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臺北2月27日電 題:「『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專訪臺灣知名歷史學者王曉波

  新華社記者吳濟海 劉歡

  「若以宏觀視之,『二·二八』事件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反蔣運動的臺灣版,與省籍問題和『臺獨』運動無關。」臺灣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曉波說,有政治勢力把「二·二八」說成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是中國人鎮壓殺害臺灣人,是不真實的,是挑撥離間,是為了將「臺獨」合理化。

  今年74歲的王曉波,曾任教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及臺灣史。他還曾擔任臺高中課綱微調召集人,是臺灣知名歷史學者。在「二·二八」事件爆發70周年前夕,王曉波就該事件相關問題在臺北接受記者專訪。

  王曉波說,雖然「二·二八」事件已獲平反,但臺灣社會省籍衝突並未緩和,社會政治分裂益甚,「二·二八」的真相更加不明。身為知識分子,有責任要把真相告訴民眾。

  「二·二八」的真相是省籍矛盾衝突嗎?王曉波說,肯定不是,「讓歷史來說話吧」。

  他介紹,歷史人物回憶錄和口述歷史可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除一小撮日本「御用紳士」外,臺灣人民莫不歡欣鼓舞、慶祝光復,現在80歲以上的老人亦當猶有記憶。

  在「二·二八」爆發前夕的1947年1月9日,臺北上萬名學生衝破阻力上街示威遊行,高喊「反對內戰」「美軍滾回去」等口號,抗議美軍強暴北京大學女生沈崇。

  「試問,若『省籍衝突』已嚴重到瀕臨爆發『二·二八』事件,臺灣的學生會去為一個北京大學女生示威遊行嗎?」王曉波說,同理,當年2月11日,臺北市民從龍山寺遊行到行政長官公署請願,表達「反飢餓、反內戰」訴求,在大陸打的國共內戰關臺灣人什麼事?臺灣人反什麼?「可見,這是臺灣人民對大陸同胞反蔣反美反內戰的呼應。」

  「二·二八」爆發後的3月1日起,臺灣開始出現一些外省人被打事件。對此,王曉波表示,這只是大規模群眾運動過程中的一時失控,不能算族群衝突。

  他介紹,1947年3月6日,由官方和各界人士共同組成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委會」)發表《告全國同胞書》闡明事件真相:「事件根本由腐敗政治之結果而來。已非只因專賣局吏之不法行為所致,亦非由於省界觀念而發生的事件。故對此次事件,整個臺灣政府應負全部責任。」

  《告全國同胞書》還寫道:「這次『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官汙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要排斥外省同胞,我們歡迎外省同胞參加這次改革本省政治的工作……親愛的同胞們,我們同是黃帝的子孫,民族國家政治的好壞,每個國民都有責任,大家拿出愛國熱誠來,和我們共同推進,我們很誠懇地歡迎各省同胞的幫忙協助……有一部分外省同胞被毆打,這是出於一時誤會,我們覺得很痛心,但也是我們同胞的一個災難,今後絕對不再發生這種事件。」

  王曉波說,還有其他民眾自治團體也發出了類似告同胞書,可見,「二·二八」事件絕不是省籍矛盾,而是臺灣民眾反抗當局腐敗政治的一次群眾運動,與當時全國各省的類似運動的性質是一樣的。

  民眾團體「臺灣民主聯盟」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說:「對著我們此次忍不可忍的抵抗,不只六百萬同胞熱烈響應,四萬萬五千萬全中國同胞也一樣寄以熱烈的同情。」

  王曉波說,這反映了「二·二八」雖是自發性的群眾運動,但卻是自覺地和大陸同胞反內戰的運動相呼應。

  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新華廣播電臺發表《臺灣自治運動》,聲援「二·二八」起義,文中說:「臺灣同胞的自治運動,是一定勝利,而且不久就會勝利的。中國共產黨人熱烈讚揚臺胞的英勇奮鬥,而且預祝臺胞的光榮勝利。」

  3月8日,上海《文匯報》刊出臧克家的新詩《表現——有感於臺灣二二八事件》:「……五百天/五百天的日子/還沒有過完/祖國,祖國呀/你強迫我們把對你的愛/換上武器和紅血/來表現!」

  大陸聲援「二·二八」的還有郭沫若的《還要警惕著不流血的「二·二八」》、沈鈞儒的《臺胞決不會奴服的!》、章伯鈞的《紀念「二·二八」感想》、鄧初民的《把臺灣問題提到全國人民面前來》等等。

