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上海交通大學十大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2020-12-03 鄉隨者寫字的地方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於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之一,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等,是中國最頂尖的高校學府。學校創建於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5年,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兩部分獨立建制,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2005年,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今天我們來歷數下上海交通大學的最知名的十大校長,你都知道哪幾位?

01盛宣懷——第一屆(創始人、督辦)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常州市)人,死後歸葬江陰。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盛宣懷一生經歷傳奇,成就不凡,創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事業,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影響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後世。

02張元濟

張元濟(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享年91歲),男,字筱齋,號菊生,浙江海鹽人。中國近代傑出的出版家、教育家、愛國實業家。出生於名門望族,書香世家。清末中進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後在總理事務衙門任章京。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館歷任編譯所所長、經理、監理、董事長等職。解放後,擔任上海文史館館長,繼任商務印書館董事長。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

張元濟同志一生為中國文化出版事業的發展、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整理、出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他主持商務印書館時期,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印書作坊發展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出版企業;他組織編寫的新式教科書風行全國,在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他推出嚴復翻譯的《天演論》、林紓翻譯的《茶花女》等大批外國學術、文學名著,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他主持影印《四部叢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以及創建東方圖書館,對保存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貢獻。著有《校史隨筆》《中華民族的人格》等。

03沈曾植

沈曾植(1850年—1922年),字子培,號巽齋,別號乙盫,晚號寐叟,晚稱巽齋老人、東軒居士,又自號遜齋居士等。浙江嘉興人,清末民初學者、詩人、書法家。沈曾植於光緒六年(1880年)中進士,歷官刑部貴州司主事、郎中、總理衙門章京。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與康有為、梁啓超等成立「強學會」。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丁憂離職,應湖廣總督張之洞之邀,在兩湖書院主講史學。此後又歷任江西廣信知府、安徽提學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撫。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宣統二年(1910年),他因病,從此僑寓上海,以遺老自居。民國十一年(1922年),沈曾植逝世,享年七十三歲。

04葉恭綽

葉恭綽(1881-1968年9月16日),男,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譽虎,號遐庵,晚年別署矩園,室名「宣室」。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人,祖籍浙江餘姚,生於廣東番禺書香門第,祖父葉衍蘭(蘭臺)金石、書、畫均聞名於世。父葉佩含詩、書、文俱佳。

書畫家、收藏家、政治活動家。交通系成員之一。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後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長。1927年出任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第二屆中國政協常委。

05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祖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

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7年參與發起「護國救黨運動」,認為應當清黨但反對殺人。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1933年,蔡元培倡議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抗戰爆發初期,蔡元培與厲麟似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積極組織發動文化界人士及民眾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06孫科

孫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字連生,號哲生。廣東香山縣翠亨村(今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人,孫中山長子。曾任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長。1907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在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秘書。1918年到1920年擔任非常國會參議院秘書兼廣州時報編輯。1921年任廣州市長兼治河督辦,後任廣州市首任市長。1923年、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前期主張反對聯共,抗日戰爭開始後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國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落選,後再度出任行政院長。1949年辭職,後長期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臺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高級諮議、考試院長,1973年9月13日病逝於臺北,享年82歲。

07吳有訓

吳有訓(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學家、教育家,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

1920年6月,吳有訓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1925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物理研究室助手和講師,師從康普頓教授;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學校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吳有訓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對X射線、特別是對散線和吸收方面的研究。20世紀20年代,在X射線散射研究中以系統、精湛的實驗和精闢的理論分析為康普頓效應的確立和公認作出了貢獻;回國後開創X射線散射光譜等方面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創造性地發展了多原子氣體散射X射線的普遍理論。他為中國物理學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錢三強、錢偉長、楊振寧、鄧稼先、李政道等學者都曾是他的學生。

08彭康

彭康(1901年8月-1968年3月),字子劼,江西省上慄縣人,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革命家。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鹿兒島第七高等專科學校和京都帝國大學哲學系。1927年回國投身革命,1928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彭康是20、30年代滬上著名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先後翻譯恩格斯的《費爾巴哈論》、《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和普列漢諾夫的《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問題》等經典哲學著作。1952年起任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56年率領交通大學內遷西安,並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掌校期間,交通大學經歷了建國後的快速恢復和發展;為交通大學西遷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建設、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

09翁史烈

翁史烈,1932年5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熱力機械專家,中國新一代熱力渦輪機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2年翁史烈從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獲得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之後回國繼續在上海交通大學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得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1988年擔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委員會主席(任期制1992年);1992年被授予日本昭和女子大學名譽博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名譽博士。

10張杰

張杰,1958年1月出生於山西太原,籍貫河北邢臺,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張杰進入內蒙古大學學習,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8年先後在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所、英國盧瑟福實驗室等科研單位長期工作;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局長;2006年11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2007年當選為德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3] ;2017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杰主要從事高能量密度物理前沿研究,包括強場物理、X射線雷射和「快點火」雷射核聚變等方面的研究。

