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能衝進奶粉一起嗎?奶粉竟出現螢光?重力奶瓶怎麼用?

2020-12-06 奶粉智庫

《奶粉問答》期如約而至,我們選取了6個代表性的問題,並分篇進行集中回答,希望能更加全面地給大家答疑解惑。我們期待大家能夠在後臺暢所欲言,儘可能詳細地說明您在奶粉或育兒方面遇到的困惑,我們將竭誠為您一一解答,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啥奶粉衝好,隔一段時間出現豆花兒狀?

奶粉衝調是一門學問,經常有寶媽因為奶粉衝調不當導致不溶、起塊等現象而給我們留言,最近又有寶媽留言:奶粉衝好了,隔一段時間為什麼出現豆花兒狀的凝固物了?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和衝調方式有關。由於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較高,如果衝調奶粉的水溫可能過高,就會導致奶粉中的蛋白質出現變性。而變性之後的蛋白質凝固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半凝固的豆花兒。

另外,如果奶粉存儲的時間過長,導致奶粉中的脂肪上浮,也可能在衝調後發生凝固這樣的現象,更可能出現明顯的油脂分層,這多是奶粉變質造成的。

如果奶粉衝調後遇到這樣的情況,就不要給寶寶食用了;重新按照正確的方法再次衝調或者檢查這罐奶粉是否過期哦!

寶寶生病不吃藥,能把藥衝進奶粉一起吃嗎?

寶寶生病了但抗拒吃藥是常有的事,為了能讓寶寶順利吃藥,各位寶媽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最近,收到一位寶媽的疑問:寶寶生病了但是不吃藥,可以把藥衝進奶粉一起吃嗎?

不得不說,這位寶媽真是腦洞大開,但是我們卻不建議這樣做。主要原因有兩個:

(1)藥與奶粉一起同吃,容易降低藥效。

奶粉中含有多種礦物元素或是營養分子,可能與藥物中的元素發生反應,甚至奶液中所含的離子會破壞藥物的結構,導致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降低,降低藥效,影響寶寶病情的恢復。

選擇溫熱的白開水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

(2)也不要用奶瓶給寶寶餵藥。

奶瓶是寶寶長期要使用的,如果使用奶瓶給寶寶餵藥讓寶寶對奶瓶產生抗拒心理,以後不喝奶瓶、不喝奶就得不償失了。

那麼,有沒有餵藥的技巧呢?當然,請往下看:

首先要注意服藥的時間,建議在吃奶前餵藥,吃奶半小時後再餵藥,減少嘔吐。

如果是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可以把藥丸泡溫開水或者用湯匙搗碎,裝入滴管,一滴一滴地進行滴喂。如果是能夠溝通的大寶寶,可以嘗試跟寶寶溝通,讓寶寶知道生病了吃藥才會好——得了,這個方法其實就是說說而已——要讓大一點的寶寶乖乖吃藥,一個核心的字就是「哄」——怎麼哄呢?

在醫院拿藥的時候最好避開寶寶,不讓寶寶看見有藥,最好建立一種離開就診室就結束了的氛圍,讓寶寶從醫院的氛圍中脫離出來,放鬆警惕。

在家餵藥時,轉移寶寶注意力。不要讓寶寶感覺到又該餵藥了,可以在寶寶玩耍的過程中,趁著喝水間歇餵藥;或者用寶寶最喜歡的玩偶、玩具來做激勵,鼓勵吃藥;當然,終極一招,是這樣的:

只是,這樣就要做好被寶寶發現的準備o(╥﹏╥)o

餵藥過程中,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希望所有寶寶都不會生病、有吃藥的煩惱,一直健康成長!

稀奶油和無水奶油不一樣嗎,哪種更適合寶寶?

很多寶媽看到多款奶粉中添加無水奶油或者稀奶油,於是給我們留言:稀奶油是什麼呀?無水奶油是什麼呀?它們相同嗎?對寶寶好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國家的標準:由2010年2月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議通過,並於2010年3月26日衛生部批准公布的6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就有關於無水奶油和稀奶油的標準(GB19646—2010《食品安全國際標準 稀奶油、奶油和無水奶油》)。

因此,無水奶油和稀奶油是允許添加的,它們並不是不好的成分,那麼添加在奶粉裡有什麼作用呢?

