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暴露特醫奶粉知識盲區,選正規產品記住這些

2020-11-30 騰訊網

湖南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假特醫奶粉事件受到社會關注,也反映出部分公眾及醫護人員的特醫食品知識盲區。

此次事件中的假特醫奶粉,其實只是「固體飲料」,而不是配方奶粉、特醫食品。相比較而言,含乳固體飲料對營養成分的限量比較寬泛,僅對蛋白質含量做了基本要求。從生產資質要求來講,特醫食品需參照藥品管理方式嚴格監管,廠家需同時取得特醫食品生產資質和產品的配方註冊資質;配方奶粉也需同時獲得工廠與配方的雙重認證或註冊;而固體飲料生產門檻較低,獲得生產許可資質相對容易。

專家認為,基本的食品知識普及對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十分重要,家長也應該充分了解母乳餵養的重要性,同時調整好育兒的焦慮心態。

固體飲料與奶粉有何區別?

針對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奶粉事件,5月13日,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汪之頊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醫生特別是基層醫生,也面臨食品知識匱乏的問題,「固體飲料和配方奶粉之間有何區別,恐怕不少基層兒保、產科醫生也說不清。但凡有點基本常識,我相信醫生也不敢推薦固體飲料給孩子吃。」

那麼,固體飲料、嬰幼兒配方奶粉、特殊醫學配方食品之間有何區別?從國標定義來看,最易與配方奶粉相混淆的是「含乳蛋白固體飲料」,這是指以乳或乳製品為原料,可添加糖和甜味劑等其他食品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加工製成的固體飲料。

嬰幼兒配方奶粉(0-36月齡)則是指以乳類及乳蛋白製品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或)其他成分,僅用物理方法生產加工製成的液態或粉狀產品,適於正常嬰幼兒食用,其能量和營養成分夠滿足對應月齡孩子正常營養需要的產品。

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俗稱「特醫食品」「特配粉」,其中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也俗稱「特醫奶粉」,是指為了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配方食品。

從營養成分要求角度看,配方奶粉與特醫食品對產品中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分的添加量及種類有嚴格限定,是一種對母乳成分的模擬,可滿足對應階段兒童的營養需求。如0-6個月的健康嬰兒在不額外添加輔食的情況下,可以依靠適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醫奶粉維持正常成長發育。

與配方奶粉、特醫食品相比,含乳固體飲料對營養成分的限量比較寬泛,僅對蛋白質含量做了基本要求。以蛋白質含量要求作對比,國標要求嬰兒配方食品(0-6月齡)中添加的蛋白質含量(乳基產品)範圍需在0.45g/100kJ-0.7g/100kJ間,且乳清蛋白含量應≥60%。而含乳固體飲料中對乳蛋白含量(質量分數)僅要求不少於1%即可。

從生產資質角度來看,特醫食品雖不是藥品,但需參照藥品管理方式嚴格監管,因此通過註冊的產品十分有限,廠家需同時取得特醫食品生產資質和產品的配方註冊資質,且需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配方奶粉也需同時獲得工廠與配方的雙重認證或註冊;而固體飲料生產門檻較低,獲得生產許可資質相對容易。

如何對待孩子過敏症狀?

就特醫奶粉種類而言,針對牛乳過敏嬰幼兒的適度水解、深度水解、胺基酸產品最為常見,這也是郴州市兩起「大頭娃娃」事件中家長均提到的患兒「症狀」。通俗來講,「水解」是指將牛乳中導致部分患兒過敏的大分子乳蛋白變小,水解程度越深,蛋白鏈越小,容易被消化吸收。

汪之頊表示,造成嬰幼兒過敏的原因複雜,與生存環境及生活方式變化均有關,如抗生素濫用、腸道菌群變化、飲食結構變化、居住環境清潔度(如過度清潔)等,無法得出確切結論,也沒有好的預防辦法。但到醫生診斷層面,往往簡單歸因於某種食物致敏。能夠肯定的是,目前嬰幼兒過敏發生率呈走高趨勢。

