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萃分析:研究發現吸菸父親會增加未出生嬰兒患先天性心臟病機率

2021-01-09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最新的薈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發現,有吸菸行為的父親可能會增加未出生嬰兒患上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而這是導致死嬰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當代外科手術的創新更迭足以改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但要知道這種疾病會伴隨著孩子一生。

圖片來自於 Max Pixel

過去的諸多研究主要關注的點在於母親孕期內吸菸對胎兒發育產生的負面影響,但父親吸菸的研究則比較少。一項新發表的研究對現有的病例進行了薈萃分析(Meta-analysis,是指將多個研究結果整合在一起的統計方法),以確定吸菸的父親對未來後代可能產生的影響。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吸菸的父親如果在母親孕期內吸菸,母親所吸食的二手菸危害程度要大於直接吸菸。作為對比,在懷孕前吸菸的女性,但在懷孕後戒菸的女性與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無關。此外這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懷孕的所有階段,包括孕前、懷孕中接觸到二手菸都會對胎兒產生風險。據美國肺臟協會稱,二手香菸煙霧每年導致美國430例嬰兒猝死綜合症死亡。

相關焦點

  • 鏡面人患先天性心臟病極其罕見
    中國人民解放軍303醫院為廣西一名極其罕見的鏡面人患先天性心臟病的男孩實施手術,取得成功,這是廣西首例鏡面人心臟病治療手術。   「鏡面人」又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黃康和,是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人。
  • 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現狀與未來
    40 年前,85% 的患者會在兒童時期死亡,而今天,至少 85% 或者更多患者,預計會進入成年期,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患病率為每 1 000 位成人 3~6 例。一項系統性回顧分析表明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患病率大約是每百萬成年人 3 000 人[4]。
  • 心臟病能活多久 不注意這10點小心短命
    出現心臟生理改變以前治療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壽命和同年齡組正常人相似。心臟出現生理改變以後才進行治療的病人,壽命明顯短於同年齡組正常人。一些較為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如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臨床有發現活到六十歲以上的。較為複雜的先心病如法洛氏四聯症,很多活不到成年。一些非常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未經治療的話,可能很難生存到3歲。
  • 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因胎盤變化,高齡產婦的男性後代患心臟病機率更高 2019-12-12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陸修遠(大阪大學免疫科學研究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近日,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表的最新病例報告顯示,患有宮頸癌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其體內的癌細胞通過嬰兒初啼時吸入的羊水進入了嬰兒體內,導致嬰兒患上了肺癌。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此類癌症轉移現象。
  • 日媒:美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易患心臟病
    原標題:日媒:美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易患心臟病  據RecordJapan援引日媒消息報導,美國某科研小組22日發布的一篇論文指出,不吃早餐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機率更高。  據了解,該研究小組以2萬7000名45至82歲的男性為對象,並對對象人群1992年至2008年期間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追蹤調查。  結果顯示,不吃早餐的男性患突發性心臟病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臟疾病的機率比堅持吃早餐的男性高出了27%,研究還發現,男性中年輕人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這類人多具有吸菸、全職工作、未婚、鍛鍊機會少、飲酒過多等傾向表現。
  • 先天性心臟病有哪些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簡稱先心病,是指心臟及大血管在胎兒時期發育異常引起出生時即存在的一類心血管畸形 。先天性心臟病是兒童最常見的一類心臟病,發病率在 活產新生兒 中有0.6%~1%,如未經及時治療,約1/3患兒會在出生後1年內因嚴重併發症死亡。
  • 讓你男友知道,吸菸真的會讓它變短
    研究發現,長期吸菸與Y染色體丟失存在強相關關係,而染色體缺失對於人體健康和繁育都有較大影響。TwinGene——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曾對1958年前出生的雙胞胎做了一系列醫學檢測,並將數據用於醫學研究。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或會影響嬰兒的健康和衰老
