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近日,一則「大頭娃娃」新聞震驚了各位爸爸媽媽。據報導,這個可憐的寶寶塗抹的某品牌抑菌嬰兒霜中,被檢出含有過量的氯倍他索丙酸酯,就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所以,僅僅5個月大的寶寶變成22斤的「大頭娃娃」,並且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現象。對此,記者採訪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新生兒科張成強醫生,聽他介紹寶寶護膚的知識。
張成強說,皮膚屏障包括表皮和真皮,得益於此,人體很少被病原體侵入。哪怕是一歲以內的嬰兒,皮膚屏障也不會那麼容易攻破。所以,沒有被診斷為「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沒有必要用所謂的「抑菌霜」。但是,免疫力是否低下,並不能在家由父母「診斷」,一定要聽專業兒科醫生的意見。
用激素為啥會造成娃娃大頭呢?張成強解釋說,嬰兒的皮膚成熟度足以抵禦病原微生物入侵,但確實比大孩子和成人薄一些。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嬰兒的皮膚對外用藥物的吸收效率也更高。如果長時間、相對大劑量、大面積地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真的會讓寶寶的小臉變得像氣球一樣,醫學上稱之為滿月臉(庫欣症候群面容)。
「也不是一點激素都不能用。激素在治療溼疹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張成強表示,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不科學的。所以,各位家長不應該害怕使用激素,而是應該避免濫用激素。「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是一種處方藥,必須遵醫囑。」
針對如何選購面霜,張成強也給出了建議。他說,「不可否認,很多商家就是利用家長害怕使用激素的心理,在產品上標註誘導性字樣。」所以,給寶寶選面霜前,不要通過非醫療渠道而隨便購買任何暗示能夠治療某種疾病的護膚品;不正規美容院、朋友圈、不正規網站裡販賣的產品,儘量避免;強力鼓吹「快速見效、0添加」的產品,也要儘量避免。否則,很有可能交了「智商稅」,還嚴重損害寶寶的健康。
實際上,寶寶護膚沒那麼繁瑣,關鍵就是保溼。他建議選擇妝字號的正規保溼面霜就行,不需要那麼多噱頭。同時,他推薦了嬰幼兒的護膚三部曲:
第一步,給寶寶洗澡時,不要過度揉搓皮膚。
第二步,洗澡後,迅速擦乾寶寶的身體。
第三步,在剩餘的皮膚水分蒸發乾淨之前,趕緊給寶寶全身塗抹上正規的保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