2019年,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兒童保健部副主任徐韜公布的一項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0-24月齡嬰幼兒家長自報曾經或正在發生過敏症狀的比例為40.9%,過敏症狀的現患率為12.3%,以皮疹瘙癢、眼鼻症狀和胃腸症狀為主。

那麼,如果孩子出現過敏症狀應該如何應對?汪之頊建議,所有輕症過敏都需要事先觀察,對症處理,必要時「該看醫生看醫生」。如果醫生排除了嚴重問題,就不必過度焦慮。如果孩子需要食用特醫食品,可以根據症狀程度選擇對應的水解配方產品或胺基酸產品。如果確實有效,在堅持食用一段時間後逐漸過渡到普奶粉。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則證明食用這種產品的路徑走不通。

「機體免疫系統發育是一個不斷耐受的過程,比如嬰幼兒在發育過程中長一點溼疹有時不可避免。隨著孩子不斷成長,其免疫力也會逐漸增強,一段時期之後溼疹可能就不再出現。很多家長往往一個溼疹都不能容忍,對孩子過分關注,加上商家誤導及部分醫生受經濟利益裹挾,進而導致問題出現。而代乳產品亂象的背後,也暴露了母乳餵養率偏低的問題。」汪之頊說。

選正規特醫食品要「三看」

依照我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特醫食品應取得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配方註冊,生產企業應當取得相應的特醫食品生產許可。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適用於0-12個月寶寶食用的、在我國取得特醫食品資質的企業及產品包括達能、雀巢、惠氏、雅培、美贊臣、每日、貝因美、聖元、天津澳斯等9家企業共29款產品。適用於0-10歲兒童的資質產品包括達能、雀巢、惠氏、雅培、美贊臣、每日、貝因美、聖元、天津澳斯、愛優諾等10家企業的34款產品。

專家建議,購買特殊醫學配方食品時應留意產品上的「特殊醫學用途」字樣、TY字樣的國食注字註冊證號以及適用人群提示,三者缺一不可。消費者也可以在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官網頁面查詢相關產品資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宣稱「部分水解」但未取得特醫資質的嬰配粉並不一定能夠滿足過敏兒需要。汪之頊表示,「適度水解」與「部分水解」是兩個概念,前者一般代表產品內的所有蛋白質都進行了水解,即蛋白質化學鍵均被打開;「部分水解」則可能是指一部分蛋白質水解了,而另一部分沒有進行水解,打了概念擦邊球。