相關焦點

  • 歷史回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歷任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今天我們來歷數下中科大的歷任校長,你知道哪幾位?郭沫若——校長任期(1958.9-1978.6)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 校長張希帶隊到上海交通大學調研
    7月10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帶隊來到上海交通大學調研。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會見了張希一行。吉林大學副校長、醫學部學部長趙國慶,上海交大副校長奚立峰,兩校有關部門、院系負責人參加調研座談活動。
  •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合作中把辦學理念與重慶發展緊密相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作主題演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1日13時40分訊(記者 李嫋 佘振芳 伊永軍)今(21)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圖文]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施春風教授於197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隔年加入奇異電器公司的研發部門,1981年至1996年的15年間在美國布朗大學任教及研究在大學,我一下課就翻開報紙。我想,當時我對美國所發生的事情比我的教授還清楚。我的觀點是,有的人缺乏推動力,有的是遲開竅。在學校裡表現平平的學生將來也可能變得很能幹。重要的是,你要給他第二次機會。」
  • 學醫最好的大學有哪些呢?中國十大醫學專業大學
    學醫最好的大學有哪些呢?中國十大醫學專業大學,排名不分先後。1、北京協和醫學院 ( 雙一流 )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為我國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文匯報·文匯APP報導  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正式成立。本次成立教育學院,是上海交大積極響應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探索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建設教育學院路徑的一次重要戰略嘗試。上海交大將依託強大的綜合學科優勢發展教師教育。上海交大本身以理工農醫見長。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正式啟動建設
    3月23日,以「21世紀免疫生物學」為主題,由耶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聯合高峰學術論壇在醫學院懿德樓二樓報告廳舉行,在開幕式上,由兩校強強聯合共同組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宣告啟動建設。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法碩考研分數線匯總
    2020上海交通大學法碩考研分數線已經公布,今年的分數線是升是降呢?小編為法碩考研人,匯總了近3年分數線,一起來看看吧!上海交通大學法碩專業隸屬於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最新的2020法學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位列第30位,成為中國大陸排名最高的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法碩考研備考已經起航,很多法碩考研學子,已經開始複習了,擇校、選擇備考資料、查詢院校信息等。
  • 大學校長都是什麼級別?學校各院系什麼級別?輔導員呢?
    天津2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北區3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陝西3所:西安交大、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上海2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江蘇省有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湖北有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湖南是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也就是說這些學校的校長和黨委書記是副省部級。
  • 江西省科技廳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省科技廳與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暨座談會」於12月26日在南昌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梅宏院士、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郭學勤、廳長洪三國、原人大副主任全文甫等領導出席了籤約儀式。  會議由省科技廳副廳長盧福財主持,省科技廳郭學勤書記、上海交通大學梅宏副校長分别致辭。省科技廳郭學勤書記在致辭中說,由於江西和上海地緣相近,交往便利,雙方自發性的科技合作從未間斷,近些年雙方開展的科技合作項目有50多項。
  • 羅玉峰卸任華東交通大學校長
    「江西政讀」微信公號9月1日消息,信息日報江西政讀獲悉,經江西省政府研究決定,免去羅玉峰的華東交通大學校長職務公開信息顯示,羅玉峰,1960年4月出生,今年已年滿60歲,曾長期在教育系統工作,歷任南昌大學機械電子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機電學院副院長、研究生處處長等職。2000年7月,羅玉峰調任江西省萍鄉市市長助理,4年後重回高校任職,此後歷任新餘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新餘學院院長。2016年5月,調任華東交通大學校長,直至此次卸任。
  • 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年11月25日,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與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湯曉鷗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代表雙方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院士主持。
  • 【上海科技報】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開課講述人工智慧發展 鼓勵...
    【上海科技報】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開課講述人工智慧發展 鼓勵學子勇敢肩負起歷史責任 來源:上海科技報   時間:2020-10-23  瀏覽
  • 西南交通大學:明年校慶舉行中外名校校長高峰論壇
    2015年11月27日,在人民網2015大學校長論壇的「校長發布」環節,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發布「名校校長高峰論壇,發力十三五建設 全文如下: 首先再次感謝人民網給我們提供這樣非常好的寶貴的機會,讓西南交通大學來發布近期的一個工作。 我第一個要發布的是,明年5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學120周年的校慶,雙甲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甲子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更不要說是雙甲子。
  • 新加坡駐滬總領事蔡簦合一行訪問上海交通大學
    11月16日下午,新加坡駐滬總領事蔡簦合(Chua Teng Hoe)一行訪問上海交大,校黨委書記楊振斌,副校長徐學敏在閔行校區會見來賓。他簡要回顧了學校悠久的歷史,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指出,上海交大與新加坡的合作交流源遠流長,學校與新加坡政府、高校和企業等建立了深入持久的關係,去年交大還在新加坡成立了新加坡研究生院。他希望總領事能夠繼續支持交大與新加坡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使學校成為新滬兩地間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蔡簦合對上海交通大學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
  • 福建泉州——近現代史上竟然出了這些知名人物,你認識哪些呢?
    泉州,又稱「刺桐城」,位於福建省的南部、晉江的下遊,水陸交通便利,是古代著名的天然港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當然泉州市在歷史上也是名人輩出,尤其在中國近現代,也湧現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泉州市近現代史較為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 【學四史】回眸上海監獄歷史(四):體制改革劃時代,上海監獄再出發
    【學四史】回眸上海監獄歷史(四):體制改革劃時代,上海監獄再出發 2020-07-28 0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7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仰頤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會議。
  • 華東交通大學「學霸秀」:校長獎學金優中選優
    20名學生全部獲得過國家級獎勵,累計獲獎300餘次,其中有11名學生保研北京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1名學生收到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生考試複試通知……11月23日,華東交通大學「閃耀花椒」校長獎學金公開答辯活動在該校南區禮堂舉行。
  • 原新餘學院校長羅玉峰 提名華東交通大學校長人選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新餘訊 記者張鵬報導:近日,經江西省委研究決定,羅玉峰擔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  羅玉峰簡歷  羅玉峰,男,漢族,1960年4月出生,籍貫江西高安。現任華東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並提名校長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