繼續看看它們的定義吧:

稀奶油是以乳為原料,分離出來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經加工製成的脂肪含量10.0%-80.0%的產品。無水奶油也叫無水黃油(無水乳脂),以乳和(或)奶油或稀奶油(經發酵或不發酵)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或營養強化劑,經加工製成的脂肪含量不小於99.8%的產品。可以看出,兩者都可以直接從乳汁中直接提取(無水奶油還可以從稀奶油加工而來),它們都是天然乳脂的主要來源。

把它們添加在奶粉中是為了讓奶粉的口感更好,讓寶寶更喜歡喝奶粉。同時,無水奶油和稀奶油能調節奶粉中的脂肪含量,讓溶脂度得到更好提升。無水奶油和稀奶油的添加有利於調整奶粉中的脂肪配比,不同奶粉的配料不同,所選擇的成分種類也會有所區別,並不能作為評判的標準。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無水奶油和稀奶油都富含脂肪,添加在通過註冊的嬰幼兒奶粉中有一定好處,但是並不鼓勵寶寶或者小孩子單獨且過多地攝入無水奶油或者稀奶油哦。

最後需要給大家特別說明的一點是,選擇奶粉是從多方面綜合評判的,比如品牌、奶源與原料、營養與配方等,並不能只看其中一種成分,畢竟適合寶寶的才是最好的。

在燈光下,奶粉出現螢光點是為什麼?

奶粉的質量一直都是寶媽們關注的重中之重,每當打開新買的奶粉,總要仔細查看奶粉的質量。除了按照我們告知的判斷方法外,不少寶媽都會尋找其他方法來鑑別、判斷。最近有寶媽留言說,把奶粉放在光下照射出現了螢光點,這是為什麼?然而,寶媽卻沒有告知用的是什麼光、怎麼照射的,因此以下回答僅供參考哦。

首先我們需要判斷的是:奶粉在燈光照射下,可能會出現螢光點嗎?

可能會的。不僅如此,你可以在家照射其他物品,比如咖啡、醬油、白酒等,甚至自己的臉,都可能出現螢光點。

(是不是感覺怕怕的,連自己都不安全了吶o(╥﹏╥)o

嘻嘻嘻,先別怕,接著往後看O(∩_∩)O~)

那麼,出現這種螢光反應,可能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應該辨別一個概念,螢光反應≠螢光物質。

螢光反應,是指某種物質在受到激發光(紫外線或者X射線)照射後,產生一種能量躍遷,進入激發狀態,從而產生一種比照射光波長更長的光。通常,產生的光的波長會進入到可見光波長範圍內,因此這時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以往看不到的光或者影像。表現在肉眼裡,就會出現平時看不到的螢光。所以直白地說,螢光反應是一種現象。

生活中,容易造成螢光反應的物質有很多,比如一些維生素、護膚品中的水楊酸、一些口服的藥物、隨手就用的紙張等等,都可能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螢光。而奶粉中添加的多種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等,在光下可能會產生螢光反應,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所以,如果自己在家用紫外線手電筒來照射進行檢測,得到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

當然,奶粉是寶寶重要的口糧,寶媽注重質量安全也無可厚非,但是小編不建議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來測試,因為這樣除了加重自己的不信任和恐慌之外,收穫不了任何實際的價值。

在此,小編建議寶媽可以選擇通過國家檢測的正規奶粉、以及通過正常渠道購買奶粉。如果確實對奶粉質量不放心,實在要檢測,建議去往專業的檢測機構哦!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用重力球奶瓶?

大部分寶寶都會使用奶瓶,商家也就開發出各種材質、種類的奶瓶供寶媽選擇,最近,有寶媽留言:寶寶什麼時候可以使用重力球奶瓶呢?

與普通的奶瓶相比,重力奶瓶多了一根軟管,軟管上面連接著一個有質量的小球,它們任何時候都在奶瓶的最低部,不管奶瓶怎麼傾斜,都可以讓寶寶喝到奶。

寶寶還沒出生的時候,家裡就會準備寶寶的生活用品了,奶瓶是不可缺少的。那麼,要不要讓寶寶從出生就使用重力瓶呢?

