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蟲專吃大豆的葉子,造成大豆減產甚至絕收,農民都是必欲除之而後快。而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李莊鎮前辛莊村農民曹東浩卻與眾不同,2020年他養了30畝的豆蟲,讓豆蟲成為自己致富的幫手。
2020年9月15日,記者和曹東浩來到他位於黃河灘區的豆蟲養殖基地,看到30畝的大豆全部用絲網圍起來,為的是防止小鳥吃豆蟲。
▲曹東浩給記者看他養的豆蟲 郭書武 攝
「現在是中午,豆蟲都藏起來了,不好找;晚上用手電筒一照,它們自動就爬出來了。」曹東浩一邊在豆棵中尋找豆蟲一邊說。
被豆蟲吃過的豆棵只剩下光杆,與旁邊沒有吃過的形成鮮明對比。曹東浩說:「養豆蟲最省心了,因為它本身就是害蟲,所以不怕害蟲,既不用打藥,也不用管理,收的時候僱上十幾個人即可。」
說起養豆蟲一事,曹東浩說,前幾年,江蘇省連雲港市有人委託他代收過3年豆蟲,一個月時間自己倒倒手就掙了3萬元。這樣輕巧的生意,他連著幹了3年。
2019年,曹東浩流轉了160畝土地,130畝種上了小麥和玉米,餘下的30畝地種上了金銀花。第一年金銀花沒收穫,他想種些大豆彌補一下損失。種上了大豆,他想起了代收豆蟲掙錢一事,心想自己為何不養一些試試呢?
2020年5月份,經過多方聯繫,他以每粒5分錢的價格購買了55萬粒豆蟲蟲卵,然後用一個個小袋子裝上蟲卵,固定在30畝的豆棵上。蟲卵孵化之後,自動從小袋子裡鑽出來趴在豆棵上。
豆蟲的成長周期是28天。到了收穫期,曹東浩僱上十幾個人,晚上拿著手電筒,豆蟲很容易爬出來,一個晚上就能收穫500公斤。第一次,他賣了600公斤,收入2.4萬元。第二次,他賣了750公斤,收入2.8萬元。再等幾天,他還能再收穫一次,能賣3萬元。
豆葉被吃了,大豆收成減少三分之一,每畝還有200斤大豆的收入,豆蟲和金銀花基本上是淨收入了。
今年花錢買蟲卵,明年就不用了,成蟲的卵明年就自動出來。但是曹東浩眼界可不止眼前的30畝,他的目標是100畝,並且準備自建一個孵化室,即使擴大了,也不用購買蟲卵了。
富裕起來的曹東浩沒有忘記貧困戶,他聘請貧困戶在自己田地裡打工,每人每年有1萬元的收入。摘金銀花和捉豆蟲的時候再臨時多僱一些人。「李莊鎮陳書記經常給我們說,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我現在富了,就有責任帶領貧困戶也富起來!」曹東浩很自豪地對記者說。
來源:新鄉日報
監製丨周玉廷 審核丨賈自旺 編輯丨劉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