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球軌道改變了嗎?為什麼太陽跑北邊去了?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最近有網友反映朝南的房子北面早上和下午都曬到了太陽,而且也發現月亮也特別低,這是不是表示地球的軌道正在發生了重大變化,地球最近的這些年的氣候惡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狀態

各位在地球上都有一個上下的概念,但在宇宙中則完全沒有上下之分,並且還處在失重狀態下,連判斷的基準都沒有了!為了搞清楚太陽系裡的天體狀態,天文學家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為一個平面,建立了一個黃道坐標系,作為太陽系各行星的姿態參考!

太陽系八大行星

比較有意思的是,太陽系八大行星儘管公轉角度都有少許差異,但大致都在黃道面上下,差距並不大,當然被開除的冥王星角度有點大,它已經有些脫離黃道面了!

八大行星中水星是最正的,就歪了0.1°,天王星最刺激,簡直就躺著轉,金星最有個性的,倒著轉,所以地球在的自轉軸傾角是23.5°,它和火星差不多,有個個稍稍傾斜的角度!

四季的形成

因為這個傾角,所以地球在環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因為不同時間段太陽直射到的區域不一致,因此在一年中就形成了四季分明的天氣!

在地球上能看到的天體中,除了太陽為地球帶來光和熱,地球傾斜自轉+公轉形成四季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天體,就是地月系中的月球,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每天月亮的升起位置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天升起的時間也不一樣!

形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月球的公轉軌道和赤道平面有一個非常大的角度,這使得月球在公轉過程中,地球因為自轉看到月球升起的位置是變化的,而且因為月球公轉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一致,所以導致每天月亮都晚大約52分鐘左右!

地球的軌道狀態會輕易變化嗎?

根據網友提出的問題,太陽在朝南的房子北面都曬到了,那絕對是地球的自轉姿態發生了大幅度的變化,比如更歪了,那麼地球為什麼會變歪呢?

伽利略告訴我們,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認為,假如地球的運動狀態改變了,那麼必定有某個外力作用下才會改變,否則必定是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當然也不會有無緣無故的恨了!那麼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地球運動狀態的改變呢?

在太陽系中,能短時間企鵝大幅影響地球自轉姿態的唯有月球,天文學家一直稱月球是地球的穩定器,它被忒伊亞撞擊誕生後,就一直在為地球做好事,比如它出現後的潮汐效應降低了地球的轉速、使地球形成了歪斜的自轉軸形成四季、穩定地球自轉軸不至於晃來晃去等等,都是非常非常有益的作用!

但當前月球好好的掛在天上,並沒有發生異動,再說了月球異動也會有外力造成,因此沒有任何理由表明地月系發生了大幅度的狀態變化,因此我們判定網友的報告似乎有些不太準確!

地球軌道的周期性波動

儘管地球軌道在短期內不會發生大幅度變化,但有一個理論認為,地球的軌道和自轉狀態會有一個長周期的緩慢變化,而這些變化將會給地球帶來冰河期!米蘭科維奇循環是塞爾維亞的地球物理學家兼天文學家米盧廷·米蘭科維奇的氣候變化理論,他統計了地球過去數百萬年地球的離心率、轉軸傾角和軌道的進動的變化,發現了這些參數與地球上氣候模式,尤其是冰川期有非常大的關係。

地球公轉軌道進動

  • 地球傾角變化周期:地球自轉軸有一個2.6萬年的進動周期

  • 橢圓軌道的進動周期:進動會導致地球的軌道的橢圓長軸以2.1萬年的周期繞著太陽緩慢旋轉。

  • 地球自轉軸變化相對黃道面變化(章動):自轉軸與黃道面的變化周期是4.1萬年,周期在22.1度到24.5度之間變化,當前的角度是23.44度左右,並且還在不斷減小。

這些在運動和方向上的變化會導致太陽輻射抵達地球的方向和數量發生變化,比如地球軌道的離心率還會受到木星等大型天體的攝動而產生些許變化,儘管橢圓半長軸不會改變,太陽輻射總量也幾乎不變,一年中氣候變化會加劇,極端天氣增加!

拱線進動對季節的影響

但這個變化周期非常漫長,動輒以萬年計,只有在地質史上以宏觀氣候變化才能看得出來,僅憑某一天的觀測甚至人類一輩子比如100年的觀測都難以體現!

既然地球姿態沒有變化,為什麼感覺太陽偏了?又為什麼又那麼多極端氣候?

其實這必定是錯覺,很多朋友以為自己家的房子是朝正南方的,其實並不是,可能會有一點歪斜,比如朝向西南方,北半球夏天后,朝北那邊早上能看到太陽也屬於正常!但假如你家的房子是在北回歸線以南,那麼北邊在早上和傍晚都能看到太陽也是正常的!