答案是剛出生的寶寶選擇普通奶瓶就可。

因為重力瓶是有一定重量的,而寶寶剛出生只能家人抱著餵養,大人能夠調整傾斜角度,沒必要再使用重力瓶。而且,一些新手寶媽衝調奶粉不注意方法可能會導致奶粉起塊,容易堵塞小球,寶寶根本吸不起來。另外,重力瓶裡的小球和那根軟管清洗不易,而小月齡的寶寶吃奶不固定,需要一天多次哺喂,使用重力瓶無疑會加重清洗負擔,如果清洗不到位導致細菌滋生,反而得不償失。

可以在5、6個月有的時候,寶寶有力氣能翻身、能自己抱奶瓶的時候使用,這樣可以讓寶寶自己吸奶,減輕寶媽的負擔。但是使用重力瓶要注意這些方面:

(1)注意清洗,特別是重力瓶裡的那根軟管和重力小球。清洗要到位,能夠拆分清洗最好;清洗之後,及時晾乾。

(2)注意寶寶的喝奶時間,不要過長,避免寶寶把奶瓶當做玩具;如果寶寶喝著奶入睡的,睡了之後寶媽一定要取走重力奶瓶,千萬不要讓寶寶含著有奶液的奶瓶睡覺。

(3)定期更換。奶瓶裡的重力小球一般含有金屬,長時間使用容易生鏽氧化,對寶寶身體不好。

寶寶招蚊蟲,怎麼護理?

夏季的腳步越來越近,大人、小孩都逐漸換上輕薄的衣服,但隨著氣溫上升,夏季最討厭的蚊子也慢慢增多了。蚊子吸食血液,容易在皮膚上留下紅腫、瘙癢的包塊。特別小寶寶的皮膚嬌嫩,腫塊不易消,嚴重的引起炎症、感染,看著這些寶寶可心疼了!

所以,寶媽們怎麼預防蚊蟲叮咬以及寶寶被叮咬後要如何護理呢?

預防有妙招:

(1)從源頭上掐滅蚊蟲生存的空間

蚊蟲喜潮溼、不清潔的水域或暗角,如果是在家裡,要注意清潔一些衛生死角,比如廚房水池、浴室角落這些地方要時常注意清潔,或者定期進行滅蚊,減少蚊蟲存活的機率。

另外,小寶寶活動的房間、客廳等地方,可以裝上隔蚊的紗窗、蚊帳等,不讓蚊蟲有絲毫接近寶寶的機會。也可以適當採用安全無害的滅蚊措施,如放置肥皂水、擺放茉莉花這樣的方式進行驅蚊。需要注意的是,寶寶房間禁止使用殺蟲劑。

如果是外出、在室外活動,記得使用帶蚊帳的嬰兒車車,同時遠離那些蚊蟲多的地方。

(2)隔絕蚊蟲第一步,做好防護是關鍵。

蚊子隱蔽性極高,做好隔絕這步之後寶媽仍舊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外出的時候,可能無法時時關注寶寶的情況,因此寶媽們需要給寶寶做好防蚊:

外出時,最好給寶寶穿戴素色、透氣性好的衣帽。據研究發現,蚊蟲喜歡顏色花俏、汗液集中的地方,因此可以從寶寶的衣著上入手,選擇顏色素淨、親膚透氣的衣物,防蚊的同時也能讓寶寶感覺更舒服。

寶媽應該在外出包裡備好花露水和親膚的溼紙巾,當然,花露水和溼紙巾要選擇天然、植物成分的。外出之前,用花露水搽塗寶寶露膚的地方;外出後,寶寶出汗後,及時用溼紙巾進行擦拭。還可以給寶寶的嬰兒車或者在寶寶身上帶一個驅蚊囊,比如薄荷囊、茉莉囊等天然驅蚊包。

如果寶寶已經被蚊蟲叮咬了,那麼寶媽們護理也需要一些技巧:

寶寶被叮咬後都喜歡去抓撓,因此要注意寶寶雙手的清潔、不要讓寶寶留長指甲,減少因抓撓造成的破皮、紅腫擴散等。

花露水可以預防蚊蟲叮咬,但寶寶如果已經被咬了建議不使用花露水。如果是略有紅腫、包塊等可以先使用碘伏進行消毒,止癢則可用肥皂水清潔,搽塗一些蘆薈汁來護理皮膚;如果症狀較為嚴重,紅腫擴散後造成炎症、感染,建議寶媽及時帶寶寶就診,然後遵醫囑進行治療,搽塗藥膏記得遵照醫囑哦。

可以給寶寶適當攝入維生素B2,維生素B2可以讓人體散發一種蚊子討厭的氣味,可以減少寶寶被蚊蟲叮咬的機率。但維生素B2的攝入不可過量,建議在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哦。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可以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

當然,如果大家不知道怎麼選奶粉,那就早點學會用奶粉智庫,非常好用,快去關注吧。

另外,了解羊奶粉可關注「羊奶粉智庫」,了解有機奶粉可關注「有機奶粉智庫」,了解母嬰可關注「母嬰焦點「。更重要的是,奶粉智庫現已開通網站、小程序、今日頭條、小紅書、抖音、知乎、百家、寶寶知道等全媒體矩陣平臺,歡迎大家在各平臺上通過關注」奶粉智庫「了解奶粉。

看視頻,上奶粉智庫抖音號!

有問題,上奶粉智庫知乎號!

看資訊,上奶粉智庫百家號!

看圖片,上奶粉智庫小紅書號!

了解寶寶,上奶粉智庫寶寶知道號!

全部同名」奶粉智庫「,一鍵關注!

比奶粉,查品牌,看評測,上奶粉智庫;

比奶源,比配方,比價格,更要上奶粉智庫!