適用於0-12個月兒童、已取得註冊資質的特醫食品。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圖片來源 官網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罪魁禍首是假冒特醫食品,與所有奶粉品牌無關!你所關心的...
    來源:胡說有理近日,胡說有理報導《痛心:「假奶粉」導致湖南又現大頭娃娃!切記:合法特醫嬰兒食品只有達能、雀巢、雅培、美贊臣、聖元、貝因美等品牌!》、《五問大頭娃娃假奶粉》後,後臺寶爸寶媽留言爆棚,而通過留言,胡說有理才真正了解到,無論是購買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還是購買普通嬰幼兒奶粉,我們很多消費者是多麼的無助。
  • 湖南徹查「大頭娃娃」事件,央視、人民日報發聲!嬰兒奶粉應該怎麼選?
    央視評論:  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  5月14日,央視新聞客戶端對湖南「大頭娃娃」事件發布了評論。  又見「大頭娃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心碎的消息,十幾年前震驚全國的「大頭娃娃」事件,至今仍是公眾的心頭之痛。猶記得當時一批官員被問責,有關經銷商也被判刑。
  • 假奶粉17年後又喝出「大頭娃娃」,如何區分「真假特配奶粉」?
    提起「大頭娃娃」,很多父母都心有餘悸。2003年,安徽阜陽曾爆出的「空殼奶粉」事件,導致數百名嬰幼兒食用劣質奶粉後,因營養不良成為「大頭娃娃」。沒想到,「大頭娃娃」事件近日再現。據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5月11日報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多名幼兒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醫生檢查後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診斷為佝僂病。多位家長向湖南省永興縣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 湖南再現多名「大頭娃娃」,只因喝了這款「假奶粉」!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出現多名「大頭娃娃」的事件震驚社會。12年前「三聚氰胺」事件還記憶猶新,如今多名嬰幼兒因為食用「假奶粉」,「大頭娃娃」重現。事件回顧:出現多名「大頭娃娃」,只因喝了「假奶粉」據報導,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近日發現孩子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不僅如此,孩子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
  • 選對奶粉,拒絕成為「大頭娃娃」
    即使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斷奶之後,也要經歷選擇奶粉的過程。而對於那些過敏體質的寶寶,家長更是操心孩子喝的奶粉是否合適。但是最近的一則「大頭娃娃」報導,看得人實在是氣憤。湖南郴州市永興縣,再現假奶粉「大頭娃娃」起因是湖南永興縣多名家長發現,自家孩子出現溼疹,用手拍頭,生長發育緩慢的狀況。而醫生給出的結論讓大家瞠目:佝僂。
  • TY奶粉到底能不能長期喝?關於特醫食品的誤區你知道多少?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一出,引起軒然大波,眾多產品躺槍,尤其是特醫,躺槍頗為嚴重,甚至有人開始發聲:「奶罐罐上有YP的可以長期喝,有TY(特醫食品)的不能長期喝」,這讓家裡有過敏寶寶的媽媽開始恐慌,今天奶粉智庫就來解答關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問題~01YP和TY有什麼區別?
  • 湖南一家母嬰店賣「假奶粉」,多名嬰兒長期食用變「大頭娃娃」
    湖南郴州「假奶粉」導致大頭娃娃一事震動家長圈,目前事件仍在持續發酵。據了解,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要求立即成立調查專班,對相關事件做出決定,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幾名喝了假奶粉的孩子進行全面體檢。據了解,最近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不停拍頭,身體出現溼疹等異常情況。調查發現,這些患兒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且都被醫院確診為「佝僂病」。然而,這款兒童「奶粉」只是一種固體飲料,並是特醫奶粉。視頻顯示,店員聲稱「這款奶粉」是店裡最好的奶粉,也是最暢銷的,許多過敏寶寶都在吃。
  • 配方奶粉喝出「大頭娃娃」?兒科醫生:缺乏營養維生素D是關鍵
    在2008年的時候,三鹿奶粉引發了"大頭娃娃"事件,在12年後,大頭娃娃又出現了。在郴州永興縣,許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發育遲緩、身體異常的情況。比如,突然患上皮疹、莫名敲打自己的頭部、頭骨突出像「大頭娃娃」等。
  • 特醫食品與寶寶健康
    2020年5月, 「湖南假奶粉」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時隔十幾年再次出現的「大頭娃娃」令廣大家長憤怒的同時又充滿了擔憂。這次「假奶粉」事件是以「固體飲料」替代「特醫奶粉」。為了盈利,不良商家的花式翻新,讓寶寶們的安全處於無法保證的境地,奶粉安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
  • 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再解析:不只倍氨敏,這些產品也可能有害!
    湖南郴州「大頭娃娃」事件持續發酵,輿情反應激烈。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發布通告,要求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違法行為。郴州永興縣當地已組成工作專班,對涉事母嬰店依法展開調查,並為幾名患兒安排了免費體檢、臨床治療等。
