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2021-01-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李慧穎)「大量的史實都證明,『二二八事件』不是民進黨所宣稱的『臺獨的源頭』。」在28日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上,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說。連日來,臺灣社會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各界人士呼籲,勿借「二二八」事件操弄「臺獨」、挑動對立。

  為紀念「二二八事件」71周年,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與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8日舉辦《春天——許金玉與辜金良的路》新書發表會。這本書以上世紀五十年代臺灣白色恐怖受難人許金玉女士與其同為政治受難人的夫婿辜金良先生的生命歷程為主題。

  主辦方通過現場放映紀錄片、相關學者和媒體人座談的形式,藉由相關當事人的親身經歷,回顧歷史真相。

  「民進黨一直宣傳有『二二八事件』才有『臺獨』意識的起源,這完全是扭曲事實。」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說,「二二八事件」後一些臺灣的有識之士在失望之餘,認識到中國要有新的出路,於是投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五十年代遭到迫害和鎮壓。「這一段歷史,卻因國民黨長期掩蓋、民進黨的故意操弄,被曲解為『臺獨』的源頭。」

  藍博洲指出,當年的史實可以證明,「二二八事件」發生時,臺灣社會並沒有什麼「臺獨」意識,這段歷史卻被政客不斷扭曲篡改,當作「臺獨」的源頭養分,每年的紀念活動都被民進黨搞成政治祭拜。

  孫文學校、中華泛藍聯盟等近日也在臺北舉辦「228的謊言與真相資料展」,陳列了與「二二八事件」相關的一萬多份檔案、照片、信函等史料,斥責民進黨以及「臺獨」人士刻意扭曲歷史真相,將「二二八事件」當作煽動「臺獨」訴求、挑動族群仇恨的政治養分。

  孫文學校總校長、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指出,有些人基於政治需要而用謊言來篡改史料、曲解歷史,窮盡一切伎倆,消費「二二八事件」給臺灣社會帶來的傷痛,以圖達到民進黨贏得政權、掌握臺灣史話語權的目的,然而受害的卻是臺灣民眾。