    芬奇說,雖然尚未發現新冠病毒對嬰兒的長期影響,但研究人員可以從過去的經驗(比如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以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中找到一些信息。芬奇指出:「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對當時處於胎兒狀態的人群產生了長期影響,他們成年後死亡年齡更低,且在50歲後患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抑鬱症的比例更高。」從這個角度來看,芬奇補充說:「由於母體受到感染和環境壓力,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疫情期間孕育的一批人產生長期影響。」
  • 香菸危害,不可不知的知識,揭秘鮮為人知的20種吸菸危害!
    研究人員分析指出,其原因是吸菸者夜間睡眠過程中,身體無法獲得尼古丁,雖然看似呼呼大睡,實際上其睡眠會多次被打擾,睡眠質量下降。4.吸菸者骨頭很脆弱。研究發現,女菸民每吸菸10年,骨礦物質密度就會降低2.3%—3.3%,骨質密度下降會導致骨折和骨質疏鬆症發病率大增。在絕經婦女中,這種危險更大。5.吸菸增加失聰失明危險。
  • 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跟心臟病有什麼關係?高危人群有哪些?
    、抑鬱的情況,而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緒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壓力,誘發疾病發作。 比較嚴重的先心病在兒童出生不久或者幼兒期就會發現,一般存在的症狀有:嬰幼兒出現腿、腹部以及眼睛周圍出現腫脹的情況;吸奶的時候會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甚至出現吸口奶就要休息一下的狀態;或者嬰幼兒的皮膚出現淺灰色或者藍色。
  • 心臟病研究有何進展?這些最新研究不容錯過!
    【3】PLoS Biol:懷孕期間會影響胎兒未來的心臟病發生風險DOI:org/10.1371/journal.pbio.2006552由劍橋大學的一個小組於1月22日在開放獲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的風險也會影響新生兒在以後的生活中提高患心臟病的風險,這表明我們的心臟病患病風險甚至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標記。
  • 全國年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 出生缺陷發生率5.6%
    「其中25萬例出生缺陷是在出生時在臨床就明顯可見的」,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約13萬例,神經管缺陷約1.8萬例,唇裂和顎裂約2.3萬例,先天性聽力障礙約3.5萬例,唐氏症候群2.3萬~2.5萬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7600例,苯丙酮尿症1200多例。
  • 患癌機率會增加嗎?
    為此群裡很多人都感覺比較慌,試管環節涉及藥物比較多的是促排用藥,為了提升卵子的利用率,保障試管的成功率,醫生會通過藥物對女性進行促排,並獲取更多的成熟的卵子,為此有些人就認為,促排藥物會導致癌症機率的提升,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4日 消息:「微塑料」這個詞越來越經常被提及,而現在更讓人擔憂的是,有研究人員首次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出現了微塑料顆粒。
  • 大齡產婦生寶寶易患這幾種先天性遺傳病!
    由於大齡媽媽在備孕之時卵子數開始減少,而且產生的卵子質量不高,很可能有染色體問題,從而使發生流產和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加。同時寶寶患有先天性遺傳病的機率增加。 大齡產婦的寶寶容易患的遺傳病有哪些? 二十一三體症候群 這種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天愚鈍。
  • 先天性心臟病,心電圖上能看出什麼?|臨床解惑
    先天性心臟病曾經是威脅嬰兒和青少年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隨著心臟外科和介入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已經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其實,還有一些先天性心臟病,並不引起明顯的症狀,也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常常在患者成年後體檢或住院檢查時被意外發現。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心臟超聲的廣泛應用可謂居功至偉。那麼,作為心臟病最常用的檢查,心電圖能提供哪些蛛絲馬跡呢?
  • 下回測量血壓時該兩隻手臂一起測了 新研究:雙臂間血壓差異高與未來患心臟病有關
    研究人員在樣本中發現,有11%的高血壓患者和約4%的普通人群中會存在超過10毫米汞柱的臂間血壓差異。該團隊對所有現有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然後合併了24項全球研究的數據,創建了一個53827人的資料庫。數據涵蓋了來自歐洲、美國、非洲和亞洲的成年人,且他們的雙臂血壓讀數都是可獲得的。目前,國際血壓指南建議健康專家在評估心血管風險時測量雙臂的血壓,但這一點被廣泛忽視。
  • 3D列印血管植入物 用於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他們關注的焦點是先天性心臟病(CHD,先心病),該疾病影響了近1%的新生兒,屬於出生缺陷中的最常見類型。日前,科學家們研發了 一種新型的定製3D列印植入物來糾正這些缺陷。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非常難對付的病,每年僅在美國就影響多達4萬多個新生的嬰兒。
  • 單個GATA4基因突變導致兩種心臟病類型
    2016年12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單個基因突變與兩種心臟病類型---一種心臟病會導致嬰兒心臟有孔產生,另一種心臟病導致心力衰竭---存在關聯。利用攜帶這種突變的家庭捐獻的細胞,他們對先天性心臟病、人類心臟發育和健康的心臟功能產生新的認識。