北回歸線

這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垂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此處的緯度就是北回歸線,這條太陽的直射維度緯度線會受到受歲差、章動和極移等天文因素影響,但短期內並不會大幅變化,比如現在的北回歸線在北緯23°26′11.9″ (或 23.43663°)之間,南緯23°26′11.9″ (或 23.43663°)則為「南回歸線(南半球最南直射點)。

北回歸線

因此在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南,早上升起太陽房子北面能看到,下午太陽下山也能在北面看到,確實太陽跑到北邊去了嘛!

極端天氣增加並非太陽在地球緯度上跑來跑去的原因

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就已經開始評估人類對氣候造成的影響,1996年的評估報告就認為人類是造成氣候暖化的主要因素!到2001年的評估報告時,IPCC認為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暖的可能性是66%,到2007年是認為是90%!2013年時這個可能性達到了95%!

從工業革命以來,地球溫升已經超過1.15℃,它導致更多的極端氣候發生,比如2011-2015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基準期的數字高0.57°C,而最近幾年各位的體驗是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而世界氣象組織在上個月(5月26日)發布警告,2020年的北半球夏天可能會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騷年們,準備好如何度過今年夏天了嗎?

相關焦點

  • 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為什麼卻是北半球最冷的時候?
    文/Yookee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是在一個橢圓的軌道上作周期性公轉,既然是橢圓形軌道,那軌道上就有近日點和遠日點,即地球處在遠日點時離太陽最遠,在近日點時離太陽最近。如下圖所示:經科學測算,地球在1月初位於軌道的近日點,此時北半球正值最寒冷的冬季;在7月初位於軌道的遠日點,此時北半球正值最炎熱的夏季。我們都理解,地球上的寒冷或炎熱,直接取決於從太陽那裡獲取的光照。那麼在1月初的冬季,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理論上地球應該最溫暖才對,為什麼北半球卻是最寒冷的呢?
  • 擁有橢圓形公轉軌道的地球,為什麼沒有飛離或撞向太陽?
    比如,在地球的公轉軌道上,明明有近日點和遠日點這樣的特殊位置,那地球為什麼依然存在於我們的太陽系中,而沒有飛離或撞上太陽?地球公轉需要遵循的規律不止一個正如地球的自轉具有特殊的規律一樣,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在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的時候,同樣也是在一個非實體的軌道上規律性的運行。
  • 地球軌道靠近太陽1000千米,會導致人類或生態重大災難嗎?
    地球軌道偏心率為0.0167%,因此是一個接近圓形的橢圓,太陽就在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就形成了地球距離太陽最近時為147098074千米,叫近日點;最遠時為152097701千米,叫遠日點。這中間相差4999627千米。也就是近日點與遠日點相差約500萬千米。
  • 快來看,人類最近距離最清晰的太陽照片!來自太陽軌道飛行器
    成為最近這幾年來,人類向太陽發射的第二顆近距離觀測飛船(另一艘是美國於2018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太陽軌道飛行器」的任務之一是飛到離太陽很近的地方進行科學觀測,其軌道離太陽最近處(近日點)大概0.28AU(1AU就是一個天文單位,代表太陽到地球的距離),這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軌道近日點(0.3AU)還要更靠近太陽。
  • 地球今過近日點 距太陽最近
    1月4日22時,地球過近日點,是一年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刻。這一天是一年裡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也是整個地球得到太陽能最多的一天。據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每過365.2422日繞行一周。
  • 人類逃亡為什麼要帶上地球?地球跑了,月球咋辦——《流浪地球》
    人類為什麼要逃到地球?引用的書中說:「半人馬沒有最近的行星,行星在恆星環光年外,目前也可以人類建造的最高的宇宙飛船只有光速的百分之零點五,否則,整天年時間到那裡,宇宙飛船的規模的生態系統這個一千分鐘的1的時間都維持不了孩子們,像地球這樣的大規模的生態系,元氣磅礴的生態循環,才能持續此生命!
  • 如果地球改變了軌道,那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後果?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行星(地球)環繞著太陽系的恆星(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太陽)做連續的橢圓運動。地球除了圍繞太陽公轉以外,還會沿著它自身的自轉軸自轉。儘管我們從未注意到,但事實上地球一直處於運動之中。在地球上生活久了以後,你可能已經對地球的運動方式習以為常,但你是否想過:如果地球改變圍繞太陽的這個軌道,會發生什麼?
  • 全球變暖將致太陽毀滅地球,英工程師提議推動地球改變軌道自救
    據《每日快報》6月14日報導,由於人類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越來越大,預計50億年後太陽會摧毀地球。在這之前,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一空間工程師提出了幾種改變地球軌道的方法以避免地球被太陽吞噬的命運。據悉,人為造成的氣候變暖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隱藏在其後的預測更加可怕。
