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不足是中醫學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症狀,根源在於肝腎陰虛。所以,肝腎不足即平時所說的精血虧虛、肝腎陰虛。中醫上認為,情緒抑鬱、飲食勞倦、憂思過度等都易引起機體陰陽失調,肝氣鬱結,肝陰損傷。
同時由於腎主藏精,長期精神不佳,容易導致腎精虧虛、精血耗損,久而久之就會引起肝腎陰虧,機體血行不暢,津液耗損,從而出現一系列身體不適症狀,即肝腎不足。
那麼,肝腎不足會表現出哪些不適呢?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肝腎不足?
肝腎不足的患者,臨床常見的症狀有:五心煩熱、尿少色黃、腰膝酸軟、口乾咽幹、耳鳴頭暈、脈弦細等。尤其是男性出現滑精、早洩、性慾減退、陽痿等生殖器官異常的情況時,要考慮是否存在肝腎不足的問題。那麼,日常生活中怎麼做才能夠預防肝腎陰虛、肝腎不足呢?下面列舉幾種調養方法。
第一、多吃益精填髓、益肝養血的食物
肝腎不足是因為血行不暢、精血虧虛致不能榮養肝腎,從而出現肝陽偏亢、腎氣不足等症狀。因此應適當吃些具有固腎益精、補血補氣的食物,主要有:黑米、紅棗、海參、桑葚、豬肝、桂圓、枸杞等。尤其是男性出現四肢冰涼、腰膝酸軟的情況,應及時吃些補腎的食物進行滋補保健,比如喝點山藥粥、吃點羊腰子、泥鰍、黑芝麻等。
第二、適當運動、規律作息、保持情緒穩定
除了上述的食療外,腎中精氣也與日常身體活動、情緒波動等密切相關。平時堅持適度的體育鍛鍊,可以起到舒筋活血、強筋壯骨、提高免疫力、健腎補氣的功效。如身體狀況不佳,也要適度出門散步,不但能夠疏通血脈,也能愉悅身心,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
第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定要及時治療
注意飲食調理,加上適度運動,還是有肝腎不足症狀,這是為什麼?因為肝腎不足與原發性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多種常見病密切相關,所以一旦臨床確診應積極就醫,在醫生指導建議下對原發病進行治療,保證血壓、血糖等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否則,慢性病很容易耗傷肝腎之陰,加重肝腎不足症狀,或因年老體虛引起其他系統疾病。
上述只是簡單列舉了三種預防肝腎不足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喝點冰糖銀耳羹、枸杞豬腰粥,適當按摩湧泉穴和曲泉穴等穴位,都能夠起到補肝補腎的作用。所以,平時經常熬夜、憂思過度、飲食不當的人群,應做好肝腎不足的預防工作。
當出現肝腎不足的相關症狀時,單純依靠食療、體育鍛鍊等並不能很好改善症狀,應及時去中醫科就醫檢查,避免延誤治療。長期肝腎不足如果未經臨床治療,很容易引發高血壓病、中風、黃褐斑、女性更年期症候群、肝炎、肝癌等諸多疾病,所以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