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帕金森患者會出現運動併發症,該如何針對性處理?

2020-12-06 騰訊網

帕金森病是一種腦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人常發的疾病之一,腦部出現問題,對生活和工作均有不小的危害,尤其是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對帕金森病人的日常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是不是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什麼時候會出現?有辦法預防帕金森運動併發症嗎?

運動併發症幾乎危害著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

相關數據表明,在帕金森病早期,可能有30%的病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3到5年病齡的帕金森患者,有70%以上的人會出現;7年或7年以上病齡的患者,有80%的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可以說,帕金森病患者患病之後,不管是否接受過治療,都會出現一些運動併發症。

沒治療過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現運動併發症還可以理解,為什麼經過治療的患者,還會出現這些症狀呢?

解釋:經過治療的這部分帕金森病人,在早期甚至就會出現運動併發症,這裡有療效減退的問題。因為帕金森病人在剛開始用藥的時候,病人的症狀很快就得到緩解,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有的病人療效出現減退,其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運動併發症,也就是說,療效減退的症狀波動是最明顯的。而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有效的時間越來越短,有的病人甚至不到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藥就開始失效,有效和無效的症狀波動特別明顯。

另一種情況是出現異動症。帕金森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手舞足蹈等「異動症」的情況,也就是,帕金森病人在藥物有效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異常的運動,通常就叫做「異動症」。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以嗎?

很多帕金森患者覺得,既然經過治療和沒有經過治療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那麼,不治療可以嗎?

對這個假設,大夫給出了不容置疑的答案——「肯定不行!」

如果不治療,會是什麼情況呢?往往是發病兩三年,病人就動不了,甚至殘疾,日常生活能力變得非常差。

所以,帕金森患者應該嚴格按照醫生的知道服用藥物,當自身的帕金森病症狀出現波動時,及時調整用藥方案。這裡提醒帕金森患者,哪一個藥要用多大的量,同一個病人在不同時期的用藥調整,不同病人的用藥差別等,都需要醫生指導,帕金森患者切記不能自行調整!

北京澤元堂中醫王世龍醫師治療帕金森療法----五龍震顫療法:

第一步段主要是鎮肝息風,平復異動的肝陽,緩解主訴症狀。為患者戰勝疾病樹立信心。

第二步補腎養精養血滋陰,消除症狀形成的基礎,治病求因。從本源入手,鞏固療效。

第三步調節臟腑、平衡陰陽,古語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通過對臟腑功能的健運,正氣的培固,情志的調攝 。

五龍震顫湯通脈通絡,進行全身調節,加強腦和全身的微循環,提高內分泌機能,促進神經遞質平衡,促進神經元的樹突生芽,加強了中樞和周圍神經的功能。帕金森病是屬於本虛標實之症,由氣血虧耗,肝腎不足,內風竄動是本;風痰淤火,外風動是標。補氣血,益肝腎息內風,滋陰潛陽制外風,達到標本兼治。

