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頭娃娃」,很多父母都心有餘悸。
2003年,安徽阜陽曾爆出的「空殼奶粉」事件,導致數百名嬰幼兒食用劣質奶粉後,因營養不良成為「大頭娃娃」。
沒想到,「大頭娃娃」事件近日再現。
據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5月11日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多名幼兒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醫生檢查後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診斷為佝僂病。
多位家長向湖南省永興縣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5月13日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責成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商家進行徹查,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含乳固體飲料竟被當作奶粉銷售?
據了解,這些幼兒全都牛奶過敏,醫囑建議家長購買胺基酸奶粉給孩子食用。據家長介紹,他們去店裡買奶粉時,導購員強烈推銷這款「倍氨敏」奶粉,聲稱許多過敏寶寶都吃這種奶粉,部分媽媽看到奶粉罐子下面寫著蛋白固體飲料產生懷疑時,導購員說蛋白固體飲料就是牛奶的另外一個簡稱,所以就沒有懷疑。
據悉,「倍氨敏」生產方為湖南唯樂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其產品是一種「蛋白固體飲料」。
但有分析認為,「倍氨敏」的包裝在方方面面誤導消費者,讓他們誤認為其是「特醫奶粉」。比如,「倍氨敏」使用的是奶粉常用的罐裝,而且包裝上有多處如「MED(醫療的縮寫)」等字樣。
什麼是「特醫奶粉」?怎樣科學選購嬰幼兒配方奶粉?《生命時報》採訪兒科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湖南省兒童醫院消化營養科主任醫師 趙紅梅
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 江越
本文編輯丨單祺雯 鄭榮華
什麼是「特醫奶粉」?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俗稱「特醫食品」,是指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而其中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俗稱「特醫奶粉」。
「特醫奶粉」包括無乳糖奶粉、適度水解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和胺基酸奶粉等,其中——
無乳糖奶粉,用來緩解乳糖不耐受寶寶的消化系統的不適;
適度水解和深度水解奶粉,是將牛乳中導致患兒過敏的大分子乳蛋白,分解為游離胺基酸及短肽鏈,大幅降低其牛奶過敏的風險;
胺基酸奶粉,對於一些過敏症狀嚴重,對深度水解奶粉中的短肽鏈依然存在過敏情況的患兒,可以選擇「用游離胺基酸替代牛奶蛋白」的胺基酸奶粉。
一般來說,對有牛乳過敏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的嬰幼兒,醫生會建議其食用特醫奶粉。
「特醫奶粉」和含乳固體飲料,到底差在哪裡?
趙紅梅表示,嬰幼兒主要的食物來源是奶,長期將含乳固體飲料當作「特醫奶粉」食用,很容易因各種營養成分缺乏,引發營養不良、佝僂病。
事件中的孩子出現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等異常,是典型的營養不良症狀,很可能與長期食用假奶粉有關。
從營養成分角度看,「特醫奶粉」對產品中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的添加量及種類有嚴格限定,可以滿足對應階段兒童的營養需求,維持其正常成長發育。
但含乳固體飲料對營養成分的限定就較為寬泛,僅對蛋白質含量做了基本要求。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特醫奶粉的乳清蛋白含量應≥60%,而含乳固體飲料對乳蛋白含量僅要求不少於1%即可。
《嬰兒配方食品》國標中對乳清蛋白含量的界定
怎樣科學選購「特醫奶粉」?
5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選購消費提示》指出,固體飲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質和營養素含量,遠低於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如果長期食用,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特醫奶粉」該如何選購,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給出了「四看」提醒。
1 產品名稱
產品標籤上標示的產品名稱,應為產品註冊批准的名稱,如×××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胺基酸配方食品(粉)等。
2 產品註冊信息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必須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註冊,合法的產品標籤上會標註產品註冊號,格式為「國食注字TY+8位數字」。
沒有標註產品註冊號或查詢不到相關信息的,千萬別買。
3 適宜人群
正規產品標籤中,應明確標註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類別和適用人群,如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類別(適用人群)有: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乳糖不耐受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嬰兒)等。
4 貯存條件和保質期
優先選擇生產日期距購買日期較近的產品,並注意開封後的貯存條件。
趙紅梅建議,家長為嬰幼兒購買奶粉時,千萬不要輕信廣告和推銷員的說辭,購買前一個步驟可以幫你辨別:
即一定要通過產品外包裝上的註冊號,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官網頁面查詢檢索其相關資質後,再給嬰幼兒食用。
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查詢入口:
http://www.samr.gov.cn/tssps/
奶粉是孩子的口糧,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神經。希望企業的責任感再多一些,市場審查再嚴一些,家長選購再細一些,保障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