相關焦點

  • 臺灣多場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
    臺灣多場活動紀念「二二八」事件69周年 2016-02-28 19:28: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孫中山蔣介石銅像遭噴漆,馬英九:保證二二八事件絕不重演
    孫中山蔣介石銅像遭噴漆,馬英九:保證二二八事件絕不重演 中國臺灣網、中國新聞網 2016-02-28 16:17 來源:澎湃新聞
  • 大陸將紀念「二·二八事件」 臺灣各方反應不一
    【觀察者網綜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於2月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之際,大陸有關部門會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臺灣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各方反應不一。 臺灣《旺報》在9日再度引述了大陸方面關於2012年舉辦的「二·二八事件65周年學術研討會」的相關報導。
  • "二二八事件"70周年 臺島內有人試圖篡改真相
    原標題:「二二八事件」70周年國民黨師長之子講述歷史,島內少數人試圖篡改真相明天台灣將迎來一個敏感時刻——「二二八事件」70周年。二十多年以前,這段歷史在島內還是個避諱的話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報導,蔡英文當日在其社交平臺發文稱,「二二八事件」的檔案摞起來已有228米高,且「推動轉型正義是臺灣最重要民主工程之一,常要在迷霧中挖掘真相。」1945年日本戰敗後,臺灣終於擺脫殖民統治,回歸祖國懷抱。而從日本手中接收臺灣的國民黨政府,由於軍政風紀敗壞、治理無方,導致社會秩序混亂、經濟發展停滯。民眾的失望最終激起臺灣同胞奮起反抗,「二二八事件」就此發生。
  •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二二八」事件73周年 馬英九再向受難者及家屬致歉 2020年02月28日 11: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3周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巨大的歷史傷痛,無論如何療傷止痛,都不容易完全抒解。他再次向「二二八」、戒嚴時期不當叛亂及匪諜審判案件受難者及家屬表達歉意與慰問。
  • 臺灣新聞晚播報:「二二八事件」民進黨在隱瞞什麼
    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  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2月24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民進黨當局上任後,強調追究「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
  • 臺灣學者:「二二八」事件與省籍問題和「臺獨」無關
    臺灣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曉波說,有政治勢力把「二·二八」說成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是中國人鎮壓殺害臺灣人,是不真實的,是挑撥離間,是為了將「臺獨」合理化。  今年74歲的王曉波,曾任教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及臺灣史。他還曾擔任臺高中課綱微調召集人,是臺灣知名歷史學者。在「二·二八」事件爆發70周年前夕,王曉波就該事件相關問題在臺北接受記者專訪。
  •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葉慶耀逝世,二二八事件後乘舢板從臺赴陸
    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葉慶耀逝世,二二八事件後乘舢板從臺赴陸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2-11 13:48 來源:澎湃新聞
  • 蔣介石夢碎西南曾想自殺 為何最終選擇去臺灣?
    1949年,蔣介石決定將國民黨及政府機構遷移臺灣,自此,臺灣歷史開啟了一個新的階段。蔣介石作出這一決定,有一個逐漸醞釀並成熟的過程。【蔣介石與臺灣的因緣】1894年,清政府在與日本的戰爭中失敗。次年訂立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年,蔣介石9歲。
  • 228事件導火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1947年2月27日228事件爆發
    228事件導火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1947年2月27日228事件爆發二二八事件是非常複雜的。同所有的政治事件一樣,單純的群眾自發運動,是不可能發展到二二八那種規模,也不可能持續那麼長久。事實上,事件之後,誤殺臺北市民的傅學通 判處10年徒刑;以槍託打傷林江邁的葉得根,判處4年6個月有期徒刑。可以說,這2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隨後事態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預料。第二天,很多團體沿街敲鑼宣傳,公開演講,於是二二八事件爆發。
  • 海研會舉行座談會 紀念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
    海研會舉行座談會 紀念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 2020年02月07日 21:2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灣各界人士縱論花蓮未來
    原標題:臺灣各界人士縱論花蓮未來  新華網臺北12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寒芳)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2015臺灣東大門—花蓮經濟觀光高峰論壇」11日在花蓮縣舉行,臺灣各界人士近百人圍繞花蓮觀光產業及經濟永續發展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 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探望臺灣著名人士陳明忠及夫人
    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探望臺灣著名人士陳明忠及夫人 2017年09月06日 14: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6日上海訊 9月5日上午,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黨組書記季平探望老臺胞、《無悔》作者陳明忠及夫人馮守娥,上海市金山區委常委白錦波在座。  陳明忠先生簡介:臺灣最後一位被判死刑的政治犯,著名社會運動家、社會主義理論家,是「統左」(統派加左派)陣營的代表性人物。1929年生於高雄一個地主家庭,從小生活富裕。
  • 霧社事件,日據臺灣時期最大規模的原住民抗日起義
    自從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為由提出「番地無主」的強盜主張,公然發兵侵略臺灣,清王朝在抵抗之後同日本人籤訂條約賠款使日本人退軍,日本這次侵略雖然以失敗而告終,可他們對臺灣的覬覦卻一日未曾消逝,公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籤訂《馬關條約》,舉國大譁,而臺灣更是全島悲慟,因為在《馬關條約》中臺灣被割讓了,整島居民成了「棄民」,萬裡神州皆泣淚,肯為日寇做馬牛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可隨後編出來的高中歷史書,談及臺灣慰安婦來源時,竟說「除了風塵女子外,也有自願到海外去從事慰安的婦女」;在談到日本人在臺灣徵兵,竟然寫成「也有部分臺灣青年出於愛國熱忱而到南洋參軍……」「書商編出來的教科書或許可以說沒有違反『101課綱』的原理,但違反了臺灣人民的基本立場,這根本就是臺灣史學界的墮落和恥辱。」王曉波表示,這也就是後來要求對「101課綱」微調的原因所在。
  • 安塞縣召開各界人士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座談會
    安塞縣召開各界人士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座談會 發布時間:2016-07-04 10:35:31 來源:
  • 大陸各界為臺灣受災同胞捐款逾9.6億元人民幣
    國臺辦發言人楊毅  人民網9月16日北京電 (記者鄧志慧)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楊毅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表示,大陸各界為在「莫拉克」颱風中受災的臺灣同胞捐款,實際到帳連同意向捐款金額,共計已達9.689億元人民幣。
  • 男拔萃與臺灣/陳煒舜
    前排左一為許武洛  戰後至今的臺灣,對於香港拔萃男書院(舊名拔萃書室)並不太了解,唯一的認知也許只有:那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母校。實際上,在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有不少臺灣家庭送子弟到這裡就讀。早在上任前夕的一九一六年,費牧便曾到臺灣招生。此後幾乎每個暑假,他都會前往中國沿海城市(如汕頭、廈門)及臺灣、菲律賓等地,探視學生及家長,宣傳入學事宜。這進一步提升了臺生前往拔萃的意願。一九三一年,費牧辭職,舒展牧師(Rev. C. B. R. Sargent)接任校長。舒牧在解決了校內的財政危機後,繼續了參訪外埠這個傳統。一九三五年元月底,舒牧與領袖生A. J. Hulse趁?春節假期前往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