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求生之類的節目一直頗受觀眾歡迎,似乎現世安穩的人們都喜歡那種挑戰大自然、無論在觀感還是臆想中都極刺激的感覺。這其中具代表性的有「貝爺」(貝爾·格裡爾斯)的《荒野求生秘技》系列,和「德爺」(埃德·斯塔福德)的《單挑荒野》系列。
的確在看這種節目時,會滿足人們在對應不同的惡劣環境中該如何「活下去」的獵奇心理,看著節目裡那些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的自然世界,不禁會幻想,假如是自己身臨其境,是否也能像主角那樣生存。是否能下的嘴去吃各種各樣的大自然生物以維持身體機能?這其中像貝爺吃過的:老鼠、蛇、蜈蚣、蠍子、蛆、軟體蟲、牛眼睛、各種動物屍體…其中大部分都是抓起就放入口中生吃,另外我相信絕沒有幾個人喝過自己的尿液…
像這類題材的電影也不在少數,例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遭遇海難的少年派和老虎理察·帕克一人一虎一船在危機四伏、驚濤駭浪的大海中漂流200多天最終得救的奇遇故事。
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更加讓人覺得真實,如果一個人陷入絕境的孤島,該如何才能活下去?
不像求生節目那樣基本都是有設計、有計劃的,實在無計可施了身後還有救援團隊,對於真實的「求生」意義來說,這是本質上的區別,因為求生是充滿未知的,人在這種境地中,心理會遭遇極大的變化,幾乎不知道一切該怎樣進行,多半是迷茫或絕望的。
《荒島餘生》中查克被海浪衝到的未知孤島、荒無人煙,他呆坐在那兒,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直到天黑下來…設身處地的想,在那種突逢巨變的情境下,人的情緒會是何等的低落、恐懼…並非每個人都像主角那樣的堅強,人連天黑都會怕,怕那些黑暗中充滿的未知。
毫無疑問,想要活著,最需要強烈的信念支持。查克才在聖誕節和女友告別,收到這枚女友送的聖誕禮物-貼著他最愛照片的懷表,在飛機遇難時他曾冒著生命危險撿起它。他需要收拾整理心情,準備在這裡的生活。
人生最重要莫過於吃飯喝水,求生也一樣。但在這樣的絕境中,哪裡會有現世中的美味佳餚…吃飽喝足也是奢望。查克嘗試過下海捕魚,但對於毫無經驗的他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
他赤腳在海中行動被刺破了腳,鮮血直流的畫面觸目驚心!遊海泳被嗆水已經難以遭受了,海水裡的傷口是什麼感覺,無法想像。他喝落葉上積餘的水,吃費盡力氣才打開的椰肉…
他在一次看到海上有船經過,想劃著救生汽船逃走…但人在這種自然力量面前真是何其渺小,翻滾而來的海浪海嘯一般無情的把他推回岸邊…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挑戰大海的勇氣,就算衝過了海浪,飄搖在無邊的大海中更讓人恐懼,不如在島上讓人安心。
被海浪衝回現實的查克嘗試鑽木生火,在失敗被刺破手後的他失望的歇斯底裡,他衝著四周大喊,打翻踢開了一切,他終於爆發了,這種絕望太讓人無法承受。他血流不止的手拍到了拆開快遞中的一隻排球,在稍後冷靜下來的查克看到印著血跡的球的模樣,他給它畫出笑臉,從此這隻叫「威爾遜」的球,或「人」是他最重要的精神伴侶,他給「他」講笑話,對「他」傾訴一切。
有了威爾遜的陪伴和支持,查克重拾了信心,他生出了火,有了火無疑更讓人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火可以取暖,可以烤熟食物,可以照亮黑暗,可以驅除危險…
鏡頭在火的光影閃爍中來到了四年後,查克適應了這個孤島生存了下去,和威爾遜一起,變成另一番樣子。
查克的樣貌滿足了我們對「野人」的幻想,他已經成了生存技能嫻熟的「自然人」,威爾遜的樣子也變得像查克。
吃著抓來的魚肉的查克時,發直的眼神。
後來查克在得到一塊海浪衝來的膠皮而得到了靈感,開始製作木伐準備重新衝進大海尋求出路,最後他帶著威爾遜,終於成功有了突破,衝進漂流在大海上,當一次他醒來發現威爾遜「離開」了他被衝進海裡時,他不顧一切的跳下海想救回「他」,但最終無奈的以失敗告終,陪伴他四年的威爾遜遺失告別了他,而後查克被經過的輪船救下,回歸了人類社會的正常生活。
《荒島餘生》整體看起來比較平淡真實,電影中關於求生經過的講述並不多,只靠對查克生存過程中的情緒心理和精神變化去感受,但我覺得真實的求生過程會更加艱難。
人在這樣的絕境中信念絕對是最重要的,但靠「威爾遜」那樣的角色對普通人顯然不足夠,因為「他」是死的,並不能給我們回應,在這樣的孤島上,居然連一隻猴子、一隻鳥都沒有…會是如何的死寂。我想人更需要一個有真實生命、哪怕會動一下的「威爾遜」。這樣才能度過那些風吹雨打、日夜交替的迷茫歲月,才能排遣孤獨。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的那隻老虎,雖然它充滿了危險,但起碼是活的,在那樣的絕境中互相陪伴要真實的多。
還有每天吃什么喝什麼,會不會得病、受傷感染,每天該做些什麼,隨著每天的交替的心理精神變化…這些都是無法正常想像的。
真實世界的故事多數時更加殘酷,別說是四年,哪怕是四個月、四個星期、四天…也難承受的多。假如人真的陷入絕境,真的能像電影中那樣生存嗎?
大家還有哪些精彩的求生類電影?請給我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