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很多時候,家長都會追求溶解性極好的奶粉,認為這是好奶粉的特點之一。可是在給寶寶餵奶粉時,你可能會發現即使是同一個品牌,你也會遇到溶解性不好的時候。那麼奶粉的溶解性真的與質量有絕對關係嗎?影響溶解性的原因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作者:羅玄(高級營養師)
投稿:2216295723@qq.com
什麼是奶粉的溶解性?
奶粉的溶解性是指:奶粉與一定量的水混合以後,能夠復原成均勻穩定的牛奶狀態的性能,是奶粉最終溶解的程度。
其實一瓶衝調好的配方奶,不能算是真正的溶液。配方奶粉甚至鮮奶中各種營養素的溶解性都有差異,存在溶或不溶,易溶與難溶之分,奶粉的溶解就包括了可溶性成分的溶解和不可溶成分的分散。衝好的配方奶主要由溶液、懸浮液、乳濁液三種體系構成的一種穩定均一的膠體性液體。
影響奶粉溶解性的因素
一、奶粉的原料及配方影響溶解性
①全脂奶粉比脫脂奶粉較難溶解,全脂奶粉的顆粒表面一般由一種具有疏水性的游離脂肪覆蓋著,使奶粉的溶解性下降。當然目前一些全脂奶粉的溶解度通過速溶工藝也可大大改善,後面我們會介紹。
②奶粉中添加了一些難溶的營養成分:比如酪蛋白磷酸肽、益生菌凍乾粉、乳鐵蛋白等,添加了這些大分子或高活性成分的奶粉,不會真正與水融合,多是與水形成懸浮液。在衝調時,你可能發現奶瓶壁有小顆粒,也就是你看到的掛壁現象。
③奶源受季節、地域的影響,也會導致配方奶粉出現溶解性差異。這也是同一個品牌,同一個段位出現溶解性差異的常見原因。
二、奶粉的生產工藝及設備影響溶解性
①採用了速溶工藝的奶粉,溶解速度比普通奶粉的快,甚至冷水都可溶而不結塊,因為衝調的便利性高,感官好,也受到人們的歡迎。不管是脫脂奶粉還是全脂奶粉,都可以通過速溶工藝提高溶解速度。
脫脂奶粉主要是將分散的、較小的、不均勻的顆粒,附聚成為均勻疏鬆的大顆粒,提高溶解性。全脂奶粉在附聚顆粒的基礎上,添加卵磷脂增強全脂奶粉顆粒的親水性,提高溶解速度。
所以,奶粉顆粒較大,看起來越蓬鬆的奶粉溶解性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速溶工藝嚴格講只是提高了奶粉溶解(復原)的速度,並不是真正改善溶解性。一款奶粉是否採用速溶工藝與其質量好壞也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②不同設備影響溶解性。奶粉乾燥的設備類型及噴霧乾燥器的結構不同都會使奶粉的溶解性產生影響。比如噴霧乾燥器比滾筒乾燥器生產的奶粉溶解性好,不過目前大多都採用噴霧乾燥器生產,這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小。
三、衝調方式影響溶解性
①水溫不合適:在一定程度上,衝調奶粉的水溫對奶粉溶解性即復原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常見的奶粉衝調水溫為40-55℃之間。
溫度過低,影響奶粉顆粒的吸溼性及分散性,降低溶解速度;溫度過高,會使蛋白質變性而溶解度降低。
②攪拌力度不夠:有的爸媽擔心奶粉溶解時產生泡沫,衝調時搖晃的力度不夠,導致水不能充分與奶粉顆粒接觸,容易出現虹吸現象,也就是出現很多外面溼,裡面幹的奶粉團塊(小的漂浮在液面,大的沉在瓶底)。一旦出現這樣的奶塊,即使你用筷子攪拌也很難溶解。
③放水和奶粉的次序不對:先放水不僅僅能衝調出更準確濃度的奶液,更能提高溶解度。因為先放水再放奶粉,能大大提高奶粉顆粒與水的接觸面積。
溶解性與質量有絕對關係嗎?
其實溶解性主要反映的是奶粉復原成奶液的程度,是一種物理現象,並不能代表奶粉品質的好壞,以上影響奶粉溶解性的因素並不會對奶粉質量產生壞的影響。比如有機奶粉,從工藝及營養成分安全性的要求上非常嚴苛,但是其溶解性卻不夠理想,甚至比非有機奶粉的溶解性差很多。因此,片面地從溶解性好壞來判斷奶粉的質量並不客觀。
當然,如果一款奶粉除了溶解性差,還表現為溶液分層、粉質顏色不均、奶粉有硬塊、異味等諸多異常現象,那一定是質量問題。
怎樣衝調奶粉可提高溶解性?
1、注意水溫
不同品牌的奶粉配方及工藝不同,衝調奶粉的建議水溫也會有差異,最好根據其說明調節好水溫。在冬季水降溫比較快,可以適當提高些5℃左右。可以藉助水溫計測量,或多總結經驗。
2、注意搖晃力度
搓揉奶瓶法:用雙手來回搓動奶瓶,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採用了速溶工藝的奶粉。因為其顆粒吸水性及分散性比較好,所用力度不大。
同向水平旋轉奶瓶法:手握奶瓶三分之一處,手腕用力,向一個方向畫圈搖晃奶瓶,力度相對大一點,也不容易產生太多的泡沫。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溶解性稍難的奶粉或有機奶粉。
攪拌法:這種方法用得相對比較少,但是有一些有機奶粉溶解性比較差。若容易出現比較大的團塊,配合勺子攪拌可以提高溶解度。
3、二次衝調法
水加入奶瓶後,別一股腦兒將奶粉加完再搖晃奶瓶。可以先加一部分奶粉,搖晃均勻後再加另外一部分奶粉,繼續搖晃可以提高溶解性。
甚至可以加一勺奶粉搖晃均勻後,再加一勺繼續搖晃,直到奶粉加完為止。這種方法頗適合溶解不好的有機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