  王曉波說,如果「二·二八」是省籍矛盾,是「臺獨」,剛剛八年抗戰勝利的大陸外省知識分子和中共中央會聲援「二·二八」嗎?他強調,「二·二八」事件不是省籍(族群)衝突的結果,以「二·二八」為省籍(族群)衝突,那都不是真實的,而是分化族群團結的挑撥離間。

  對於有人稱,「二·二八」事件中,有臺灣民眾主張「聯合國託管臺灣」甚至「臺灣獨立」,甚至有100多臺灣民眾籤署了一份「請願書」,王曉波說,從「處委會」等重要團體的文告和主張看,從未有過主張「臺獨」或託管。「處委會」重要成員王添灯甚至拒絕美國提供武器。

  「處委會」提出了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主張,「臺灣民主聯盟」等團體也發表了改革綱要。王曉波說,這些團體的主張,主要是要求臺灣民主和地方自治,並無任何「臺獨」相關內容。「專制獨裁和民主自治的衝突,不是『省籍衝突』,也與『臺獨』無關。」

  王曉波說,「二·二八」的檔案已經解密了,上述「請願書」至今誰也沒有看見過原件,可以推測根本就是有心人士捏造的。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0周年,島內各界仍然各自解讀。王曉波說,欠歷史的應還給歷史,欠「二·二八」的應還給「二·二八」了,不應該再為政治目的進行族群操弄和扭曲,貽害臺灣人民。

