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想讓孩子擁有理想的身高,但很多人卻把孩子的長高完全歸結於遺傳,覺得父母高孩子就高,父母矮孩子也矮,這種認知讓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身高管理缺乏理念,以至於忽略了孩子身高增長的後天因素,於是錯過了最佳時機。
其實孩子的身高大部分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但是還有30%-40%是由後天決定的,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是營養,第二是睡眠,第三是運動。
提到運動,很多父母也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孩子只要經常活動就能長高,具體是這樣的嗎,只要運動就能長高嗎。
運動對孩子身高有什麼積極作用?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怎樣幫助孩子長高的呢,原來,孩子的身高跟生長板中的軟骨組織細胞的增殖能力有著直接的關係,軟骨細胞的增殖又受內部和外部兩種因素的綜合決定,外部因素其實指的就是運動,運動能夠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的骨細胞比較強壯,增強它的代謝功能,骨組織自然就會供血充分。
而運動也能夠增加孩子的食慾,幫助孩子睡眠,對孩子的身高能夠起到積極的刺激作用。
所有的運動都會促進長高嗎,答案是否定的
運動能夠增強孩子的體質,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所有的運動都能讓孩子的身高往上竄一竄嗎,其實還真不是,有一些運動反而會使孩子的身高停滯不前或者增長緩慢,父母一定要注意。
第一,高強度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的發育,但是高強度的運動則會阻礙孩子的健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身高,這是為什麼呢,孩子的骨骼可塑性比較強,生長階段的兒童肌肉縱向發展的肌力較差,高強度的運動會導致孩子疲勞,心肺負擔過重,過量的運動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骨骼過早鈣化,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高。
第二,負重運動
我們在觀看運動會的時候就會發現,不是所有的運動員都長得很高,有些運動員比較矮反而成了優勢,這其中就包括很多舉重運動員,是不是舉重把身高壓「矮」了?
答案是否定的,力量訓練其實能夠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反而有利於身高的增長,但青少年的就要特別注意,他們的骨骼還在發育中,力量運動容易讓孩子疲勞,如果執行不當會增加損傷的風險,另外,負重運動的前提是保證睡眠和營養的充分供應,不然就會對孩子的骨骼造成一定的損傷,從而影響孩子的長高。
什麼運動能夠促進孩子的長高?
1、拉伸運動
拉伸類的運動是公認的最安全有效的增高運動方式,能夠促進孩子韌帶肌肉和關節之間的配合,有效恢復骨間組織的最佳厚度,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比較常見的拉伸運動包括遊泳,瑜伽,引體向上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這樣一條消息,在一個三口之家,爸爸媽媽的身高都只有一米六多,按照遺傳身高的換算,兒子最高能長到一米七八,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兒子的身高竟然高達一米九四,父母在兒子面前變成了小矮子,是什麼讓孩子身高遠遠超過了遺傳的束縛,媽媽分享,孩子從六歲起就堅持遊泳,不然也不可能長到一米九多。
2、彈跳運動
彈跳運動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刺激生長激素的大量分泌,所以孩子喜歡蹦蹦跳跳,比如跳高,跳繩,打籃球,踢足球等運動,他們會比同齡人高出一大塊兒。
3、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以加強身陳代謝,促進骨骼的發育,對於很多肥胖的孩子來說,也是減肥的重要方法,學輪滑,騎自行車,慢跑快走等都是不錯的有氧運動,父母不妨放下工作跟孩子投身到大自然中。
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運動的孩子比不參加運動的孩子普遍高出四到八釐米,美國兒童學會也建議兒童最好每天有兩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並且要匹配一定運動強度的活動,但我們中國的大多數兒童都達不到這個標準。
當孩子出現個子矮身高發育遲緩的時候,家長都覺得是孩子晚長,盲目地等待錯過了最佳的幹預時期,這裡建議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的增長,讓孩子將來有一個非常理想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