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786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孩子出生後,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口糧」問題。即使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斷奶之後,也要經歷選擇奶粉的過程。而對於那些過敏體質的寶寶,家長更是操心孩子喝的奶粉是否合適。但是最近的一則「大頭娃娃」報導,看得人實在是氣憤。
湖南郴州市永興縣,再現假奶粉「大頭娃娃」
起因是湖南永興縣多名家長發現,自家孩子出現溼疹,用手拍頭,生長發育緩慢的狀況。而醫生給出的結論讓大家瞠目:佝僂。後來,醫生發現,就診的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對牛奶過敏,需要喝胺基酸奶粉。家長們紛紛疑惑,是奶粉出了問題嗎?
而在當地母嬰店,導購員為前來購買的家長推薦一款【倍】的奶粉。據導購員介紹,這款奶粉可以讓「牛奶過敏」的寶寶長期服用。在奶粉罐上也能清晰看到有標註「深度水解蛋白」、「無乳糖配方」等字樣。但仔細看,還會發現一行「蛋白固體飲料」字樣,這點則被導購員解釋為是「牛奶」的簡稱。
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後發現,「倍氨敏」只是一種固體飲料,並不具備特醫奶粉的資格。還有信息顯示,這款「假奶粉」是湖南一家公司所生產,已在2019年中旬停止生產。
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款是普通食品,普通人群都可食用。具體為什麼會出現在母嬰店貨架上,還被當成「抗過敏奶粉」銷售,目前還在調查當中。
幼兒「牛奶過敏」是怎麼一回事?
從相關報導中,可以了解到,這些家長之所以選擇這款「假奶粉」給孩子喝,是被導購員抓住了「寶寶對牛奶過敏」的情況。本身為了孩子喝的更健康,而選擇更換奶粉,卻沒想到被深深誤導了,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悲劇。其實,嬰幼兒對牛奶過敏是一種常見現象,科學應對才不會耽誤孩子的健康成長!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一書中提到,牛奶過敏情況一般發生在寶寶一歲以內,因為這個階段孩子的消化系統還不太成熟。
1、孩子對牛奶過敏的原因
嬰幼兒各項身體機能脆弱,免疫系統較為敏感,胃腸道發育也不完全,還有一部分遺傳因素,這些都是造成孩子對牛奶過敏的原因。
2、了解什麼是牛奶蛋白
牛奶蛋白是指牛奶中各種蛋白成分,而不同品牌奶粉,所添加的牛奶蛋白成分不一。造成孩子對牛奶過敏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牛奶分子的差異。
3、正確分辨過敏症狀
如果孩子對牛奶過敏,最常見的過敏症狀有:溼疹、腹痛、腹瀉和吐奶。
①、 溼疹
孩子溼疹是一種常見現象,寶寶換季或者身體不太舒服,會有長溼疹的情況。如果孩子過一段時間自然消失了,或使用一些護理藥膏後好轉,那就不是過敏。二寶6個月大有過溼疹,當時剛給他換奶粉,我也以為他是牛奶過敏了,但擦藥膏後兩天,溼疹就消失了。
Tips:若溼疹長時間不消失,及時帶孩子去專業的兒科醫院,不盲目用藥。
②、 腹瀉
更換奶粉初期,由於幼兒腸胃消化功能處在適應階段,可能出現拉肚子的現象,超過兩天沒有好轉,要考慮是否「牛奶過敏」了?
如何解決寶寶牛奶過敏的問題?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牛奶過敏,自己就慌了神。一旦找到某款過敏體質寶寶喝的奶粉,如獲至寶。這樣的心態很容易被誤導。
首先,選擇「特殊奶粉」。
確認孩子是對牛奶過敏後,家長一般就會先從換奶粉入手。水解蛋白奶粉、胺基酸奶粉等這種「特殊奶粉」就會成為首選,因為這類型奶粉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質,能儘量避免寶寶出現過敏反應。
其次,觀察寶寶對胺基酸奶粉的接受程度。
胺基酸本身味苦,含胺基酸成分的奶粉也有些苦,餵寶寶也會比較困難。因此,建議家長根據寶寶的過敏反應程度做調整。過敏情況較輕,可先從水解程度較低的奶粉選起,因為水解程度越高,口味就越難讓寶寶接受,買回來也是浪費。
再次,注意羊奶粉的選擇。
有些寶媽一聽孩子對牛奶過敏,第一反應就是給孩子喝羊奶粉。但其實,羊奶與牛奶具有同根性,選擇羊奶也要慎重,換奶粉的頭幾天,多觀察孩子的反應,有異常馬上停止。
最後,從輔食中攝取營養。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可以引入輔食,幫助獲取營養。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家長可以根據寶寶對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的需求,來安排輔食食材的添加。
在日常輔食安排上,保證主食、肉類、蔬果均衡攝入,以此來幫助寶寶獲得足夠的營養,滿足發育需求。
枕邊育兒寄語:
「牛奶過敏」的寶寶,能接受胺基酸奶粉是最好的。因為,正規渠道購買的胺基酸奶粉,營養成分配比都能達到質檢要求,也能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及能量。但這次的「大頭娃娃」事件,提醒家長還得擦亮眼睛,認清什麼才是真正的胺基酸奶粉?別輕易被導購員誤導,把固體飲料給孩子當主食喝,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遭罪的還是孩子!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進口奶粉也信不過了,德國奶粉出問題,選一款安全奶粉這麼難嗎
給娃衝泡奶粉也是項技術活,這些常見的錯誤,八成寶媽都做過!
奶粉能和母乳一樣放在冰箱裡保存嗎?這幾個做法會讓奶粉更快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