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27-34℃!病毒量高!無症狀!傳染性不明!二次感染細節披露!這些...

2020-11-22 騰訊網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天氣提醒

WEATHER

27-34℃

多雲到陰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

天況多雲到陰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

氣溫:27-34℃

風力:西北到西風5級,陣風6-7級

空氣品質:優至良,空氣品質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

穿衣:穿短袖,記得帶傘~進入人群密集場所或相對密閉空間,需要佩戴口罩;建議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病患者外出時,佩戴口罩。

提醒:颱風「巴威」北上之後,受其後部高空槽影響,本周多午後陣雨或雷雨天氣,最高氣溫在32~33℃。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培養節約習慣

勞動報開抖音啦

請大家在抖音中關注「 勞動報 」哦

更多精彩短視頻等著你!

重 要

IMPORTANT

世衛組織:希望2021年年底前

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已經有172個國家和地區加入「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國際合作倡議框架下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得機制」(COVAX),這一機制下有9種疫苗,世衛組織正在對其進行評估,以確保獲得儘可能多的疫苗產品

世衛組織發起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得機制」,目標是在2021年年底前提供約20億支新冠疫苗

熱 點

HOT SPOT

香港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細節:

病毒量高、無症狀、未確定傳染性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研究團隊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表示

該案例與此前討論的「復陽」案例不同,「復陽」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很低,而此次這名患者儘管也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體內病毒數量卻不低

目前研究團隊仍在對二次感染的病毒進行分離培養,尚未確定病毒的傳染性,因此該個案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有何具體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

關 注

CONCERN

將來打疫苗還有用嗎?

回應!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發與再現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徐建青表示

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現,並不影響疫苗的意義。與呼吸道黏膜自然感染不一樣,疫苗接種通過肌肉注射,可以理解為一種系統性的感染,一定會形成免疫記憶與持久的免疫保護,因此無需擔心免疫力的持續性問題

一位新冠疫苗研發負責人表示

自然感染與主動免疫是兩回事,比如像帶狀皰疹病毒,在人體內潛伏感染數年也沒有產生任何免疫保護,但是針對該病毒的疫苗,注射兩次後就可以將病毒清理。

交 通

TRAFFIC

今起本市多條軌交線將陸續增能!

乘車需注意這些事項

申通地鐵集團表示,為進一步緩解尖峰時段大客流壓力,提升運營服務水平,根據計劃——

■ 今天起,上海地鐵17號線啟用新列車運行圖,工作日早尖峰時段增能

■ 後天起,12號線也將啟用新列車運行圖,縮短早晚尖峰時段列車運行間隔

提 醒

T I P S

這些乘客可享車票優惠!

購票方式、票價計算都在這

學生票可享受普速旅客列車硬座客票、加快票、空調票和動車組列車二等座公布票價的優惠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學生旅客——

如果您已經在學校辦理了註冊手續,並且去車站或者自助售(取)票機完成了學生優惠磁卡與購票證件的綁定核驗手續,網上購買學生票後,直接刷購票證件就可以進站乘車,也無需換取紙質票據。

而對於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新生們,由於你們還沒有去學校辦理註冊手續,無法自助進行學生優惠資質的綁定核驗。所以網上購買學生票後,乘車前請務必帶好「錄取通知書」和「購票證件」去車站窗口辦理核驗,並領取購票行程信息提示單。

去哪兒玩

O U T I N G

七彩雲南

一個被稱之為遠方的地方

今年的雲南,因為《嚮往的生活》和《航拍中國》的雲南篇,被重新拉回人們的視線裡,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在過去許多人的認知中,她過於商業化,出遊時往往不會被首先考慮。經過這兩檔節目,人們對她的嚮往又被喚醒。

而且對於沒去過雲南的人來說,她總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也許是大理的蒼山洱海,也許是原始又神秘的摩挲風俗,也許是藍果凍一般的瀘沽湖,又或許是遍地的菌子那危險的美味……不管是何種理由,她都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喜歡雲南,想去雲南,不妨來這裡看看,希望能找到你想要的

最 新

LATEST

新冠全球累計破2376萬

健康提醒

H E A L T H

各年齡段體檢到底該查什麼?

不知道這些,等於白做!

20-30歲:傳染病是重點

建議:

1. 注重肝功能、血常規及胸部X光檢查

2. 已婚或有性接觸的女性,每1~2年可進行一次宮頸、盆腔和乳腺檢查

30-40歲:三高是重點

建議:

1. 每半年檢查一下血壓、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則每3個月檢查一次。

2. 女性繼續保持婦科檢查、乳腺檢查項目。

3. 男性35歲以後每1~2年增加PSA前列腺檢查

40-50歲:心血管、腫瘤是重點

建議:

