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奶粉對新生兒頭幾個月是很重要的,其質量和安全受到家庭的深切關注。近年來,奶粉品牌越來越多,那麼對哪種奶粉更適合新生兒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原因是父母重視孩子,想給孩子補充更充足的營養。
近日,一款固體飲料冒充特效藥奶粉的消息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使得大頭娃娃事件再次點燃民憤。所以,如何判斷奶粉在購買時的質量問題,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一、為什么喝固體飲料會有大頭娃娃病
很多家長因為不懂奶粉知識,給寶寶誤用固體飲料,導致大頭娃娃、過敏等一系列疾病。
大頭娃娃營養不良,血漿中血紅蛋白相對較少,造成低蛋白水腫;頭大的原因。但是固體飲料中的營養成分不足以達到這些孩子需要使用的標準,所以喝固體飲料會導致大頭娃娃的病。大頭娃娃常見的兩種疾病:佝僂病和腦積水。這個病的後續會影響大腦發育,智力下降。因此,家長在選擇奶粉時,要仔細了解奶粉的知識,做出正確的判斷。在這次湖南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中,是因為父母沒有區分特殊醫用飲料和固體飲料的區別,所以嬰兒在食用後出現了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顱骨畸形等異常情況。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嬰兒奶粉都有特殊醫用奶粉的資質。怎麼分辨,我們就往下看。
二、特殊醫用奶粉和固體飲料的區別
特殊醫用奶粉:是為有特殊病症和疾病等特殊醫療狀況的嬰幼兒或有嚴重疾病的人群開發的配方乳製品。比如嬰兒對牛奶或蛋白質過敏,就需要服用胺基酸奶粉。特殊醫用奶粉需要滿足醫療要求,奶粉生產廠家必須具備相應資質。需要提供一系列的配方、檢驗報告、臨床試驗報告等。根據《特殊醫療用途配方食品註冊管理辦法》。固體飲料:是去水後的飲料,說白了連奶粉都不算。而且固體飲料的生產不需要特殊醫用奶粉的一些條件。固體飲料的消費者一般未成年人,國家標準GB/T29602隻要求蛋白質含量達到0.5% ~ 1%。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配方粉不是配方奶粉,它的正確使用是作為主食的補充,而不是作為母乳/奶粉的替代品。三歲沒必要。避免父母踩坑,如何正確選擇嬰兒奶粉
學習科學育兒知識可以參考一些專業書籍。父母需要注意隨時更新育兒知識的需要,所以在科學育兒的同時也需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奶粉和奶源很重要: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版本很多,但一定要找奶粉的執行標準,選擇可靠的大廠家生產的產品,不要迷信所謂的社區推薦和母嬰店推薦。寶寶不能一直喝奶粉:6個月內全部依賴母乳(無法依賴1期配方奶粉);6-12月份一般靠母乳(配方2),一半靠輔食;12-14個月,1/3靠母乳(配方粉三個階段),2/3靠固體食物;2-3歲母乳自然斷奶(配方奶粉四個階段使用或用普通奶代替)如果寶寶長期喝奶粉,可能會導致能量和鈣攝入不足,影響生長發育。
蛋白質過敏或乳糖不耐受的兒童可以選擇水解蛋白奶粉,針對蛋白質過敏的兒童。乳糖不耐受的兒童也可以選擇羊奶粉或不含乳糖的奶粉。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保護嬰兒從來都不是家庭的事情,而是全社會的責任。營養平衡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所以給寶寶選擇一款好的奶粉也是最重要的。科學餵養從每個家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