  • 談談湖南大頭嬰兒事件(原創)
    最近湖南又出現大頭嬰兒。經初步調查,原來,醫院商店將固態蛋白飲料說成是乳糖不耐受的嬰兒喝的特醫奶粉,推銷給嬰兒父母,嬰兒喝了之後,患上佝僂病,幾乎停止發育。多年之前,安徽阜陽大頭嬰兒事件震驚全國,想不到在新時代,習總書記多次關注的人民健康、食品安全領域還會出現這樣的事,真是令人心起火眼冒光。商店作奸並不奇怪,但為了賺錢居然戕害嬰兒,下探道德底線,觸碰法律紅線,把一個飲料指鹿為馬說成是特醫奶粉,簡直喪心病狂到令人髮指。
  • 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家長到底怎麼避坑?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近日,一則「大頭娃娃」新聞震驚了各位爸爸媽媽。據報導,這個可憐的寶寶塗抹的某品牌抑菌嬰兒霜中,被檢出含有過量的氯倍他索丙酸酯,就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所以,僅僅5個月大的寶寶變成22斤的「大頭娃娃」,並且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現象。
  • 國食注字YP和國食注字TY是什麼意思,特醫食品有沒有營養?
    「大頭娃娃」的事件的發酵,有人說:國食注字YP開頭的是正常配方的嬰幼兒奶粉,適合長期吃,國食注字TY開頭的是特配奶粉,沒有營養,不適合長期吃。其實,這是不對的!!!首先,要看誰該食用國食注字TY奶粉。特醫食品是針對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療狀況等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營養需求而設計製成的粉狀或液態配方食品,其能量和營養成分就是為了滿足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生長發育的,比如過敏寶寶,乳糖不耐受、早產兒等,是好東西,有營養。再次,要看長期和非長期怎麼界定。
  • 大頭娃娃再現!專家教您如何為過敏寶寶挑選奶粉
    最近,無良商家將含乳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銷售給牛奶過敏兒童,在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飲用,給寶寶及家人帶來沉重的打擊。母乳好還是配方奶粉好?寶寶為什麼會過敏?防過敏配方奶粉該如何使用?水解奶粉遵醫囑使用針對治療過敏的配方產品一般就是水解配方奶粉。水解奶粉是一種用於預防和治療牛奶蛋白過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粉,臨床上還用於某些疾病的營養支持。水解奶粉通過特殊技術,將牛奶中大分子整蛋白水解成了中肽、短肽的小分子蛋白,從而降低了牛奶蛋白的致敏性。
  • 「大頭娃娃」再現,嬰兒到底能不能使用激素?
    1月7日,網絡上某評測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的事件,內容顯示,一位家長給女兒使用了「噯英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了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同時該女嬰還表現為發育遲緩、多毛、面部腫大等症狀,隨後家長帶嬰兒輾轉多家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醫生懷疑孩子使用了激素藥膏。
  • 這些特殊體質的寶寶如何選奶粉?
    那這些寶寶應該食用哪種類型的奶粉呢?2:「環境因素」,剖宮產、過早或過晚引入固體食品、過多攝入維生素製劑、菸草煙霧暴露等可能增加食物過敏的發病風險[2],其中引入固體食品的意思是:WHO主張在6月齡後引入固體食物,包括高度致敏的食物,比如雞蛋、魚、花生等。
  • 央視評:「大頭娃娃」是最沉重舉報信 對疑似寧過度勿麻木
    來源:央視原標題:熱評丨「大頭娃娃」是最沉重舉報信,對疑似寧過度勿麻木 18年前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事件在公眾心中留下了沉重的陰影,此次「大頭娃娃」幾個字一出來,立刻喚起公眾的痛心記憶和本能警惕。微博測評博主「老爸評測」近日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面對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 我們真要聞激素色變嗎?
    2021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1月7日,網絡上某評測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的事件,內容顯示,一位家長給女兒使用了「噯英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了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同時該女嬰還表現為發育遲緩、多毛、面部腫大等症狀,隨後家長帶嬰兒輾轉多家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醫生懷疑孩子使用了激素藥膏。
  • 國食注字奶粉就選它,敏寶脫敏好幫手
    本網11月30日訊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相關規定,奶粉罐上的國食注字主要指的是中國境內銷售的奶粉廠家,是向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交奶粉的配方申請,通過審核以後得到的編號。申請註冊產品配方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並提供證明產品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研發與論證報告和充足依據。比如奶粉罐上出現「國食注字」,就證明這是一款已進行過備案的特醫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