相關焦點

  • 衝奶粉時的一個小動作,差點奪走寶寶性命,所有人都要留心!
    你會衝奶粉嗎?看到這個問題,很多寶媽一定會嗤之以鼻:「衝奶粉這麼簡單的事兒,誰還不會!」你可別大意,這看似很簡單的事情,造成的慘劇卻也不少!,後來寶寶出現嘔吐、腹脹、肚子硬等症狀,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是寶寶因喝了大量濃度超高的奶粉,導致腸壞死,不得不切掉35釐米小腸,險些丟掉性命。
  • 給寶寶衝奶粉時,這幾種「水」不能用,用對了水寶寶喝著才健康
    怎麼衝奶粉,對於新手媽媽來說,也是個難題,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媽媽認真對待。衝奶粉用什麼水?媽媽婆婆起爭執小郭是個年輕寶媽,婆婆總是擔心她年紀太小,照顧不好孩子,所以總是來看孩子,但是婆婆帶娃的方式未免有些老套,兩人的育兒觀總是發生衝突。
  • 嬰兒礦泉水 嬰兒礦泉水泡奶粉好嗎
    也不要把藥品和其他物品(尤其是食品)混放在一起。成人藥與兒童藥要分開,外用藥與口服藥要分開,以免錯拿造成誤服。還要注意,不要為了讓孩子吃藥,就欺騙他們說藥品是糖果,應該告訴他們藥名和為什麼要吃藥。讓他們對於藥物有更加清晰準確的認識。
  • 奶粉正確衝調全步驟視頻來啦!手把手教你衝奶粉!媽媽們速學習!
    閱讀奶粉包裝上的衝調說明,看看需要用多少水和幾勺奶粉。(本文以金領冠珍護為例,需要水210ml,奶粉7勺)二:正確衝調步驟1)準備溫開水倒入奶瓶中,用溫度計測量水溫。註:衝奶粉時要先放水後放奶。如果水溫偏高,可以晾一會讓水溫涼下來,也可以加入涼開水調節;如果水溫偏低,可以再加點開水調溫。但是要注意調完溫度後,水量不變。2)打開奶粉罐,用勺子舀取奶粉,倒入水中。
  • 奶粉掛壁是什麼原因?怎麼衝調減少掛壁?
    現在很多優質奶粉,都是全乳糖,不含速溶劑,且含鐵量較高 所以出現掛壁現象,媽媽們不用擔心,可以照常給寶寶吃。 奶粉掛壁的原因 掛壁現象就是奶粉衝調之後奶瓶壁上有一層粉質小顆粒,有的時候甚至是寶寶喝完奶粉,會發現奶瓶內壁和瓶底粘著透明的小顆粒。
  • 奶粉掛壁正常嗎?難溶解的原因在這裡
    ,即奶粉衝調之後,奶瓶上會有一層粉質的小顆粒。 3、衝調水溫不對 估計不少媽媽發現,衝調奶粉的水溫不對也會出現奶粉溶解慢的問題。高溫衝調會導致奶粉蛋白變性沉澱,使脂肪析出,吸附其他顆粒結團掛壁。雖說奶粉有親水性,但水溫太低也會導致溶解度下降,出現掛壁難溶的情況。
  • 奶粉不好溶解,原來是這些原因!
    那麼哪些原因會影響奶粉的溶解性,怎麼讓奶粉溶解得更均勻呢?一起來了解~1、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維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在奶粉中含有全部脂溶性維生素,包括A、D、E、K1,均難溶於水。2、礦物質奶粉中的一些礦物質,比如碳酸鈣、磷酸三鈣等白色固體晶體,不溶或難溶於水,容易附在奶瓶壁或者瓶底,但這些物質能溶於胃酸,在人體小腸中被吸收利用。
  • 奶粉易溶解≠質量好!還得這麼看!
    在衝調時,你可能發現奶瓶壁有小顆粒,也就是你看到的掛壁現象。③奶源受季節、地域的影響,也會導致配方奶粉出現溶解性差異。這也是同一個品牌,同一個段位出現溶解性差異的常見原因。②攪拌力度不夠:有的爸媽擔心奶粉溶解時產生泡沫,衝調時搖晃的力度不夠,導致水不能充分與奶粉顆粒接觸,容易出現虹吸現象,也就是出現很多外面溼,裡面幹的奶粉團塊(小的漂浮在液面,大的沉在瓶底)。一旦出現這樣的奶塊,即使你用筷子攪拌也很難溶解。
  • 寶媽平時是這樣給寶寶衝泡奶粉?泡的不好直接影響寶寶寶健康發育
    給寶寶衝泡奶粉時,如果裡面有氣泡,寶媽們往往都會等其散開後再蓋上蓋子給寶寶喝,因為怕吸入的氣體太多會讓寶寶吐奶或腹脹。也有一些媽媽懷疑寶寶奶粉起泡泡是不是品質有問題。家長們平時是怎麼給寶寶衝泡奶粉的?還有沒有家長像我們泡麥片一樣,直接倒開水到放了麥片的碗裡呢?
  • 奶粉勺底部有一個小洞,作用無比大,對寶寶的健康最有作用
    那你們知道為什麼一定得有個小洞嗎?其實,奶粉勺底部有一個小洞有以下三個原因,看看你們都猜對了嗎。原因一,奶粉勺底部有小洞,可以排出空氣,使得奶粉稱量更準確。大家都知道,衝奶粉是有嚴格比例要求的,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來說,奶粉的比例至關重要。
  • 衝奶粉到底該用多少度的水?這5個誤區很多媽媽還沒注意!
    (3)儘快食用用開水稀釋還原配方奶粉,並在配方乳涼後儘快食用。如果沒有開水,則用安全飲水在室溫下衝調,並立即食用。(4)室溫放置≦2小時建議衝調好的奶液不要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小時,即使使用不低於70℃水還原嬰兒配方奶粉也應如此。這是因為餵養液可能在配製中受到汙染,或有害細菌從嬰兒口腔傳到奶杯或奶瓶。