  • 當太陽沒有落山時,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是否能同時看到太陽和滿月
    問:在今年我去了奧斯陸。據我了解,在北半球的一些高緯度地區,太陽會一個晚上甚至幾個晚上都不落下。那麼在這期間,太陽會沿著什麼樣的軌跡運行呢?我曾聽說是沿著天空最北邊以某個點為圓心的一圈小光暈運動,且在太陽沿著光暈退回到起點的過程中不會降到地平線以下。但這種說法符合事實嗎?
  • 水星離太陽最近,為什麼水星上依然有水?
    如果我們等到太陽落山之後去看水星,水星還是那麼小,那麼遙遠,地面上的望遠鏡幾乎無法分辨水星表面的特徵。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NASA發射了水手10號宇宙飛船第一次探索太陽系的深處,我們也第一次獲得了水星的天體數據和清晰圖像。水星上為什麼會有水?
  • 如果地球軌道改變了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改變軌道(原因也許是太陽不知何故消失了,或者有更大的物體進入太陽系並施加更大的引力),那很可能意味著地球一切生命的終結。如果沒有任何軌道,地球很可能直接撞向太陽。這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正是阻止其直接被太陽引力吸引的原因。想像一下,當你把一個網球從屋頂上扔下去時,你用的力越大,球就飛得越快,在被重力拉到地面之前它飛得越遠。
  • 今天下午15:28,地球將抵達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再過7個多小時,地球就將運行到一年中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了。這種情形將在今天下午的15:28分發生,那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僅有147091143 公裡,過了這個點,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了,直到明年的這一天。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冬至後的一兩個星期,為什麼會這樣呢?
  • 十年內離地球最近!一顆高樓大的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公裡,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597,870公裡,而當時2011ES4 號小行星跟我們最近的時候距離只有126,000公裡,足以見得這距離之近,並且是十年內離地球最近。
  • 火星探測器並不是在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時出發的
    我們經常能在關於火星探測方面的文章中看到:為什麼火星探測器要每隔26個月才會有一次發射時機?那是因為每隔26個月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在火星和地球距離最近時發射探測器可以節省燃料 ,到達火星的時間最短。
  • 為什麼人類不先從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開始探索,而是直接跑火星去了...
    水星距離太陽是比較近,但是它距離地球很遠啊,最近距離0.92億公裡,是金星距離的2.5倍,是火星距離的1.5倍,距離地球近才更有利於人類探測。 人類探測器由於攜帶的燃料有限,難以持續加速,因此需要利用行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改變航行方向,同時距離越遠探測器的操控就越困難
  • 雖然現在是冬天,但今天地球距離太陽最近!
    雖然現在正值北半球的冬天,但地球於今天運動到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這被稱作近日點。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並不是完美的圓形,而是一個偏心率較低的橢圓,所以日地距離在一年之中不斷變化,時遠時近。地球軌道事實上,地球的季節變化是由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引起的。
  • 地球為什麼繞著太陽轉?它又為什麼自己旋轉?
    「什麼導致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這一問題曾困擾人類許久。因為向心力和缺少摩擦以至於不能阻止地球旋轉?還是因為牛頓第一定律的描述?如果是這樣,那麼向心力又從何而來?它是巖石被拋到宇宙並被太陽捕獲的產物嗎?對於自轉我毫無頭緒。會不會存在不自轉的行星,還是說旋轉是行星的必要條件?物理學家:我將這歸為兩個問題:「自轉最初是怎麼產生的?」和「是什麼讓行星停留在運行軌道上?」。
  • 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軌道上竟然也存在塵埃環!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水星的超密軌道上有一個大的塵埃環。另一篇新論文的結論認為,一團尚未被發現的小行星雲可能在金星附近也形成了類似的光環。一個非常接近太陽的光環地球和金星都有共享自身軌道的塵埃環,因為行星用強大的引力牽引著這些粒子。然而,水星的軌道被認為沒有這樣的特徵。
  • 假如太陽消失十天,十天後太陽回來,地球的軌道會變化嗎?
    那麼L=30.3×86400×10=26179200KM當十天後太陽回來了,突然出現在質心的時候,地球距離太陽距離是多少呢?明顯不是上面那個距離,而是三角形的另一個直邊!這個新的距離為:149 400 000KM甚至都沒有到達遠日點的距離,不過就是相當於公轉速度不變,但抬高了近日點的距離,當太陽回來後地球的公轉軌道會更趨向於圓形!
  • 地球1月4日過近日點 距太陽最近
    新華社天津1月3日電 1月4日22時,地球過近日點,是一年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刻。這一天是一年裡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也是整個地球得到太陽能最多的一天。據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每過365.2422日繞行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