1.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等檢查不可少。

2.肺部CT不可少,可篩查肺癌。

3. 女性重點關注乳腺及婦科疾病(乳腺超聲或鉬靶檢查篩查乳腺癌,HPV+宮頸細胞學檢查篩查宮頸癌)。

4. 男性要關注胃腸疾病(胃腸鏡可根據需要選擇做,篩查胃癌、結直腸癌等)。

5.有腫瘤家族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提早體檢。下表僅供參考,具體情況還請諮詢醫生:

50歲以上:骨密度、血管是重點

建議:

1. 開始篩查骨密度

2. 警惕萎縮性胃炎、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疾病癌變,這個年紀胃腸鏡檢查不能少。

3. 同時關注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如頸動脈超聲、心臟彩超、心電圖等。

4. 老年人是白內障等眼科疾病的高發人群,做好眼睛檢查

防疫知識小測試

昨天發布了防疫知識小測試:如出現發熱等症狀就診有何注意事項,下列描述錯誤說法的是?

答案是不帶口罩趕緊就醫。如出現發熱等症狀就診有何注意事項,應該主動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文明就醫,主動告知醫生發病前14天內情況信息。

昨天共有5555名網友參與了投票,82%的網友答對啦

現在小編出今天的題目啦!請選出您的回答,正確答案將在次日公布!

早 安

MORNING

一千個吻那麼深

秋天掠過你的肌膚

有什麼進入我的眼睛

一道無需存在

也無需消失的光

——萊昂納德·科恩

《一千個吻那麼深》

新的一天,早安!

■醒來!27-34℃!中毒、窒息、觸電!上海緊急召回!這波疫情源頭找到了!9成病例漏檢!這地6000萬人或已感染!