相關焦點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帕金森病患者經過左旋多巴等藥物治療,以及後來的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藥物的出現,真正改變了病人的預後,讓帕金森病患者發病後,一直可以維持許多年的生命,跟健康人的壽命沒有太大區別。運動併發症幾乎危害著所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個問題。在早期可能有30%的病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3到5年病齡的患者中,有70%以上的人會出現;7年或7年以上病齡的患者,有80%的人會出現運動併發症。
  • 帕金森病會死亡嗎?如何減少併發症,改善預後
    帕金森病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情累及大腦,影響生活質量,並且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60歲或更高齡被診斷,因此很多人對帕金森病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很在意。其實這個疾病本身並不致命,但是相關的併發症會降低患者的預期壽命。
  • 帕金森中晚期運動併發症可致殘
    專家表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約1.7%(即有300萬人),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明顯升高。關愛老人,要注意提防和早發現帕金森病。
  • 大部分帕金森患者會出現的症狀
    對於很多的中老年帕金森來說,在患有這種疾病之後,身體所出現的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運動障礙和震顫。但是大家知道患有帕金森疾病後,身體還會出現其他症狀表現嗎?如果您現在還不知道的話,那麼下面介紹的帕金森症狀您一定不能錯過。
  • 出現帕金森症狀就是帕金森病?並不是,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該症狀
    而實際上跟人們普通的認知不同,很多後天性因素也有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綜合症的產生,雖然帕金森症候群跟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及其相似,但是兩者的治療有本質性區別。同時很多患者都可能有階段性的進展,該病發展有一個階段性的過程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出現,而且跟帕金森病患者不一樣的是,該病的患者多半會呈現為不典型的帕金森症狀,並且多為下肢運動障礙,表現為「磁性足反應」,起步困難,僵直性肌張力增高,多無靜止性震顫
  • 「帕金森病」及「晚期運動併發症」一線用藥,3張表總結清楚
    複方製劑:多巴絲肼、卡左雙多巴多巴絲肼:警示患者有過度嗜睡的可能;長期治療應監測精神狀態、心肝腎功能及血常規;25歲以下不宜服用。卡左雙多巴:服藥間隔不短於6小時;不推薦18歲以下患者應用;注意控釋製劑不能咀嚼或碾碎藥片。
  • 帕金森病晚期的三大併發症類型,別忽視,可引起殘疾等嚴重後果
    除了典型的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外,疾病還會有很多併發症,需要重視。運動併發症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因素之一,運動併發症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症狀波動,第二類為異動症。消化系統疾病由於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會導致消化系統併發症的發生。首先就是患者會出現吞咽困難,這是因為咽部的肌肉協調動作發生障礙,那麼患者進食就比較困難,舌頭也難以將食物推入食管,食物容易在口腔和咽喉部位推擠,容易出現哽咽和嗆咳。
  • 滬帕金森病患者生存率高 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病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同時還可伴有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抑鬱狀態、認知功能下降等非運動症狀,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腦疾病。該疾病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我國約有近300萬患者,但其中有接近3/4的患者沒有接受正規治療,特別是在邊遠地區。
  • 糖尿病降血糖如何運動?有併發症怎麼辦?醫生建議運動規劃四步走
    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說說對於控制血糖該如何動的事情,以及運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01運動對於血糖控制有哪些好處?運動對於血糖有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有哪些好處,估計很多人說不出來。2、血壓安靜的情況下,血壓如果大於200/110毫米汞柱的時候,不能運動,容易出現心血管併發症。3、服用某些藥物如果一半的藥物可以不用擔心,但如果是胰島素或者促胰島素分泌的藥物那麼就要警惕,因為用了這些藥後再進行運動,是有低血糖的風險的,也要多注意是不是會出現延遲性低血糖。
  • 身體出現這些預警信號,須注意帕金森病來襲……
    由於對帕金森病不甚了解,很容易忽視該疾病的治療,或與其他疾病混淆而延誤治療。為了幫助大家更好認識帕金森病,今天特邀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劉偉欽,就帕金森病常見臨床症狀、如何診斷,如何治療進行詳細解讀。帕金森病常見臨床症狀有哪些?
  • 帕金森患者常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如何爭取更多自由的一天?
    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更好地規範和管理帕金森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小運動併發症對患者的影響,上海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10月25日落戶新華醫院。劉振國說:「對帕金森患者而言,哪怕是多爭取一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種勝利。」
  • 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大會期間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就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進行了討論。 一、運動波動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病學 在帕金森病(PD)的運動併發症中,運動波動出現較早。對於早期PD,目前的治療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功能。
  • 【關注】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
    【關注】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應用肉毒毒素技術治療軀幹姿勢異常、流涎等各種帕金森病併發症,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複雜性痙攣及肌張力障礙高選擇性肉毒毒素治療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謝老伯患帕金森病7年餘,平時定期看醫生,規律服藥,堅持參加鍛鍊,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然而近來謝老伯發現自己彎腰越來越嚴重,已經快彎到了90度,行走不穩,而且腰背部疼得厲害。
  • 帕金森病患者長期僵硬對身體的危害
    治療帕金森病肌肉僵直引起的疼痛時,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常常療效欠佳;在應用左旋多巴改善運動症狀的同時,多數患者的疼痛常常會隨肌肉張力的降低而緩解。 專家介紹,對于震顫型帕金森病,如果老人出現手腳震顫,往往會引起家人注意,而帶其就醫。疾病能及時得到積極有效治療。而對於僵直型帕金森患者而言,經常會延誤病情。主要是由於肢體的僵硬外人無法看見,往往被忽視。 一般來講,在病情初期患者會感覺肢體活動不靈活,不愛運動,頸肩部肌肉酸痛。
  • 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有什麼?如何治療效果好?
    帕金森氏症其實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帕金森病變,該疾病在出現之後,即便發展到晚期,本身也不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僅僅是在患者長期處於臥床狀態之後所引發的一系列的併發症或是感染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患者的壽命。
  • 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是帕金森病
    在臨床上運動神經元的症狀主要以動作不協調、鷹爪手、動作僵硬為表現,這些表現跟帕金森的症狀很相同,所以在治療時這兩種病可以採取定顫散風湯的治療方法。 在運動神經元病中,主要的臨床症狀表現是:四肢無力、僵直、行走困難,震顫,構音不清,聲音嘶啞,鼻音重,甚而無力說話,失語,飲水返嗆,吞咽困難,甚而無力吞咽,不會飲食,飲食由鼻飼,有的出現流涎,可出現苦笑面容、強哭、強笑等。所以,在運動神經元病中,有許多臨床症狀具有與帕金森病相同的臨床症狀和表現,而帕金森病成為運動神經元病的併發症就不足為奇了。
  • 家有帕金森病患者,居家照護記住六要點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在會造成運動障礙的神經疾病中,帕金森病非常具有代表性,對人類健康危害很大。 該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是: 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異常,以及自主神經障礙、認知損害、精神症狀等非運動損害。
  • 帕金森並非老年痴呆,早期會有哪些症狀?儘快診治才是關鍵
    很多人經常會把帕金森和老年痴呆混淆,其實兩者並非同一種病症,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會有記憶力減退的情況,身體有發抖的情況,而帕金森患者早期除了有手抖的現象,身體還有多種症狀,但是並沒有記憶力下降的症狀。帕金森患者早期有哪些症狀?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本文簡單介紹帕金森病並發抑鬱的可能機制,臨床特點和評估以及綜合治療等內容,以期幫助人們更好的控制它。為何帕金森患者會出現抑鬱症狀?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感到抑鬱。目前的發病機制有多種學說和假設,比較廣泛接受和認同的機制如多巴胺和5-HT假說,認為發生機制是腦內多巴胺減少或耗竭,以及5羥色胺和多巴胺在腦內轉運異常所致。神經病理學研究發現,在帕金森患者中不僅出現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導致了運動症狀的發生,同時影響了藍斑及中縫核的結構和功能,影響了邊緣系統及其與皮質之間的聯絡功能,從而出現情緒、抑鬱、記憶及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
  • 對帕金森患者具體到 衣食住行 的護理該怎麼...
    帕金森病,在醫療上給許多帕金森患者帶來了希望,但是治療帕金森光靠醫療手段是不夠的,自己平時還要注意加以護理,相互配合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那麼我們衣食住行上該怎么正確的護理帕金森患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