  • 寶寶喝奶粉拉肚子,原因竟是……
    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家長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有的寶寶一喝奶粉就拉肚子,這對奶水不足的媽媽來說,著實讓人頭疼。寶寶喝奶腹瀉怎麼回事?那麼,寶寶拉肚子到底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呢?通常有以下4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找到原因對症處理才行。
  • 衝奶粉的水溫如何控制?這裡有3個小妙招!
    使用正確的衝調方式是保證奶粉營養的關鍵一環。我們母嬰評測中心在評測衝調這個環節時,都是按照各品牌奶粉的要求和步驟進行的,過程中都會藉助專業器具來控制水溫和水量。但是寶媽在家衝調奶粉的時候,輔助器具相對不齊全的情況下,怎麼保證衝調水溫的呢?欸?確實很好奇!
  • 奶瓶什麼材質好 餵奶粉有這些注意事項
    奶瓶什麼材質好1、玻璃奶瓶因為玻璃奶瓶安全性比較高而且耐熱,好清洗,所以很適合新生兒使用,價格也不是很貴,是一款性價比較高的產品,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易碎,這點希望廣大家長能夠注意一下。2、塑料奶瓶塑料奶瓶輕便,三個月之後可以給寶寶使用塑料奶瓶。塑料奶瓶的三種材質中PP奶瓶最常見,性能也好,是塑料奶瓶的首選。
  • 泡奶粉應該用多少度的水?有人說50攝氏度,有人說70攝氏度
    對小寶寶來說,最基礎的需求就是吃奶,在經歷母乳餵養之後,奶粉成了寶寶的主食。關於衝泡奶粉最適宜的溫度到底是多少攝氏度,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說衝奶粉應該用40℃~50℃的溫度來衝泡,避免奶粉的營養流失。也有人堅持用70℃的水來衝泡,認為這個溫度既不會太燙,又能殺滅細菌。
  • 無乳糖奶粉為什麼這麼難溶解?是我沒掌握方法嗎?
    無乳糖奶粉屬於特配粉的一種,是針對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研發的,與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主要區別是碳水化合物。無乳糖奶粉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麥芽糊精、固體糖漿等物質,雖然它們的營養物質不如乳糖,但它們的滲透壓更低,對於乳糖不耐受的寶寶更有助於消化吸收,因此通常使用這些物質來代替乳糖。
  • 奶粉不好溶?不是質量問題!可採取這3個方法來改善!
    2、舀粉太快衝調時舀粉太快,導致大量奶粉堆在水面,奶粉顆粒很難充分與水接觸,也就是奶粉的表面溼潤了,而水並沒有浸透到粉體的內部,而成為所謂的粉團塊。一旦出現這樣的奶塊,即使你用筷子攪拌也很難溶解。搓揉奶瓶法:緊蓋奶瓶後,用雙手握住奶瓶,掌心用力搓動奶瓶搖勻奶液,注意動作要輕柔,速度均勻。(圖片來源於網絡)水平左右搖晃奶瓶法:手握奶瓶三分之一處,用手腕力量,水平順時針方向搖晃奶瓶,動作不要太快,切勿上下搖晃。
  • 奶粉衝調後出現分層?還能給寶寶喝嗎?
    衝調奶粉時最好要按照罐體建議的溫度,反覆多試幾次,找到最合適的水溫。如果衝調水溫過低,奶粉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會降低,導致奶粉不能充分溶解在水中,可能出現分層。 水溫過高造成蛋白質變性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會影響奶粉的衝調性和溶解性。
  • 奶粉衝調後的顆粒「漂浮物」是什麼?
    粉哥導讀:奶粉衝調後,有的爸媽習慣觀察一下衝調得好不好。這一觀察,可能發現各種各樣不解的現象。每每遇到這些,爸媽們就會一陣緊張,擔心奶粉是否有問題。當然,溶解性好壞不是決定奶粉質量的唯一標準,掌握正確的衝調方式可減少小顆粒漂浮物的產生。這些橙色維生素多不耐高溫,為了保存其活性,有的奶粉會在幹法工藝階段才加入,就更容易出現此現象。2、黑色/褐色漂浮物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在乾粉中就可以見到這些顏色的顆粒。實際上,就是乳糖焦化或奶粉粒焦糊化產生的顆粒。
  • 寶寶常用的奶瓶有多髒,顯微鏡下都是細菌的溫床,你還給寶寶用嗎
    奶瓶,是養育孩子的家庭中最常見的用品,寶媽時間不充足可以將奶水儲存在奶瓶中,即便不在寶寶身邊也能夠及時餵養;寶媽奶水不夠也可以用它來給寶寶衝奶粉,不僅分擔了寶媽的壓力,還能讓寶寶健康成長。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地處理奶瓶,會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