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奶粉的掛壁、團塊等現象與奶粉的溶解性有一定關係,奶粉的溶解性越好,奶液更均勻,也更易消化吸收。那麼哪些原因會影響奶粉的溶解性,怎麼讓奶粉溶解得更均勻呢?一起來了解~
一、奶粉的固有屬性
1、蛋白質
奶粉的溶解包括可溶性成分與不溶性成分,不易溶解的物質包括:蛋白質(主要指乳清蛋白)、脂肪、乳糖、脂肪的複合物,因此,乳清蛋白的含量越高的奶粉,也會相對來說更難溶。國標規定的1段奶粉乳清蛋白含量為≥60%,2、3段未做規定,如果單從蛋白質這一方面來說,2、3段奶粉可能會更好溶解。
2、脂肪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油與水是難溶的,奶粉也是一樣,一般來說,全脂奶粉會相對於脫脂奶粉更難溶。而為了讓液體油脂被乳糖或脫鹽乳清粉、酪蛋白、糊精等壁材包埋,有學者研究通過微膠囊技術來添加脂質,使產品的流動性、溶解性和乳化更好,也使配方奶粉更容易被吸收。噴塗卵磷脂可以達到改善奶粉顆粒結構的目的[1]。
部分乳企也採用了這種方法,比如優博系列以及愛優諾有機奶粉中,原料採用的是高油乳清粉,高油乳清粉是採用先進工藝製成,其油脂被包裹後有助於解決營養釋放和降低營養流失等問題。
3、糖類
乳糖是奶粉中的主要成分,配方奶粉中乳糖超過40%時,會對產品的溶解性產生很大影響[2]。而麥芽糊精相對乳糖來說,溶解性會更好。根據《GB/T 20884-2007 麥芽糊精》定義:麥芽糊精以澱粉或澱粉質為原料,經過酶法低度水解、精製,再噴霧乾燥而成。麥芽糊精添加於奶粉等乳製品中,可使產品體積膨脹,不易結塊,衝調性好,具有乳化、增稠、增加溶解性的作用。
從營養價值來講,麥芽糊精只提供能量,營養價值不如乳糖,且價格比較便宜。但部分特醫食品中,這類碳水化合物的添加相對較常見,在緩解乳糖不耐受和降低奶粉滲透壓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二、添加的營養素
在奶粉的生產過程中,還會在原料裡加入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來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而這些營養素中,就有一些並不好溶解。
1、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維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在奶粉中含有全部脂溶性維生素,包括A、D、E、K1,均難溶於水。
2、礦物質
奶粉中的一些礦物質,比如碳酸鈣、磷酸三鈣等白色固體晶體,不溶或難溶於水,容易附在奶瓶壁或者瓶底,但這些物質能溶於胃酸,在人體小腸中被吸收利用。
三、其他因素
1、奶粉顆粒大小
奶粉溶解性與其顆粒的大小也有一定的關係,顆粒越大,在衝調時與水面的接觸面積越大,也就越好溶解。不同品牌的生產加工技術與過程不同,所以粉質方面都會存在一些區別。
2、衝調過程
(1)衝調溫度:水溫過高容易造成奶粉中部分蛋白質變性,或者有些奶粉添加了益生菌,溫度過高易使其部分失活。但水溫過低會影響奶粉的溶解速度,不同品牌的奶粉採用的工藝不同,所以溫度也會有所區別,衝調時根據奶粉罐上的衝調水溫指示。由於用手試溫度可能有較大誤差,可使用恆溫壺或者專門溫度計來測試溫度。
(2)不正確的衝調方法:新手爸媽一定要注意衝調次序,先加水再加奶粉。在搖勻奶粉時,可握住奶瓶上部,朝一個方向搖晃,或用兩手輕輕搓動,這樣的衝調手法能使奶粉溶解更均勻,也不易起泡。
奶粉諸多內部因素影響的溶解性,我們是無法掌控的,但卻可以用合適的溫度與正確衝調方式,來減少奶粉起坨、結塊、不溶解等現象。若是奶粉的溶解性比較差,也可以使用「分次衝調」的方法:將所需的水倒入奶瓶中,先舀一半奶粉搖勻,然後再加剩下的一半奶粉,搖勻,這個過程可增加奶粉與溶液面的接觸面積,不易出現結塊現象。
四、總 結
通過上面我們了解到,奶粉的溶解性與其營養素、衝調溫度等因素有關,所以我們在選擇奶粉時,溶解性是可關注的一個方面,但這並不是判斷一款奶粉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應正確地看待和綜合比較,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粉。
參考文獻:
[1]林弘通,鬱蘊華.噴霧乾燥條件對脫脂奶粉顆粒大小及其分布的影響[J].中國乳品工業,1990(2):77-83.
[2]葉晶. 嬰兒配方粉品質分析及衝調性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8.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
往期精彩:
關於「小分子奶粉」,你了解多少?
寶寶輔食餵養指南來了!這些輔食誤區你還在犯嗎?
過敏?早產?乳糖不耐受?這些特殊體質的寶寶如何選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