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女性在月經來臨前的一到兩周會有比較大的情緒波動,嚴重的甚至產生自殺意圖,而且還有全身浮腫、腹瀉、噁心等症狀,但這這些症狀在月經後會消失,這就是經前期緊張症候群,這類症狀在35歲以上的女性,或不育和月經不調的人中更為常見,很少有人會出現影響其工作和生活的嚴重症狀。
患上這類病的患者通常發作在月經來臨前714天,在月經前23天症狀最顯著,月經過後這些症狀會顯著減輕或完全消失。常見症狀包括愛生氣,容易疲勞,經常沮喪,不定期失眠,經常性頭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患者出現手,腳和面部腫脹,腹壁和內臟出現水腫,導致腹脹,胃腸道黏膜水腫,導致腹瀉或大便軟化,盆腔水腫導致下腹腫脹或疼痛,乳房水腫和腫脹疼痛,當出現明顯水腫時體重有一定增加。
出現經前綜合症的原因:
(1)內啡肽:影響心理和神經因素的變化內啡肽水平的變化有關,提高催乳素激素濃度可以通過靜脈內增加內啡肽。增加內啡肽後抗利尿激素有顯著增加,內啡肽納曲酮抑制劑對黃體生成素的分泌有很大的影響,且β-內啡肽的變化月經周期變化同步,因此可以得出月經前緊張綜合症是由於黃體期內肽濃度的變化所引起的。
(2)缺乏維生素B6:口服避孕藥可能會出現類似於月經前緊張綜合症的症狀,可以通過增加維生素B對其進行糾正,因為它們可以促進過多雌激素排洩,調節情緒和行為。
(3)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失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雌激素水平過高而孕激素過低引起的,在正常情況下,雌激素通過腎素,而孕酮刺激遠端腎小管中的鈉和水排洩,水和鈉通過血管緊張素II和醛固酮系統得以保留。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還會引起體重增加和其他症狀。
(4)心理因素:與經前綜合症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一些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精神障礙,情緒波動和心理壓力症狀,精神緊張等都可能會加劇原始症狀。
如何治理
在月經來臨前要注意工作和休息,避免壓力過大,少吃高鹽食物以預防和減輕症狀。如果出現水腫,可在月經來潮前10天或症狀發作後每天服用25 ~ 50 mg雙氫克尿噻,或者每天服用100 ~ 200 mg氨苯蝶啶直至月經到來。需要注意的 是,在如果服用上述藥劑的話5天應添加服用氯化鉀。服用鎮靜劑也是一個很好的決定,每天三次,每次0.03g魯米那或每日23次,每次10mg利眠寧;每晚也可服用克眠爾通0.2 ~ 0.4 g;谷維素每次1020mg,每日3次,持續12個月,具有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的作用,月經來潮前10天,口服碳酸鋰0.3g,直至月經停止,可改變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促進水鹽代謝,並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月經前14天可以服用大量的性激素和維生素A,直到月經來潮為止。
中藥辨證施藥的療效比較好,比較常見的類型是肝鬱氣滯型,表現為經前期的乳房乳頭出現腫脹和疼痛,嚴重的甚至無法觸摸衣物,頭痛,小腹脹和胸悶,易怒,易怒,脈象發黑等;脾腎陽虛型,表現為面部腫脹,頭暈,身體無力,嗜睡,食欲不振,大便稀少或經前腹瀉,腹脹,腰部疼痛這種類型,應用健固湯;陰虛肝旺型,表現為經前心煩,煩躁不安,易怒,頭暈目眩,健忘,失眠,舌苔少,脈細的跡象,應用杞菊地黃湯;心脾兩虛型,表現為經前心悸失眠,體質虛弱,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舌淡紅,苔白,脈細,使用桂皮湯。
只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再按照上所說的去做,當然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對症下藥,這樣經前綜合症給你帶來的困擾,將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