相關焦點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李慧穎)「大量的史實都證明,『二二八事件』不是民進黨所宣稱的『臺獨的源頭』。」在28日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說。連日來,臺灣社會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各界人士呼籲,勿借「二二八」事件操弄「臺獨」、挑動對立。
  • "二二八事件"70周年 臺島內有人試圖篡改真相
    從1987年「解嚴」以後,特別是2000年民進黨上臺以來,關於「二二八事件」的各種話題不斷冒出,從事件起因,到各地動亂場景,再到關押審判、死亡人數等,島內歷史學者、政治派別、研究單位等,幾乎是「人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民進黨一直在熱炒、利用「二二八事件」的話題。
  • 臺灣新聞晚播報:「二二八事件」民進黨在隱瞞什麼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2月24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民進黨當局上任後,強調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
  • 臺灣多場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
    中新社臺北2月28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陳悅)28日是「二二八」事件69周年紀念日,臺灣當局及各界舉行多項活動來紀念這一數十年來深刻影響臺灣社會的歷史悲劇。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2020年02月28日 11: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如何療傷止痛,都不容易完全抒解。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
  • 孫中山蔣介石銅像遭噴漆,馬英九:保證二二八事件絕不重演
    另據中新網消息,綜合臺灣「中央社」報導,2月28日「二二八事件」69周年紀念日當天,位於臺北市八德路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在凌晨3時50分傳出遭人縱火。根據八德大樓相關人士表示,該名縱火人士騎乘一輛摩託車,向中央黨部外的廣場丟擲4枚汽油彈,且丟了多張文宣品。對於遭丟擲汽油彈事件,國民黨高層正在了解狀況中。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他說,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一群北大的臺灣學生弔唁時所送的輓聯是這麼寫的,「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這說明那時臺灣人民是把孫中山當作「精神領導」的。 如今,「臺獨」人士和民進黨籍縣市長開始抵制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尤以臺南市長賴清德為甚。
  • 臺灣學者發來「跨海視頻」:兩岸文化交流不應中斷
    、出版與人文智庫平臺建設、人文智庫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和探討。鑑於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部分參會臺灣學者在島內無法親赴現場,以特殊地「跨海視頻」方式參加研討。、社會科學院院長許介鱗許教授在視頻發言中表示,對於臺灣一些學者提出的有關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推進了臺灣現代化進程的觀點,他本人持反對意見。
  • 警惕「臺獨灰犀牛」!學者:蔡英文在表面「穩定」下可能是「暗潮...
    蔡英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執政一年來,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有大陸學者以近來輿論熱詞「灰犀牛」比喻「臺獨」,強調「臺獨」風險不可忽視,其中最大癥結在於民進黨無法揚棄「臺獨」立場。根據港媒報導,在26日舉行的兩岸智庫學術論壇上,「臺獨」風險是否可控,引發與會學者熱議。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強調,要高度警惕、防範和遏制「臺獨」的風險。他認為,從現在臺灣政治發展的態勢和趨勢來看,「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正在越來越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威脅和臺海和平的最大挑戰。
  • 「臺獨」政黨提案稱持大陸居住證者要除臺籍 臺媒:變相懲罰臺灣人
    不過「臺獨」政黨「時代力量」黨團26日聲稱將進行「提案」,要剝奪申請者臺籍。有學者認為,這種做法只是變相懲罰據實申報的臺商、就學人士。據臺灣《聯合報》9月25日報導,「時代力量」黨團公布「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要求剝奪申請人臺灣戶籍,預計10月2日會進入臺「立法院」程序委員會。
  • 2019,臺灣島內會搞激進「臺獨」嗎
    在您看來,兩岸要結束軍事對峙需要什麼樣的契機和條件?王在希: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對兩岸關係而言是歷史性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大陸開始對臺實行「和平統一」的方針。在此之前,大陸也有過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想法,但基本思路是「武力解放」。
  • 徹底解決臺灣問題的時間,近了!
    這一發展,將迫使中國政府考慮徹底解決臺灣問題,以徹底粉碎國際反華勢力利用臺灣問題羈絆中國發展的企圖。《臺灣旅行法》法案於2017年1月13日由共和黨眾議員夏波、薛爾曼和羅伊斯共同提出,共獲80名議員聯署。民主黨參議員魯比歐也於2017年5月4日提出參院版《臺旅法》,目前共有7位參議員聯署。
  •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葉慶耀逝世,二二八事件後乘舢板從臺赴陸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葉慶耀逝世,二二八事件後乘舢板從臺赴陸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2-11 13:48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什麼總有一部分臺灣人想獨立?為什麼大陸堅決反臺獨?
    我最近一直在想一個缺乏歷史記載和考古學佐證的問題,冰河期末期(大約一萬年前)大陸與臺灣之間的陸橋淹沒之後,臺灣有沒有居民(之前有長濱文化人),這部分居民有沒有將基因融合到後來的南島人。流行的說法是大約5000多年前,南島人開始遷徙到臺灣,普遍認為,這就是我國臺灣原住民的祖先。
  • 臺灣欲改成與日韓相同時區 臺學者:隱性卻實質的宣布「臺獨」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近日臺灣有網友日前於「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發起聯署,希望臺灣地區時區從與大陸相同的「GMT+8」,調整為跟日韓一樣的「GMT+9」,短短2天就成案,蔡當局主管機關最晚則必須於12月19日響應。對此,師大教授範世平表示,這是一種「隱性卻實質的宣布『臺獨』」。
  • 大陸將紀念「二·二八事件」 臺灣各方反應不一
    【觀察者網綜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於2月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之際,大陸有關部門會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臺灣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各方反應不一。 臺灣《旺報》在9日再度引述了大陸方面關於2012年舉辦的「二·二八事件65周年學術研討會」的相關報導。
  • 學者分析:挾裹「文化臺獨」的「文化基本法」
    廈門市臺灣學會研究員、副秘書長楊仁飛1日在華廣網刊文分析蔡英文上臺以來不斷推動的「文化基本法」立法工作。蔡版「文化基本法」是由特定政治立場、曲解臺灣歷史文化的人制定出來的,是服務「臺獨」目標的文化戰略工具,也是忽悠民眾、服務蔡英文執政的政治工具。
  • 多數臺灣民眾已認清蔡英文的「臺獨訊號」
    2016選前,蔡英文一方面汙名化「九二共識」以及馬當局兩岸政策績效,另一方面提出虛幻的「維持現狀」論述,並以「依憲執政」作為藉口、以「既有政治基礎」為包裝試圖架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再加上當時一些島內媒體對大陸方面個別涉臺發言的過度炒作和解讀,讓臺灣民眾誤以為蔡英文提出了讓大陸接受的兩岸論述。
  • 港媒:「臺獨」不停步 要搞「廢省」、廢「兩岸條例」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公開「喊獨」之後,島內「獨派」推動「臺獨」的動作接連出現,最新一項是民進黨「立委」張宏陸2日以節省預算為由,在「立法院」要求蔡當局由同一人擔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和「福建省政府主席」。
  • 「時代力量」擬提「臺獨公投」 臺網友:饒了臺灣吧!
    海外網12月18日電 「臺獨」政黨「時代力量」今天(18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將發起多項涉及「臺獨」和「主權」議題的「公投」題目,包含草擬「新憲法」、以「臺灣」名號參與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甚至還妄稱要移除「護照」上的「Republic of China」等;「時代力量」稱,今日會在網站公布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