勞動報綜合自上海發布、上海預警發布、上海交通、騰訊新聞、澎湃新聞、健康時報、圖蟲創意

「早安」欄目,歡迎大家供稿

勞動報新媒體編輯:馬思華

相關焦點

  • ...性不明!二次感染細節披露!這些人車票優惠!各年齡段體檢對照表!
    >多雲到陰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氣溫:27-34℃風力:西北到西風5級,陣風6-7級空氣品質:優至良,空氣品質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汙染。熱 點HOT SPOT香港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細節:病毒量高、無症狀、未確定傳染性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香港一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細節 詳細情況曝光  8月25日,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二次感染」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25日下午,研究團隊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該團隊日前通過次世代高通量基因測序法,發現一名年輕患者首次和二次感染的新冠病毒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由此證實了全球第一宗人類重複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
  • 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論文上線,袁國勇:二次感染可能被低估
    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被證實後,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當地時間8月25日,國際權威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刊發相關論文,披露了更多細節。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於8月24日披露,香港一名33歲男子二度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首次被證實二度感染的COVID-19確診病例。
  • 深圳一幼兒園多名兒童感染諾如病毒!傳染性強,無疫苗預防
    直到當天晚上,班上陸續有十幾名孩子出現嘔吐症狀,園方這才意識到情況不妙,初步懷疑孩子們是被諾如病毒感染了。 尤其是小朋友和老年人等體弱群體,一旦被諾如「纏上」,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如果出現這些症狀—— 成人:少尿、口乾、咽幹、站立時感覺頭暈目眩; 幼兒:前囟門和眼窩凹陷,只聽哭聲不見淚水,異常瞌睡或煩躁。 極有可能是已經脫水了!
  • 全球多例二次感染!印度日增5萬已27天!
    昨天,有關「全球出現首例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香港一名33歲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時隔4個月後,從歐洲旅遊返回香港接受檢驗時發現,新冠病毒檢測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不是「復陽」,而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港大專家介紹,這名二次感染患者攜帶的病毒量不少,具有傳染性。
  • 研究稱越來越多的人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今年夏天,第一批關於COVID-19二次感染的明確報告開始出現。一名33歲的男子在3月份感染了COVID-19,8月中旬又再次感染。研究人員證明他感染了兩種不同的新型冠狀病毒株。但報告解釋說,計數二次感染的門檻非常高。患者必須至少間隔一個月無症狀的情況下進行兩次單獨的PCR測試,才能算作真正的再感染。
  • 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有多大?如何防範?權威解答來了
    那到底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到底有多大,無症狀感染者如何被發現,我們該如何防範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帶來的傳播……記者就此採訪了河北省疾控中心專家。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有兩種情形:一是經 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二是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就是說,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始終無症狀,就是一個病毒攜帶者;也可能隨著時間推移,出現相關臨床症狀,成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嗎?
  • 傳染性極強!100名小學生中招!孩子出現了這些症狀……請一定要警惕!
    它雖常見卻仍不容忽視,畢竟其這兩大特點無一不令人頭疼: 感染力很強: 幾十個病毒顆粒即可引起感染,大約只相當於百分之一滴飛沫; 傳播極快: 容易導致局部區域大暴發。 孩子們中招後,常會在感染的48小時內出現這些症狀:發熱、腹痛、嘔吐、腹瀉。
  • 北京國康醫院李亞磊:B肝病毒量高代表什麼?
    原因是在於B肝病毒並不是直接造成肝細胞的破壞,免疫系統對受感染肝細胞的攻擊才是造成肝細胞損傷的主要原因。 所以,B肝病病毒量越多並不代表肝損傷越嚴重。雖然B肝病毒數量並不代表肝損傷的嚴重程度,但是對於B肝病毒多的患者想,必須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導致肝硬化或者肝癌。 B肝病毒越多並不能代表傳染性越強,B肝病毒的傳染必須具備傳染途徑和傳染條件。
  • 喀什為何要做三次全民檢測?專家:更好地篩查無症狀感染者
    近日新發的新疆喀什疫情再次引發人們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關注。據@喀什發布11月2日消息,喀什開展第三次全民核酸檢測工作。目前我國疫情態勢整體平穩,但無症狀感染者仍可能引起局部疫情的點狀爆發。那麼,無症狀感染者該如何篩查?其傳染性如何?潛伏期有多長?該如何管控及治療?為此,澎湃新聞專訪了上海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成員感染科副主任醫師辛海光。以下為對話實錄:澎湃新聞:無症狀感染者如何篩查與診斷?
  • 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的流行病學研究設計
    患者是主要傳染源,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且引起社區傳播的風險更大。目前,關於人群中無症狀感染率及其傳染性尚無定論。本研究設計選取COVID-19疫情高發與低發地區作為研究現場,對社區人群和重點人群(包括COVID-19治癒病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醫護人員/CDC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發熱門診患者)開展流行病學問卷調查、血清抗體和核酸檢測,確定不同人口社會學特徵和暴露風險人群的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率,及其流行病學特徵;對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開展流行病學隨訪,分析血清抗體水平變化,評估傳染性和傳播風險。
  • 王貴強:短時間兩次被確診,二次感染概率低...
    對上述夫婦復陽的原因,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短時間內被確診兩次的情況,大概率並非屬於二次感染。同時,王貴強提出,復陽患者表現多為無症狀,且傳染性均較低,公眾無需恐慌。此外,王貴強還提醒,在秋冬季節裡,還應警惕季節性流感冠狀病毒的發生。王貴強在新聞發布會上。
  • 無症狀感染者不會造成大流行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1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多地呈現集中爆發和零星散發情況,無症狀感染者一般病毒量少、傳染性弱,通常需要長時間、多次密切接觸,且未採取個人防護的情況下,才能造成傳播。
  • science文章:利用騰訊位置信息推算中國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和佔比
    這些未被發現的群體成為了79%記錄在案的感染者的病毒來源。3.要想控制住新冠疫情必須控制住這些無症狀患者和輕微症狀患者,否則是無用功。4.中國的封城措施卓有成效,包括媒體的報導,公眾的配合以及衛生系統的積極應對。5. 無法確定結束嚴格管理後病毒是否會死灰復燃。6.嚴防死守境外如輸入,尤其是無症狀患者的輸入。
  • 流行病學專家曾光:現在還不清楚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曾光:現在確實對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力度加大了。過去我們在防控有症狀感染者的同時,也一直在防控無症狀感染者。雖然都在防控,但還是有症狀感染者優先,畢竟有症狀感染者要佔用床位來治療。如今新冠疫情在國內進一步清零收尾的階段,就需要把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問題放大。現在尚不能確定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到底來自哪裡,是環境中的病毒、動物攜帶的病毒,還是有人本身就帶病毒?
  • 非洲豬瘟無症狀豬vs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烈性傳染病的後續發展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看到這裡養殖戶朋友們是否會聯想到非瘟越來越多的無症狀豬感染病例呢?
  • 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徵兆!
    出現嗅覺和味覺減退症狀要警惕3月20日,英國鼻科學會主席克萊爾·霍普金斯教授和英國耳鼻喉科學協會主席尼馬爾·庫馬爾教授在一份聯合發表的報告中表示:在韓國、中國和義大利,約有三分之一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患者稱嗅覺喪失,即嗅覺缺失或嗅覺減退。其中,在檢測率比較高的韓國,30%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出現輕微發病症狀的同時還伴有嗅覺缺失症。
  • 美軍披露絕密細節,戰機8次遭遇「UFO」,空空飛彈曾成功鎖定目標
    而據「環球時報」報導,就在這個問題的熱度還沒有降下去時,美國海軍安全中心又「放了個大招」,近日公布了8份關於美國海軍戰機與UFO的遭遇記錄,披露了我們此前未曾知曉的絕密細節,甚至稱「響尾蛇」紅外製導空空飛彈訓練彈還曾經鎖定過目標!8份文件究竟披露了什麼?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 專家解讀: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治療?
    會上,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無症狀感染者實際上包括兩部分人群,一部分是隱性感染者;第二部分在潛伏期的感染者,只是核酸陽性,沒有任何症狀,CT也是正常的,所以沒有把這部分人納入患者,也不需要治療,更沒有符合新冠肺炎影像的特點。還有一部分是剛開始沒有症狀,處在潛伏期。他的症狀還沒有表現出來,所以說這部分患者,我們更應該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