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震顫、強直、動作遲緩以及便秘、出汗、失眠、心煩等。
全國名老中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名譽院長、腦病二區主任馬雲枝指出,帕金森病屬於中醫的顫證,人到中年肝腎日漸虧虛,腎水不能涵養肝木,陰不制陽,風氣內動,上可擾及頭目清竅,外可致絡脈失養,引發頭部、肢體震顫,眩暈欲撲、天旋地轉等風動之證,故中老年人多發該病。帕金森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產生諸多不良反應,如異動症,治療宜滋補肝腎。
大河健康報記者吳文可
長期口服多巴胺製劑易導致異動症
在馬雲枝的門診上,記者見到了66歲的李大爺。李大爺身患帕金森病10餘年,目前正口服美多芭、息寧、森福羅和苯海索四種藥物進行治療。儘管藥一把一把吃,但症狀不僅沒有減輕,而且還出現了肢體搖動、咂嘴吐舌、歪嘴皺眉、扭頭擺腰等症狀,晚上睡覺都不踏實。
在病友的介紹下,李大爺慕名找到了馬雲枝教授。
馬雲枝給患者查體後發現,李先生形體消瘦,神情憔悴,面部肌肉不時抽動,頭手及雙腿不時扭動,舌質暗紫,苔厚膩而幹,脈弦細。結合病史及患者的服藥情況後,馬雲枝判斷患者是治療帕金森時聯合服用美多芭這類多巴胺製劑後出現了異動症,屬肝腎虧虛、陰虛風動之證。
馬雲枝介紹,帕金森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及用藥量增大,會產生諸多不良反應,異動症就是其中一種。異動症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舞蹈樣、投擲樣和肌張力障礙等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據統計,臨床約有40%的患者在服用左旋多巴製劑4年~5年後出現異動症。
肝腎虧虛治療宜滋補肝腎、除風通絡
馬雲枝指出,此患者年逾六十,本已肝腎陰虧,陰虛於下,陽亢於上,加之長期用藥過多,及全身不自主動作增加,另有心煩、失眠等因素,導致肝陰耗損,陽亢化風,內風弦動。老年體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痰溼內停,肝風夾痰濁瘀血,阻滯經絡,致四肢頭手抽動不已。
根據患者病因、病機及舌脈象,馬雲枝認為,患者在治療上宜滋補肝腎、除風通絡,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
該方為治療久痺而肝腎兩虛、氣血不足之常用方,臨床也用於治療五臟虧虛所致肢體不用之顫證。
方中獨活性溫味辛,善下行治血中伏風,為君藥,方中寄生、杜仲、牛膝有強筋壯骨之用,且寄生可祛風除溼,牛膝能活血以通利肢節筋脈。當歸、川芎、地黃、白芍養血活血,黨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全方具有滋補肝腎之陰、健脾化溼除痰之能,和白芍、甘草相伍,又能舒筋熄風治療肢體抖動。方中加枳實、栝樓、火麻仁以寬胸理氣,潤腸通便,使腑氣暢通,燥屎下行。更有益智仁、金櫻子滋補腎精,固精縮尿,珍珠母鎮靜安神,潛陽熄風。
經過1周治療,患者面部肌肉抽動減輕,頭手及雙腿震顫現象較前明顯減輕,夜間睡眠尚可。之後半年,患者一直規律就診,馬教授以前方為基礎方加減治療,患者上述症狀明顯好轉,未訴及不適。
馬雲枝提醒,像李大爺這樣長期服藥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療帕金森時一定要謹防異動症的發生,中醫可根據患者臨床症狀辨證論治,可避免患者長期口服多巴胺製劑造成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