上睡覺也睜一隻閉一隻,當外面有動靜時,為了安全起見,又不得不長途跋涉,甩掉猛獸,不敢有絲毫懈怠。
野外求生,不是把情況想到差不多就行,要把情況考慮到最差,這樣你才有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